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6-07-12王挺

大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规划评价

王挺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

王挺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采资源等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就针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说明,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指导建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自200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称《环评法》)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尤其是环保主管部门都积极落实了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此后,为了促进《环评法》的有效实施,国家环保总局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人才,并于2006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武汉市等地试点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在法规制定、人才培养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做足了工夫。此外,各地区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规章制度,进一步保障规划环评工作的实施。当前,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并走在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是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欠缺成熟的技术方法和完善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传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观念同样导致评价结果缺少战略性。

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毫无疑问,只有建立有效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够保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开展,然而,《环评法》中仅仅是将环评结果作为决策的一项参考依据,但是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2009年,我国在《环评法》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要求,为规划环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不过,《条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总结加以调整完善。

2.2 缺少完整的系统规划

我国大多数的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省级以及地市级,大都没有系统完整的规划,更多的是简单的区界限定或者产业定位,与环境影响密切相关的内容更是模糊不定。这样一来,结果就是规划评价没有明确的对象,直接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发挥。

2.3 欠缺完善的技术方法

高层次的规划的特点是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非线性,不仅复杂而且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相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未来的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处理好这些模糊不定的决策。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还较为落后,缺乏有效地定量分析方法、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在决策中体现环境评价结果的方法,直接导致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较差,缺乏说服力。

2.4 影响评价的质量不高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尚属一类比较新的行业类别,目前第三方评价是我国主要采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然而,当前我国从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大都缺乏成熟的工作经验、缺乏广阔的战略眼光、局限于传统的环评思维,不利于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很难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

2.5 环评机制的相对落后

当前,涉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事宜的部门主要有环评机构和环保部门,然而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利益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评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除了环评机构和环保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纠葛以外,环评机构与规划建设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厉害关系,这导致环评机构并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是顺从或迎合建设单位的要求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也失去了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严谨性。近年来,环保部受理了大量的设计环评质量问题的案件,就是最好的佐证。

3 推进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改革完善规划环评体制

要想改革完善规划环评体制,首先就要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管理,要求环评机构必须是完全独立的,尤其要撇清环评机构和环保部门之间的利益关联;严禁环保部门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环评业务当中,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受干扰。同时,严惩建设单位以金钱利诱、施压等形式干扰环评机构的工作,对于弄虚作假的环评机构和人员要予以惩治,并追究法律责任。此外,环评的受理、审查、审批工作要实行彻底分离,从而有效保障环评工作的公开、透明。

3.2 深入研究规划环评理论

针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要深入研究规划环评理论:①要做到改进规划环评的评价模式,比如引入自我评价模式;②加强对于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经验,探索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③应当进一步扩大实践应用范围,促进规划环评理论的发展完善。此外,还应当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案,并从中进行优选出兼顾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规划。

3.3 提高规划环评人员素质

规划环评工作不仅内容复杂,而且涉及面广,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环保知识以外,还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环评工作的需要,从而有效保障规划环评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对规划环评人员进行培训时,除了要注重环保知识的培训,还应当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开展工业、农业、土地、水利等多方面知识的培训。

3.4 加强公众参与力度建设

公众参与介入规划环评工作,应当越早越好,这样一来就可以尽量避免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向公众宣传《环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公众了解规划计划与他们生活的相关性,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对规划的有效监督。

4 结语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意义重大,然而当前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着力于改革完善规划环评体制、深入研究规划环评理论、提高规划环评人员素质,并加强公众参与力度建设,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立起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服务平台。

[1]赵廷宁,武健伟,王贤,史明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2:67~71.

[2]覃定浩.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3):142~144.

[3]翁良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0,02:32~34.

[4]刘海燕,孔玉玲.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1):250.

X820

A

1004-7344(2016)13-0292-01

2016-4-20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规划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