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高效养蚕技术的几点建议
2016-07-12余银山
余银山
高产优质高效养蚕技术的几点建议
余银山
(黄冈市蚕种场 湖北黄冈 438000)
随着农村的商品经济迅猛地发展以及蚕桑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使得具有传统特色的栽桑养蚕产业逐渐遇到很多的问题并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若想在新形势下使我国的蚕桑生产基地得到巩固且达到其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大力推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养蚕技术措施。本文从消毒清洁防病、养蚕省力化以及合理布局与科学饲养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目前实行优质、高产、高效的养蚕技术措施。
养蚕技术;高产优质高效;清洁工作;科学饲养
引言
蚕丝业在我国拥有者悠久的历史,栽桑养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我国长达五千余年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为我国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随着农村的商品经济迅猛地发展以及蚕桑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使得具有传统特色的栽桑养蚕产业逐渐遇到很多的问题并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若想在新形势下使我国的蚕桑生产基地得到巩固且达到其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大力推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养蚕技术措施。现针对目前栽桑养蚕产业的生产实际要求,简要论述一些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等特点的养蚕技术措施。
1 消毒防病是前提
结合栽桑养蚕产业的生产实践要求以及国内外研究发现,蚕病的发生与否和蚕茧的产量及质量有着极其明显的相关性。如果想使蚕茧的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就要求在养蚕过程中全程处于无病状态,所以现代化养蚕技术正逐渐朝着以完全彻底的消毒为核心的清洁育转变。导致蚕病发生的因素有许多,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交替又密切相连,导致治理病害的难度十分大。因此,在养蚕过程中对于病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针对养蚕的病害防治现提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1.1 卫生清洁工作要做好
造成消毒不彻底、蚕病多发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只注重养蚕期间的卫生清洁工作,而忽略养蚕开始前和结束后的卫生清洁工作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消毒药物会根据所用剂量不同只可以杀灭有效数量的病原物,一旦病原物数量过多,那么彻底消毒的效果就无法达到。因此,在消毒前进行全面有效的清洁,这样能够使病原物的数量大大减少的同时,又使其充分暴露,从而使病原物快速、直接地被药物给杀灭。在养蚕期间的清洁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内容主要有清扫消毒、定期除沙,不在蚕室周围堆晒蚕沙,及时将蚕沙运到蚕沙坑内,堆积、发酵、腐熟后蚕沙还可以再用作肥料,采、切、给桑前要洗手,要保持贮桑的房间、贮桑工具以及用水的干净卫生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养蚕的卫生清洁工作不仅仅包括对于蚕室和养蚕工具的清洁,还包括蚕室的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这样的清洁效果才是全面彻底的。
1.2 进行彻底的消毒
除了要把卫生清洁工作做好之外,还需要对养蚕的环境包括蚕座蚕体以及蚕具蚕室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消毒药物可以选择福尔马林、漂白粉等来把病原物彻底杀灭。在进行消毒工作时,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要配准消毒的药物的质量分数,保证药量充足且药液喷匀;②对于大蚕室、小蚕室、上簇室和贮桑室的消毒都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同理各种大小蚕具的消毒也要重视;③对于养蚕前期、中期、后期的消毒工作以及春蚕期和夏秋蚕期的消毒工作都要足够重视;④要加强养蚕环境的管理,规范消毒方法,防止二次污染。
1.3 避免交叉感染,防治桑园害虫
桑园害虫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了蚕室里病蚕的多少,这是由于桑园里的很多害虫在残害桑叶的同时,还会把疾病交叉传染给桑蚕。所以对于桑园里的害虫要及时杀灭,一旦发现桑园里的害虫较多时,应当对已经采摘的桑用漂白粉液浸消进行叶面消毒。与此同时,对蚕有致病性的农药在一些蚕区是禁止使用的。
2 省力化养蚕
