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陪伴妻子的丈夫不是好诗人

2016-07-12六神磊磊

百家讲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绩老妻卢氏

六神磊磊

诗人一定就风流吗?很多人会说:是呀。特别是一个叫杜牧的,随手两句诗就毁掉了整个唐代诗人的公众形象,一句叫“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叫“赢得青楼薄幸名”。其实,唐朝2800名诗人并不都是风流的。除了杜牧、元稹、白居易这样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萝卜派”,唐朝诗人里还是有很多好男人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韩愈本来应该变坏的,因为他很有钱。

韩愈是当时文坛的第一大腕,随便写篇软文就能挣钱,而且开价贵死人——给人家写篇墓志铭,收费动不动“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

韩愈也收现金,比如“绢五百匹”,那时候,绢是有货币功能的,500匹绢值好几百贯钱,比一名普通干部一年的工资还多。

他好像也确实变坏了——在当时,包养侍妾是时尚,皇帝都专门下文件,鼓励干部养女人,还给各级干部定过标准。韩愈也不甘落后,纳了两个妾。可是,这仍然改变不了他对妻子的爱。

有一次,汴州(今河南开封)城发生一场兵乱,死伤了不少人。这本来不关韩愈的事,他这时正在几百里外的偃师(今属河南洛阳)呢。可当消息传来时,韩愈崩溃了,捶胸顿足,绕着房子狂奔:“天啊!我老婆在里面啊!可怎么得了!”

韩愈就一直这么抓狂着,直到后来收到消息,说家属没事,他才慢慢喝口水镇静下来。事后,他写诗给徒弟,还不停地碎碎念:“当时我真是好担心!我老婆留在城里,不知何时才能见到,情况那么危险,她拖儿带女可怎么办!”

想想现在,有几个大教授在给学生写信的时候会主动提到牵挂师母啊?

事实上,在韩愈的诗里,经常能见到夫人卢氏的身影。被贬官的时候,他写诗念念不忘夫人吃了苦,受了朝廷的特派员的气——“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来到老少边穷地区上任以后,他又写诗给朋友,诉说卢氏养蚕织丝,贴补家用,人都累瘦了——“细君知蚕织”……后来,韩愈时来运转,触底反弹,被调回了朝廷,渐渐做了大官。他变心抛弃卢氏了吗?没有。他一直把患难与共的卢氏带在身边,卢氏后来还被封为高平郡君,过上了体面的好日子。

韩愈在29岁时和她走到一起,他们生育了八个孩子。从年轻到年老,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是的,韩愈纳了妾,有“污点”,但他至少像牛魔王——虽然有了狐狸精,但对铁扇公主还是尊重和爱惜的。评价一个人要看时代背景。在当时的环境下,韩愈给了卢氏持久的爱和陪伴,不离不弃,算是一个好男人。

第二个好男人是唐初诗人、大才子王绩。

如果光看王绩的简历,他绝对不像一个好男人:他是一个“狂士”,爱喝酒,放纵不羁;他还当过公务员,可惜一任性辞职了,跑到乡下当农民。

当农民也罢了,他偏偏思想观念还有问题,不够健康向上,写起诗来连孔子、周公这样的圣贤都敢拿来开玩笑。谁嫁给他,一不小心是要送牢饭的。

他这样的家伙,对姑娘怎么可能长情?然而王绩偏偏做到了!这一年,王绩写了一首诗,叫《一个农民诗人的征婚启事》(《山中叙志》)。

一开头,他就爽快地介绍自己的情况:“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的条件不好,山里什么也没有;但是我很文艺、有情怀,能陪你一起弹琴喝酒!”

没多久,渴望爱情的王绩就迎来了他的心上人,他们结婚了。

人们不知道这位夫人的名字、年龄、籍贯,只知道,王绩开心地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野妻”,自己则叫“野人”,他们一起过起了野日子。看起来特别不靠谱的“狂士”王绩居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长久地爱她。

证据呢?我们来看王绩写的诗:“春天来了呀,夫人快别织布了,出来看花花”——《初春》:“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却报机中妇……满瓮营春酒。”

“老婆这个酒鬼呀,又在村里喝得仆街了”——《春庄酒后》:“野妻临瓮倚,村竖捧瓶来……田家多酒伴,谁怪玉山颓。”

“每天看老伴织布、孩子种地,就是神仙日子吧”——《田家》:“倚杖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这类诗,王绩从青年写到晚年,不知不觉地竟创造了一系列第一:他成了唐朝第一个把伴侣作为写作对象的诗人;成了唐朝第一个写婚姻生活的诗人。他还成了唐朝写婚姻生活题材比例最高的著名诗人:在他存世的40首诗里,写婚姻生活的居然多达15首。

人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他陪伴了她多少年,但一定是很长的时间。如果给唐朝诗人评

王绩把伴侣叫作“野妻”,虽然不好听,但至少有情趣;还有一位更土气、更不浪漫的人,他把伴侣叫作“老妻”。这个特别不浪漫的家伙就是杜甫。

其实人家姑娘一点儿都不老。他的伴侣姓杨,比杜甫整整小11岁,当然也有学者说只小7岁。但不管怎样,要是在今天,他都应该叫她“小甜甜”才对。杨女士大约才三十二三岁的时候,杜甫就张口闭口叫她“老妻”了。

杜甫在很多诗里写到了她,所以今天我们才可以一点一滴地了解他们的爱情生活。嫁给他以后,她就跟着他东奔西跑,颠沛流离。他写的诗,像是她的苦难史:

她没有漂亮衣服,饭都吃不饱——“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她担惊受怕,在战乱中经常和他两地分离——“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她还要为他的身体操心,怕他说不定哪天就病倒回不来了——“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很可怜,不是吗?可是在杜甫的诗里,人们也看到,她的生活也不全是苦难,也有快乐的日子:

比如重逢的时候,她悲喜选“五好家庭”,王绩的“野人家”很有可能会当选。交集地只会哭。晚上俩人互相看着,都觉得像是在做梦——“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比如化妆的时候,杜甫虽然很穷,但还是给她弄来了化妆品、一些好衣服,让她重新打扮起来,于是“瘦妻面复光”,青春又稍稍回到她的脸上。

比如晚年的时候,她和他在纸上画棋盘,一起对弈;他们还划着小船,在江上徜徉,享受宁静的二人时光。

杜甫一生里总觉得愧对她,动不动就说“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而且他始终爱恋她。杨女士很瘦,营养不良,穿着打扮也不好,应该不会太好看。但在杜甫看来,她特别美丽:“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是所有唐朝诗人描写远方伴侣的最美的诗句。

可以说杜甫没尽到责任,年轻的时候吹牛不上税,说自己要建功立业“凌绝顶”,要做大官“致君尧舜”,要财务自由“白鸥浩荡”,结果却一生惨兮兮,让女人、孩子跟着吃苦。

但他没有辜负她。

他们在一起短则27年、长则33年,杜甫没有蓄妓,没有纳妾,没有花边新闻。翻遍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一句轻佻的调戏姑娘的诗句都没有。

所以梁启超才说,杜甫是“情圣”。

从王绩到杜甫、韩愈,他们都是唐代大诗人里的好男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持久相伴,超长续航。

时间,是检验真爱的最严苛标准。最难的不是片刻惊喜,而是长久陪伴。

编辑/梓童

猜你喜欢

王绩老妻卢氏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老妻
隐士王绩的诗酒人生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隐士王绩的诗酒人生
王绩为酒而仕
丙申三月独走青藏老妻为备行囊(外一首)
从方国到郡县:卢氏在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