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解码与《密电争夺战》的接受效果
2016-07-12弓力成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710100
弓力成 肖 娜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710100)
编码、解码与《密电争夺战》的接受效果
弓力成 肖 娜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710100)
电视剧《密电争夺战》是对红色经典《红灯记》改编,在通过研究文化生产者和受众理解的条件下,运用编码解码理论分析了大众的消费要求决定了某种文化的生产,只有对当下社会形态的了解以及对当下人文文化语境的把握,才能有好作品的出现。
《密电争夺战》;编码;解码;期待视野
本文是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培育项目:<我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时间:2016年3月,立项编号:2016JXKY-10
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近几年来,对红色经典和某些名著的改编在电视银幕上掀起了高潮。一个被广泛接受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必然会显示出不同的价值层面,因而产生新的精神需求,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如果能平衡处理经典和创新的关系,重新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并且扩充故事结构,这样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审美客体。
一、从样板戏到电视剧的改编
电视剧《密电争夺战》是对样板戏《红灯记》的翻拍,作为一部红色经典作品,《红灯记》从电影到戏剧、之后再回到电影行列,经历了各种艺术样式的改编,最终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红色经典”之一。电视剧《密电争夺战》在对以前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调整和扩充,添加了精彩的故事叙述结构,复杂的情感纠葛,紧张的戏剧冲突,还有几丝懵懂的男女关系。需要提出的是,在电视剧《密电争夺战》日常叙事化的结构夹杂着伦理亲情。英雄人物不再是以前的“高、大、全”形象,而是赋有了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电视剧的传播在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之下,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信息的传播。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能够形象地阐述了文本创作和受众解读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对于电视话语的意义产生, 文学话语产生意义同样经历了编码——成码——解码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传播过程,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霍尔的符号学理论去解读影视传播。
(一)编码分析
就电视话语的流通而言,可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时间必须在电视话语的试听范围之内符号化”,即编码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加工者对世界的看法,如世界观、意识形态等。
1.受消费市场影响
在现当代社会,随着社会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电视凭借独特的优势已经确立了地位,轻松的观赏环境,频道的任意调换,节目的丰富多彩,尤其是电视剧的受众人群多、观看周期长、广告收益多成为了不少创作者的重视的原因,往往电视剧收视率成为衡量电视台收视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2.“红色文化”的提出
国家大力提倡重读“红色经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缺失了很多的社会美德,如英雄主义、奉献精神、高尚情操、理想主义、青春激情、为人民服务等。而这些美德都曾出现在以往的红色经典影片中,现在重新发扬红色经典的精神,将会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迷失在由各种包装精美的商品以及戏谑和恶搞的肤浅娱乐所组成的生活中的人们, 开始思考与追寻责任、信任、道义、人生价值等崇高问题。
3.符合改编规律
各种艺术门类中都存在改编经典的现象, 这本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如中国的话本、戏曲多来源于史记、汉书, 后来中国的小说出现以后, 许多小说又被改编成为戏曲。那么,不同形式的艺术转变使得欣赏者能够体验多样性。在导演张今标提出了“捍卫红色,凝聚经典”的审美理念之后,电视剧《密电争夺战》成为《红灯记》成功转化为电视剧的成果。
(二)解码分析
编码指信息产品的生产,成码指信息产品本身,解码指电视观众的接受。电视创作者需要将他表达的信息通过电视文化这个载体传输到接受者,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交流实践中去。但是,在电视剧创作上,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往往接受者起到决定性作用。电视作品生产的意义是完全依据受众生产出来的,某些意义的生产不是生产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
1.观众的期待视野
所谓的“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也就是说,受众自身长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会慢慢形成一种的审美模式,而期待视野正是受到这种审美模式影响。这种期待视野会随着受众鉴赏能力的提高或者接收新的艺术形式而发生改变,受众会受到“期待视野”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丰富“期待视野”。
对于《红灯记》的翻拍,它在增加了日常化叙事的基础上,丰富人物性格,增添戏剧冲突,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以前红色经典中的英雄都是政治体制下的高大全形象,英雄的形象往往是单向度、扁平化。在《密电争夺战》中,李玉和经典的形象得到了再次的拓展,这是“红色经典”翻拍中最难的部分,电视剧创作者通过几条线索来表现李玉和英雄的形象,李玉和对自己徒弟的谆谆教诲,对自己母亲和铁梅的关爱,还有和隔壁邻居慧莲微妙感情的变化,这样的人间英雄符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他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一个英雄的出现,而不是经典人物之后权利的运作。
2.怀旧情结和“张望”欲望
近年来“怀旧情结”这个词呈现出新的活力,也让改编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从总体上看, 红色经典改编基本上是在投合大众的怀旧心理,红色经典热潮的改编就是一个普遍的怀旧热潮。以老一代文化消费者为例,当时代条件艰苦不堪时能够消费的文化有限,于是当生活水平提高后,他们更倾向于关注老片子来回味,红色经典的改编即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应运而生的。
此外,改编后的《密电争夺战》,它的受众群不仅仅是老一代的革命人,年轻人由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他们对于这种红色经典有“张望”的欲望,因为审美距离的拉大,他们是把历史当做一段传奇,隔着几十年的历史跨度,滤掉当时的苦难成分,把红色经典的这种文化符号演变成了消费符号,他们不断地进行重读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在这方面,《密电争夺战》并没有像其他的红色经典改编肆意篡改剧情,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恰当处理经典和改写的关系,在不改变原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当代电视剧最流行的谍战成分,《密电争夺战》有一个核心密电码,对密电码的把握利用使得这个电视剧带有很深的悬疑色彩。
三、总结
电视作品的意义大部分是由受众生产出来的,而受众作为文本意义的传递中心,他的解码方式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和自我制约的影响,要想达到良好的接收效果,电视剧创作者在编码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去满足受众的解码条件。在红色经典影片《密电争夺战》中,我们能成功看到创造者编码和接受者解码这种平衡,正是编码者对于社会形态的了解以及对当下人文文化语境的把握,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野,这部红色经典的改编才能如此成功。
[1]徐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4.
[2]罗岗,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李诚.从银幕到荧屏:电影的电视剧改编[J].现代传播,2010(12).
[4]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