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
2016-07-12汤慧兰郭名峰曹艳春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5758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758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5758
汤慧兰 郭名峰 曹艳春(.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5758;.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5758;.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5758)
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
汤慧兰1郭名峰2曹艳春3
(1.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571158;2.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71158;3.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571158)
摘要:《孟子字义疏证》为清代学者戴震的重要义理著作,本书大量引用《孟子》中诸多概念作为字眼进行疏证,借此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达到批判程朱理学的目的。但戴震对孟子思想的这种阐发并不能证明其思想与孟子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而是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这种认识对于精确而完整地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关键词:戴震;孟子;思想差异;《孟子字义疏证》
本文系201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孟子字义疏证〉之文献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SK (QN)15-125
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所著《孟子字义疏证》是一本重要的义理著作,本书引用了孟子著述中“理”“天道”等许多重要概念作为字眼进行义理分析,为疏证服务,显示了戴震对先秦孔、孟著述的广博研究和深邃思考以及娴熟自如的理解运用能力。戴震此举本意为通过对《孟子》中种种字眼的疏证来证明程朱理学在相关概念上理解的错误性,以此从思想的根本性层面来批判程朱理学。此种做法可以借孟子之名阐发己意,为著作目的服务,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以孟子思想“代言人”身份自居之嫌,因为两者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本文以《孟子字义疏证》(以下简称《疏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即可考辩出这方面的差异。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戴震批判程朱理学时体现出了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在方法论上表现在他的知行论和人性论的两种哲学思想中。
(一)戴震的宇宙观
戴震对于宇宙本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气、道和理(秩序)等概念的阐释中。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气又包括阴阳两种,天地万物各具生态,但无非都是阴阳之气和合而生的结果;认为道是气的永不停止的变化流行的状态,道就是阴阳二气的流行,又由于阴阳而生的世界可以分为五种物质组成,故阴阳五行就是道的实体。戴震的这种宇宙观在本质上是一种唯物论思想观。同时,戴震认为,道的气化流行和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有其必然的秩序或条理,而这个秩序或条理就是理。他认为,所谓的理,就是对世界事物进行精微的考察,然后必须区分种种考察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命名,这样获得的“理”称为“分理”,如果获得的“理”是有条不紊的,则称之为条理。可见,戴震所阐释的理包括分理、条理两种。最后,戴震指出气、道、理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共同构成宇宙的本原。正如后世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戴震认为气是生化的本原,道是气化的流行,理是流行中的条理,这是对气、道、理关系的更细致、更合理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戴震的知行论
戴震认为,人的心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获得“理”),而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戴震还认为,理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事物所含之理不可能是人给与的,人的认识来源于事物。这就很深刻地指出了人的“知”来自于事物中的“理”,是人的心作用于物而获得理,物蕴含着理,物是知产生和存在的唯一来源,知是人心认识物中之理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知与物不能混为一谈,这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这样,戴震便很鲜明的批判了程朱对“理”的解释,否定了程朱认为“理”只有必须在内心苦思冥想方能得到的唯心主义思想观。
戴震非常注重“重行必先重知”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言行应该建立在人心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发表错误的言论、实施错误的行为,即先把获得“知”放在首位,再根据“知”注重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同时又明确指出,人要获得“知”,就应该通过剖析事物,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并根据事物的规律,通过“一以贯之”的学习来达到思想明白。因此,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借孔子的“一以贯之”和“克己复礼”来批判程朱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在批判的过程中他进一步阐述,人要正确获得“知”,应该克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测,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从自己的情欲和自然感受出发,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方可真正做到不偏不倚地剖析事物,准确把握事物的各种规律,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法则,而程朱所提之“存天理、灭人欲”是不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规律的,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违背客观事物法则的,显然是错误的思想观点,而这种错误产生的根源恰在于程朱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偏见和客观人性的主观臆测,导致思想认识的混乱而盲目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都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范畴。
(三)戴震的人性论
