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争取党委、政府尽最大可能支持教育
2016-07-12张国华
张国华
这些年到山东潍坊考察教育的领导和同行,总会不约而同地关注一个问题:你们的党委、政府真是太重视支持教育了!这些年搞了这么多改革,每项改革都是一搞若干年持续深化、完善,你们究竟是靠什么赢得党委、政府如此重视和支持的呢?
说实话,这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但也是我一直在试图研究回答的问题。仅我和李希贵同志担任潍坊教育局局长的十三四年里,就先后经历了5 位市委书记、4 位市长,共有7位主要领导的更替。但正是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支持深化教育改革,才有了潍坊教育的今天;如果其中任何一位哪怕是认识不到位,我们这些基于利益调整的改革都不会如此顺利地推进。
這一点,在我及前后这三任教育局长的选拔任用上,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境界和担当。我的前任李希贵因为其改革创新的突出业绩,从县教育局局长岗位被破格提拔为地市教育局局长;我和我的继任者徐友礼同志,也是市里为了保持潍坊教育改革的持续性,从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排名并不靠前的成员中破格提拔任命为教育局长的。潍坊市委、市政府这种尊重教育、尊重规律的教育局长选拔任用方式,成全了潍坊教育。
善于抓住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机遇
记得我刚任局长不久,有一次向时任市长许立全汇报了制约潍坊教育发展的3 件事。一件是城区学校大班额,群众反映强烈,应尽快采取解决措施;另一件是要重视多发挥潍坊高校的优势,应将它们组织起来既服务潍坊发展,又促进它们共同提高;第三是争取国家在潍坊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因为职称已成为影响广大教师积极性的突出障碍,现在地方财政有三分之一左右用于教师工资,应通过职称改革充分发挥公共财力的积极作用。许市长听完汇报后,不仅充分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全部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而且还多次在公开场合甚至是会议上表扬,你们看人家教育局是怎么做的,提的问题都是真问题、大问题,作为政府部门不能仅从部门利益出发想事情。
的确,只有我们值得支持,才能让领导们敢于为深化教育改革而担当。记得也就是在这个活动中,潍坊市领导和山东省及教育部的领导共同商定,争取在潍坊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努力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新经验。为此,我们在分管市长带领下锲而不舍地用了近两年时间,终于在2 012年春成为省部共建潍坊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式签署协议,并在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推动下,实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突破。
我之所以特别举出这两个事例,是要说明我们要让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支持教育,关键是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机遇,善于将区域教育提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来加以谋划和推动。
彼得·德鲁克曾说:“优秀的管理者通常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解决问题不管多有必要,都不会创造成果,而只能防止损失。只有利用好机会,才能产生好结果。”潍坊教育改革的每一次重要突破,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得益于我们抓住机遇,主动争取承担了国家和教育部的改革试点任务。
近些年来潍坊先后承担了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考改革、督导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等7项改革试点,占了全市各行业国家试点任务的1/4还多。而且国家教育媒体也一直高度关注着潍坊教育改革,对每一项新举措、新变化,都及时给予宣传激励,创设良好舆论环境。这些都成为了潍坊教育不断改革和深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说,潍坊的教育改革,是上级领导引领推动的,是我们的党政领导们直接研究推动的,许多思路举措和决心,都是出自这些党政领导的亲力亲为。
2011年我们在深化、完善校长职级制改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解决了多少年没有解决好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终于让校长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回过头来想一想,那一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所突破,主要是抓住了两个机遇,借势而为,让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和了解了实行校长职级制、推进专家办学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个机遇是,当年是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规划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思路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潍坊市《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时,我们始终将这件事作为重点纳入其中,从而较好地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深化改革的原则要求。但如何将市委、市政府的原则要求变为可以具体操作和执行的政策、措施,则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各相关部门来研究和给力。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部门绝不是教育部门所能指挥动的。怎样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起来,甚至变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呢?
