对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的思考
2016-07-12黄开选
黄开选
摘 要: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建立高效课堂。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刻不容缓。实现课堂高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导学案的实施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的伟大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案 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逻辑性及广泛运用性的科目,无论是在深入抑或入门学习阶段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针对小学数学而言,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尚未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会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中统一量化教学手段的影响,因此需要一定的引导手段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而导学案就是比较有效的一种。依据导学案的实施经验,笔者对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有以下思考。
一、导学案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失去教学基础根本。
现在比较常见的数学导学案内容一般包括:预习题、巩固题、拓展题和检测题。当然,每一位老师所写的导学案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基本呈现的都是试题,所以当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往往不是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忙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这就造成学生深陷题海,而不自主地学习教材的原理,失去教学根本。
(二)失去课堂应有魅力。
实施导学案教学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使得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变少,基本变成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学生只会套用固定模式解决遇到的问题,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抑制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独立思考知识的机会变少。而数学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
(三)失去师生精神家园。
古人说: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这就说明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倘若在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受到抑制。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起点。
二、导学案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导学重点,归纳教学难点。
导学重难点是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的基本性质,所以就要求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总结重点,同时进行相应的标记,并向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此外,还要对教学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归纳,准备相应的习题作为课余作业。课余的巩固可以保证他们在多次练习中加深印象,从而防止在今后解题过程中再次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产成同样的错误和问题。例如一道应用题:“小华家有一块土地有6亩,种菜用掉了三分之一,问:剩下多少亩?”很多学生阅读题目时会受到“6的三分之一是多少”的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而教师在导学案作业布置时,可以采用对比分析训练法,让学生对“用掉了三分之一”与“剩下三分之一”的题目进行区分练习,从而保证他们审题的准确性。
(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考能力。
在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导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导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时应该增加“兴趣模块”或者“探索模块”,其内容应该包含开放性问题思考和小组讨论学习两个方面。以“倍数”的教学过程为例,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带有对比性的问题,比如“64”的因数包含哪些?与“64”这个数是几的倍数?等等。一方面学生通过问题对比性可以产生多向思维,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地位、身份及年龄相近,通过讨论可以充分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意识。
(三)导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为辅。
虽然预习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但由于思维会受到导学学案及书本的限制,会使学生产生共同的视角及基本知识的掌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前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学案“成果”,做到“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不是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学生是有思维的,不是让装什么就装什么。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天生是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课堂教学效率,而一个用心的导学案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重光.导学案简析——以小学数学为例[J].湖南教育(下),2014,01(01):32-34.
[2]李慧清.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基本内容与使用探究[J].青海教育,2013,04(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