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王氏之死》
2016-07-12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416000
龙 莹 (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416000)
浅评《王氏之死》
龙 莹 (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416000)
《王氏之死》是世界著名汉学家、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所著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成书于1978年。其中文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于2005年1月推出,由李璧玉翻译,中文译名为《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王氏之死》是一本小册子,全书仅148页、12万字。该书述说的是关于清初即1668年至1672年间,山东省一个叫“郯城”的县,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民众的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四个小而具有冲突的事件展开:一是土地耕作和税收。这部分主要反映郯城农民的生活状况,郯城农民在基本的土地税之外,“他们还可能承担招待过路官员及其随员的花费”(P33),以及道路维修等名目繁多的劳役,各种负担使得郯城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二是彭寡妇保护她的孩子和财产的努力。这部分主要涉及家族中对财产的争夺,作者通过对彭寡妇的观察,反映《大清律》中关于寡妇权力的法规和遗产法,即“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妆奁,并听前夫之家之主”(P56),这一条规定使得寡妇的夫家亲戚不但不鼓励她守节,反而逼迫她再嫁,以便摆脱抚养她和她孩子的义务。三是地方恩怨带来的暴力。这部分主要涉及一个普通家庭发生的极端事件,通过外来户王姓人家与当地人的恩怨纷争,反映出郯城地方官府在维持当地治安、保障人们生命方面能力不强,这里有随处可见的恐怖,不幸的遭遇,从中滋生出鲁莽的行为,以及几乎无法解决的突发和缺乏理性的暴力事件(P64)。四是王氏妇人的决定。这部分主要涉及下层妇女面对不幸婚姻的选择。清初法律没有给予妇女自由离婚的权利,当面对不幸福的婚姻生活时,她们无能为力。即使私自出走,也因为没有独立经济而无法生存。
细读《王氏之死》后,我认为该书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本书通过对中国社会下层群众研究,展示清初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用微观的视觉,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去发现时代的脉动。正如作者本人在该书前言中提到的,“所聚焦的是当时当地非知识精英阶层的老百姓:农民、田间佣工,以及他们的妻子”(P3)。过去的历史研究中,往往注重考察精英阶层,而很少关注普通百姓。史景迁更多关注社会的微观分析,他在《王氏之死》中,通过对《郯城县志》、黄六鸿的回忆录和笔记、蒲松龄的作品进行深入考究、理解和自我诠释,将明末清初的灾荒、战乱等历史背景,北方农业生产特性等经济背景,普遍的农村暴力与妇女地位较低等社会背景,以及政府管理、税收、审判等制度背景,穿插在黄六鸿蒲松龄记述的诸多故事中,使大历史和个人命运交叉互映,完全有别于政治史和英雄史观的记叙特点,这既是对“小人物”“小事件”这些以往被忽视的历史事实的重新认识,给读者一个较全面的图景,也是对传统历史研究完整性的补充。
其次,本书以“讲故事”的独特方式来叙述历史,以文学手法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清初山东农村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从而使得其作品在为学界关注的同时常常又成为大众的畅销读物”(P1),使本书能够吸引大量专业领域之外的读者。历史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而应该是生动的,有故事性的,史景迁正是很善于讲故事。本书开头,对大地震场景的描写:“树木摇摆、水从地下喷射出来高达二十多英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瞬间吸引读者。书中类似这种能够抓住读者阅读兴趣的故事还很多,比如黄六鸿设计抓王三父子的片段,用精巧的构思和细节创作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本书情节与文笔俱佳,唯美的语言文字更为本书添彩。比如对王氏死前梦境的描写,虽是引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描述,但这些语言生动优美,为阅读增添意趣,“她看见冬天的山上布满了鲜花,房间里金光耀眼,一条白石路通向门口,红色的花瓣撒落在白石上,一支开着花的枝头从窗外伸进来。”“花枝伸到了桌子上,叶纷纷落下,但花团簇拥,花还没有开放,它们像一只蝴蝶的翅膀,像一只沾了水的蝴蝶的翅膀,湿润而垂挂着;花茎细如发丝”(P101-102),这些叙述就像一个个精彩优美的镜头闪现在读者眼前,流畅优美的文笔,让读者流连其中。
再次,本书将中国传统社会下层妇女作为重点叙事对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去的研究中,女性往往得不到重视,对历史学家而言,她们基本上是“隐形的”,妇女被描述成“沉默”的一类。但是本书涉及了大量的女性,全书六章中,共有三章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本书以女性王氏为题,王氏的故事虽在此书中实际只占了一个章节,只是所要展现的清初山东农村生活面貌的小小一笔,但同时还描写了其他女性,有寡妇保护孩子和财产的努力,有忠贞守节的妇女等,从法律规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再现了清初下层妇女对婚姻的无奈和对男性的依附。比如,王氏这样对婚姻不满的清初妇女,只能以逃离的方式去冲破束缚与障碍;彭氏这样的寡妇,被迫于《大清律》中寡妇改嫁的经济规定,注定了她的命运。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之下,她们还要被道德束缚,贞女节妇被宣称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而这些种种矛盾和冲突,只不过是地方士绅“寻求用他们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女性行为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的观点总的来说就是要妇女服从丈夫”(P81)。作者在叙述女性故事的同时,还将下层妇女与生命的抗争,置于理论框架中叙述,使叙事与理论得到完美结合。
毋庸置疑,《王氏之死》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从史料来源看。作者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资料:第一个是编撰于1673年的《郯城县志》,第二个是官绅黄六鸿于17世纪90年代间写的有关县府的私人回忆录和笔记,第三个蒲松龄的文学作品。黄六鸿的私人回忆录和蒲松龄的作品其本身就可能存在着失真性,可信度不高,尤其是蒲松龄的小说,是经过作者加工而成的文学作品,存在很大的想象成分,而《王氏之死》中对蒲松龄的小说原文引用得太多,有10处全文引用原小说,最长的一处引用长达2000多字。历史著作毕竟要以“真实”为首要追求目标,为了力求著作生动,将文学作品作为重要史料来源,我认为并不可取。
二是从作者选取的研究点来看。作者选取郯城作为研究对象,郯城是清初一个不甚出名的小城,将郯城作为历史个案研究,反映清初社会大背景、大制度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也值得考察,郯城的情况是否能扩展到全国,毕竟还需要证明。尽管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当然存在,但面对整体中国而言,可能郯城也仅仅是一个特例,所以郯城并不能代表中国。
三是从写作手法来看。作者将史料和文学描写交叉运用,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为阅读增添了许多乐趣。但是历史论著与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差别的,以文学家的笔调去书写历史专业性著作,尤其是作者笔下充满想象,容易使读者对史实产生怀疑,给人以不严谨的感觉。
总之,尽管我认为该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其中的许多技巧和优点值得我们揣摩和学习。
龙莹,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14级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