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人物形象对贵州高校美术创作的可鉴性
2016-07-1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558000
任 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558000)
浅谈苗族人物形象对贵州高校美术创作的可鉴性
任 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558000)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许多少数民族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文化财产资源都被大力开发和利用,其中苗族美术也呈现了大发展的态势。这种大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美术创作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本文就是通过有利论据论证苗族人物形象对贵州高校美术创作的可鉴性。
苗族人物形象;美术创作;可鉴性
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被很多人所熟知。作为高校的美术专业领域,不仅担负着教育培养优秀高等人才的任务,也承载着发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尤其是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贵州省,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更是高校教育的一个亮点和彰显办学特色的一个切入点。随着大量少数民族美术资源被挖掘,苗族人物的鲜明特点也一下子成为了高校美术师生的优秀创作源泉,涌现出了不少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艺术家和优秀美术作品。因此苗族人物形象对贵州高校美术创作是具有可鉴性的。
一、贵州地区高校美术生进行苗族人物题材美术创作具有地域优势
1.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省最多,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一半,现在可能更多。贵州的苗族有较多分类而且极具特色,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分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装的款式分有“锅圈苗”“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等称谓,按其居住地分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他们的人物面貌、头饰、服饰都具有丰富而鲜明的民族特点。
2.作为贵州高校包括贵阳以及地市州的高校美术专业来说,招生的重点还是在贵州省内,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2015年,学生有近60%来源于省专业统考,省内学生占有很大比重。而贵州高校的美术生研究和创作关于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题材的美术作品是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的。很多学生本身就是苗族,从小就在苗族地区土生土长,对苗族文化的内涵有着深厚的理解,能创作出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作品。例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罗兵创作的陶艺人物作品《苗族女孩》就是以自己生活的苗族地区的人物为创作原型,通过艺术加工,将几个苗族女孩的形象、服饰刻画的惟妙惟肖,通过土陶的烧制方式,使作品从造型到材质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二、对苗族形象的挖掘使教师找到新的研究领域
高校美术创作课教学体系的终点其实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具有独立创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疑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进艺术创作的基础,而作为以苗族人物形象为创作题材的美术教师而言,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眼界、民族文化修养及高超的艺术创造能力。对苗族文化的热爱,使很多高校教师找到了新的灵感和研究领域。
1.就美术领域现状而言,近些年来,少数民族素材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美术创作当中,尤其是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代表的苗族人物形象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运用,如丛瑞轩、赵春等画家都在以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丛瑞轩深深的被贵州苗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所吸引,他到贵州黔东南讲学和采风后,就安家在了凯里进行油画创作,他的两幅苗族题材油画《仰阿莎》和《烛光》在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会上以共32万元的价格被拍走。丛瑞轩先生坦言:“我惊叹这里多彩的民族文化,它给予我创作营养。”可见少数民族文化赋予了作者新的灵感,使作品更具精神性和感染力。
2.就省内高校体制内美术教师的艺术创作而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把重点转向少数民族题材尤其是苗族人物题材的创作上,因为对于这个古老的民族而言,的确在艺术领域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宝藏。这些年来教师行列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肖蓉成老师,他的工笔国画就是以苗族人物为主要题材。为了创作,他深入苗族村寨做实地采风和调研,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用相机记录典型的苗族人物形象,回来进行二次加工创作,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的获奖作品《旅》,就是以苗族人物为创作题材的佳作之一。
三、苗族人物体貌形象对高校美术创作教学的指导作用
贵州苗族人物有其自身的体貌形象,由于贵州自然条件的独特性使人物面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这对于强调独特性、原创性的高校美术创作来说是具有可鉴性的。
1.经过对苗族人物的观察和研究表明,苗族人物的外貌特点相当鲜明,与中原人有很大不同。如普遍个子不高,黔南、黔东南的苗族长相比较清秀、而黔西南安顺、毕节等地的苗族长相比较粗狂,颧骨较高、额头较宽等。由此看来贵州各地的苗族族人长相各具特点、性格鲜明。苗族人物头式也很有自身特点(这里讲的头式是指头发的盘理方式),苗族人的头饰千变万化,不同的苗族有不同的头发盘理方式。比如贵州最著名的长角苗族妇女发髻是用一根长角以及故去祖先的头发加之以很毛线扎成的,头部形成巨大的椭圆形发式,配以颜色鲜明款式独特的服饰,整个装束显得极为奇特。
2.上面所说的人物形象特征为高校美术创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许多高校积极聘请少数民族人物作为写生课模特,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貌形象让同学们的写生过程更具新鲜感,课余时间他们也会自发的对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它们的骨骼特点。有了前面写生课的铺垫,创作课阶段许多对少数民族人物形象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就能够驾轻就熟的开展创作。
四、苗族人物的服饰有利于丰富高校美术创作教学
1.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苗族服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无人不赞叹它精湛的技艺。苗族服饰的造型特点主要集中在刺绣、银饰两个方面。刺绣的丰富多样是苗族服饰的一个鲜明特点,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都有相当精细。苗族刺绣的题材非常广,图案有龙、鱼、鸟、人物、花卉、蝴蝶、铜鼓,还有反映苗族史诗的形象。技法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等。银饰作为苗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千年历史。苗族银饰大体可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做工精湛。图案样式有龙、凤、麒麟、蝴蝶、鱼等。这些图形符号不仅是一种审美偏好,更表达了苗族对其祖先、部族的图腾崇拜。
2.苗族丰富的服饰文化为美术创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首先,如第一点所说的可以通过苗族人物的写生课,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的体貌及服饰特点,为学生开辟一个相对于西方现当代创作体系新领域,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发扬了民族文化。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采风和考察等上课方式,包括去服饰的发源地了解苗族服装和银饰的工艺制作过程,走访当地民间艺人,去苗族聚集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等,使同学更深入的了解人物形象特点及内心诉求,使创作的形象性和精神性达到统一。
综上所述,对教师个人的艺术创作和专业教学而言,苗族人物不仅是省内高校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了美术专业教学的一个新鲜选题。苗族深厚的文化必将成为高校美术创作和教学的重要资源。
任伟,美术学硕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油画。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苗族人物在美术创作中的现代审美形象研究”(13ZC100)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