戴震的人性论引申自天道论。他先引用《大戴礼记》中对命、性的解释:从道中所区分出来的种种事物的具体形态就称之为“命”,很多具体事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成为同一种类别就称之为“性”,然后对这个解释进行阐述说,根据阴阳五行的种种不同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就产生人和物,而人和物由因为各自所属的特征类型而具有某种属性,阴阳五行是道的实体,人的血气心知是性的实体;事物有实体就可以区分,正是因为可以区分,所以又是各具特性、参差不齐的,古圣先贤仅仅就是以天道本身为基础来解释性的;对道的具体事物的取法,实际上就是对具体事物所具有阴阳五行的特性来区分的;而一提到区分,从一开始就已经具有限制性,存在着偏执与全面、赞赏与贬斥、清晰与混乱、模糊与明确等参差不齐的情况,这种种情况各自都随着区分而成为某一类型,因而各自具有自身某一种特性。最后他指出,人的性,是根据人的血气心知的阴阳五行特征来区分的,是有别于物品的属性区分的。因此,戴震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认为人的性就是血气心知,尖锐地批判了程朱关于“性即理”的唯心主义人性论,明确指出人和物的性都是“分于阴阳五行”,由于他们从阴阳五行中所分得的不同,所以形成的性也各有区别。
基于此种思想,戴震分析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性善”是指人在日常社会关系和行为中对事物产生种种的感受,逐渐获得诸如怜悯或冷漠、羞愧或无耻、喜欢或厌恶、恭敬或傲慢、正确与错误等方面的认知,进而具备种种社会道德观念。他还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新的解释,指出人的许多本性都不能说是恶,只要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持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善的。戴震的这种自然人性论观,对于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一生都在孔子儒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刻的思想探索和研究,其哲学思想在客观上已具有其浓厚的个人特色和主张,因此,他形成了一套与孔子思想不完全相同的关于尽心、知性、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体系。
孟子提出“尽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只要能够尽力寻求、探索和扩充自己的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并且人的本性中生来就包含了仁、义、礼、智的美德,而且人们如果认识到这些道德品质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人们心中自动涌现出来的,那么人们就认识“天”了。换句话说,人们只要努力探求和无限扩展自己内心固有的“善端”,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从而也就必然懂得了“天命”。在这里孟子认为,这个世界是先有思想意识的存在而后出现具有思想意识的人,可见,孟子所持有的是天命论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其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孟子在阐述其天命论思想时认为,社会和人事的宗教内容都是由“天命”来决定的,他把一切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都归之于“天命”。并且他认为天命就是一切人事的最后决定者,他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天和命合在一起,就是人生一切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根本归宿,是世界存在的本原,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违抗的,在其面前人唯有遵循和服从才能获得继续的生存和发展。孟子的这些思想观点在哲学上明显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同时,孟子在认识论上也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孟子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并且这种良知、良能是生来就具有的,是不需要向外学习和思考就能取得的。并且他认为,人们只要向内心探求就能获得学问,人们只要能把在现实中失去本真的、最初的善良之心找回来而重新存放在心里就可以获得人世间的学问了。同时孟子很注重“心之官”之思,因为他认为思考是人们向内心探求学问,寻得内心固有的善性的重要的方法。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另外孟子还认为,“心之官”是天赋予的,因此他认为只有经过天赋予的心之官去思考而掌握了仁心善性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反之,只能成为被统治者,因此,其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依据,为后世统治者所喜爱,而被奉为世人都应遵守的准则,在这一点上与宋儒的唯心主义的“理”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和重用的情况是相同的,这恐怕是当年的孟子所始料不及的。
三、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
戴震建立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孟子建立的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分属于两大截然不同的哲学范畴,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戴震以考据大师闻名于世,其哲学思想性质鲜明,“在哲学上,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理学”。“在世界观方面倾向唯物主义,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如戴震的“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之理,是超越社会阶层差别的一般共性的理,并且说“理在事中”“理存于欲”,而欲指的是人伦日用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虽然戴震所讲的人伦日用还不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存在”,但肯定了理是从社会的人伦日用中产生,力图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被后世尊为“亚圣”,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剔除了人格神的含义,把“天”确定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认定为天的本质属性,最终认为天是人性固有道德观念的本原,“按孟子的看法,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自我的实现(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即“人性本善”论。如孟子的“劳心劳力论”将统治阶级的本质解释为遵循、符合天道而具有仁善人格的代表,曲解了统治阶级产生的根源,从而在客观上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工具,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戴震和孟子主要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并非是一致的,不能划等号,两者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戴震和孟子的思想里都有弘扬仁善、尊重人性、维护人的正当要求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情感上同样具有浓厚的仁爱色彩,这是容易让人产生混同错觉的地方,但并不能掩盖两者在唯物还是唯心的根本性质的区别。这是我们在考察《疏证》一书在古文献学方面的得失时应该明确的。
参考文献:
[1]郭厚安,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2 月.
[2]王茂著.戴震哲学思想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3]杨国荣著.孟子的哲学思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