接着,我们又抓住了第二个机遇。潍坊是山东省唯一的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当年是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最后一年,为此,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年内必须完成好的20个重点改革项目,而且实行市领导牵头,具体到各有关部门责任人,并且正式发文公布,年底要实行严格考核的责任制。在市里征求意见时,我们就将以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纳入其中,作为考核评价党政相关部门的重要内容。这样,就较好地形成了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都来支持和达成改革目标的良好氛围和格局。加上分管的同志和科室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沟通运作,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近乎完美地实现了。
其实,我们在许多方面能够基于潍坊实际,让人事、财政等部门都能以教育发展为重,主动破除陈规,创造性地出台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都是顺势而为的结果。比如,现在许多地方都非常羡慕潍坊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依靠社会力量建成了一批混合所有制的学校,形成了国内少有的“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的良好教育局面,同样是借助于政府出台了符合潍坊实际的一系列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
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再囿于传统职能,满足于上传下达
我对潍坊时任市委书记张新起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教育局不是义务教育局,更不是高考局,而是全市人才资源的培养部、供应部。要求我们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教育、研究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
的确,只有立场端正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才会进入领导的视野,我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变成市委、市政府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果总是从行业部门利益角度出发,就教育论教育是行不通的。这也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和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坚持以民为本,勇于面对社会需求。只要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好处,对群众有帮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价值,就要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该办多少事就办多少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该改什么就改什么,不能再囿于传统职能,只是满足和局限于上传下达。在事关孩子健康成长、事关群众教育权益等问题上,教育部门没有职能界限,没有不该干的事。
最近,在翻阅有关资料时,我还发现了李希贵同志在任时的2006年曾給时任市委书记递交过的一个呈阅件。这是一个关于推动风筝文化进中小学教材的建议。他说:“有一种现象很值得关注:为什么人们对苏州园林趋之若鹜,对桂林山水充满向往,为什么旅游业在这些地方兴旺发达、持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中小学教材中选用了叶圣陶的不朽之作《苏州园林》和贺敬之的千古名篇《桂林山水歌》,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从小打下了美好的烙印,‘一定要去看一看的愿望始终埋在他们心底,这种文化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名扬四海,也应该在文化层面上做大文章。建议将此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推动‘风筝精品文章进中小学教材。”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局局长想问题、看事情的胸怀和视角。由此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潍坊市的党政领导敢于放权、放手,全力支持李希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了。
为了不断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我们集中用三四年时间,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干部读书会,出台一个系统指导意见,着力解决教育干部在职能转变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着力调整利益关系,促使教育部门从单纯注重对上负责,全面转变到更加注重对下负责。
在行业利益、部门利益、学校利益甚至是教师利益和群众利益、学生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部门必须站在群众立场、学生立场上想问题、看事情、做决策,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育公平,搞好公共服务。
我担任局长之后一段时间,被各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包括体罚学生、安全稳定、违规办学等,搞得很被动,整天不是这里出事,就是那里出事。这倒不仅是潍坊,全国许多地方都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主要是整个社会到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时代,好多传统的东西和这个时代发生了猛烈冲撞,原来追求升学率,只要高考成绩上去了,学校出点事故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随着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确立,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上看问题,这些事就变成天大的事了。
还有一个困惑是,我们的课改搞了好多年,但却总是停留在少数学校、少数教师身上,无法变成一个区域内所有学校和教师都来推动、自觉自愿干的事情。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主要是我们整个的教育战线,特别是我们的许多老师、校长,还没有真正确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从传统的片面发展、以应试为目的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状态中转变过来。如果我们的老师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理念,你不叫他搞课改他也会主动搞课改。如果我们不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教师都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无法改变这样一个困难的局面。不用说课改或素质教育实施,可能就连正常的教学秩序、正常的群众满意都做不到。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把以人为本具体化为“安全优先、育人为本、推进公平、强化服务”,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于是,我们围绕着这四个方面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毕业生去向考核制度、师德考核评议制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等“育人为本12项基本制度”,形成了市、县、校贯通衔接的学生权益保障体系。
比如安全优先,我们年年都将安全工作列为重点工作项目,通过盘活政府、组织、人社、公安、工商、城管、药监等各部门资源,先后联合制定出台了《潍坊市校园安全建设标准》《潍坊市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长进行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制度。每季度第一天所有教育局班子成员、直属单位、学校主要负责人放下所有工作,专题学习安全知识,牢固确立安全优先意识。实施了安全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校车配备工程等一系列校园安全工程,到2012 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98% 以上。特别是安全隐患问责前置制度和前置审核制度,直接把隐患当事故来对待。2013 年,我们对341 所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提出整改要求,对45 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学校及50 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将45 所被问责的学校和另外6 所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列入安全不达标学校,限期整改,重新申报达标。
这些近乎绝情的措施,使我们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数量、非正常死亡学生数量和在校生犯罪数量均实现大幅度下降。
其他方面,如育人为本方面,群众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损害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实施一直高度关注,症结主要在哪里人们也都知道,就是要改革中考、高考制度。高考我们地市说了不算,但中考该怎么做却是我们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但问题在于,要进行以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的改革,就意味着不仅要比统一划线录取增加大得多的工作量,而且还要担很大风险。这就是部门利益、学校利益和群众利益、学生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敢于担当,就必须以学生健康成长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中考改革再难、再麻烦也得改,即使上级没有要求,就凭我们的教育良知也得想方设法去改变。危难之处显身手,而这些恰恰才是我们能够得到党政认可、社会尊重的根本之所在。
再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问题是非常突出、非常严重的。过去不少学校和老师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动不动就赶回家,甚至逼迫其辍学;更甚者,有的学生违法犯罪进监狱了,学校和老师却一点都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门若不从群众利益出发来加以制约,让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受到惩处,就失去了政府教育部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应当说,这是我们存在的第一位价值,就是管住权益保障这条底线。
强化服务方面,优化孩子家庭、社会教育环境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需要教育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我们教育部门都坚持站稳立场,主动去盘活资源寻求解决之道,做了大量传统部门不去想、更不去做的实事好事,屡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小平同志曾讲,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成熟的领导。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步,各级领导已经普遍具备了重视教育的良好素养,这是内因和根本所在。我们所能做的,主要是帮助党政领导切实增强深化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仅让他们觉得应当支持,而且更要让他们觉得值得支持,应当说,这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