随着农村的商品经济迅猛地发展以及蚕桑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使得具有传统特色的栽桑养蚕产业逐渐遇到很多的问题并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多路转移,导致价格明显上升,且青壮年养蚕的人员逐渐减少,养蚕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而对于养蚕劳动强度也就愈发难以承受。因此,我们应当舒适省力化的养蚕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将劳动密集型的养蚕业转变为集约经济型的养蚕方式,从而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达到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如今,研究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进展十分迅速,很多省力化养蚕技术都得到了增产增收且省力省材的效果,然而,省力化养蚕的技术在整体上仍旧不及其它大宗农作物栽培方式。在各种省力化养蚕技术中,例如对于小蚕的省力化养蚕即一日二回育,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推广速度较快;然而,对于大蚕的省力化技术例如大蚕条桑少回育以及薄膜覆盖少回育等技术还相对不成熟且推广速度较慢,导致了各养蚕省力化技术的推广速度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养蚕省力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强技术性的科学养蚕法,而并非懒惰的养蚕技术,要想实现蚕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且保证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地精心饲养。
3 合理布局与科学饲养
虽然蚕桑生产发展离不开合理调整养蚕布局的贡献,然而如今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茧丝加工企业大幅度压缩调整了其生产规模,处境愈发艰难;国内外质量低品质差的丝、茧、绸的丝绸市场出现了连续疲软的现象,出路艰难;养蚕产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当前的农药的污染以及工厂的废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了现在养蚕业的生产环境愈发恶化;之前的集体化的蚕桑生产经营不在是主流,转而为规模小的家庭经营。以上的这些变化就说明了养蚕产业摒弃粗放型,转而朝着集约型转变势在必行,要求我们要注重提升经济效益及蚕茧的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蚕茧的数量,合理布局,科学调整养蚕产业的意义十分重大。
科学实践表明,提高茧质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加强簇中的环境管理、改进上簇方法、选用优良簇具等,这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簇中环境。上簇环境除了对蚕茧的外观性状有重要影响外,还对于茧丝的离解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便是簇中湿度。
人工饲料育蚕对于养蚕产业效益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明和生产应用首先是在60年代初由日本研究者发明的。而人工饲料育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是从70年代起开始的,并且在人工饲料育蚕技术体系建立、嗜食性蚕品种选育以及配方改进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人工饲料育蚕的实用化程度却特别低。
严格消毒防病养蚕的对所有蚕室具以及接触过蚕、堆放过蚕沙、叠放过蔟具的地方和周围环境,都要进行全面清扫、冲洗。再用药物消毒,最后用毒消散等熏烟,保证消毒质量,蚕期要专项消毒,重点抓住蚁体消毒、饷食消毒和止桑消毒,收蚁喂叶前用防僵粉进行蚁体消毒;各龄起蚕饷食前,先用优氯净1.5g/m3熏烟一次,30min后开门窗,再引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用“三七糠”或新鲜石灰粉进行各龄将眠蚕止桑消毒。养蚕结束后。在彻底处理桑渣、蚕粪、烧毁草笼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蚕室具的全面消毒。
4 结束语
随着农村的商品经济迅猛地发展以及蚕桑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以及养蚕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人工饲料育蚕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明朗。此外,人工饲料育蚕还能够使蚕种在生产过程中有效防止微粒子病,且还能防止农药中毒与工厂废气污染。与此同时,蚕茧能够实现生产规模工厂化而不受季节限制。总之,以人工饲料育蚕为代表的科学饲养的优点明显,推广势在必行。
[1]李瑞,沈卫德,田小平,皇甫兴成,许雅香,卫正国,李兵,陈玉华.大规模养蚕综合技术体系及其经济效果的研究[J].蚕业科学,2014,32(4):55~59.
[2]侯宝芝,席彦军,江山,王彦明,余景云.浅谈夏秋蚕高产饲养技术的应用[J].北方蚕业,2015,27(2):29~31.
[3]罗朝斌,姜虹,杨胜特,田夫,徐德涛.蚕台少回育及配套技术的应用[J].蚕学通讯,2014,23(1):32~35.
[4]徐向宏,方树友.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J].江苏蚕业,2014,30(2):20~22.
S883
A
1004-7344(2016)31-0204-02
2016-10-17
余银山(1962-),男,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业,园艺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