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6-07-12孟媚吉林电视台
孟媚吉林电视台
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孟媚
吉林电视台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电视新闻节目在不断革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娱乐功能过度膨胀,削弱了其他功能,有的甚至出现了低俗化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握好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大方向,在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也要坚守职业道德,促进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巨大变化,电视事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功能种类繁多,各种类型节目都带有较强的娱乐气息,电视新闻节目也受影响,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娱乐色彩,向着娱乐化方向发展。电视新闻娱乐化形式主要有聊新闻、说新闻及侃新闻等等,极大地丰富了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调动了观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也给电视台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但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分析
(一)国外电视新闻娱乐化概述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进步,给社会带来了信息爆炸,人们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与信息爆炸密切相关的是传媒界,传媒界的新闻娱乐化发展成为了一种潮流,电视新闻节目中娱乐性内容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中严肃性内容也被娱乐性所包裹,例如美国CBS新闻节目《60分钟》,其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包装模式,播报新闻中加入了戏剧元素,采用讲故事方法使得新闻节目跌宕起伏,成为人们喜欢的一档新闻节目。这个电视台另一个栏目《街头故事》,也采用了娱乐化表达模式,将都市生活中阴暗面如犯罪、毒品及卖淫等作为背景,将主线设置为警察的破案过程,采取高潮的拍摄手法及悬念设计,节目从而呈现出非常好的效果。
(二)国内电视新闻娱乐化概述
我国国内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从凤凰卫视开始的,凤凰卫视与其他电视台相比处于边缘地位,其硬件设施条件及财力人力等都比较差,但是凤凰卫视发挥自己优势,开创了“另类路线”,采取娱乐化新闻表达方式,将电视新闻节目用新奇新鲜话语包装,获得了大批观众眼球及一大批粉丝,新闻播报更加个性化。我国其他电视新闻节目也借鉴使用了娱乐化表达新闻的途径,例如鲁豫主持的“时事早班车”具有鲜明的“说新闻”特色,窦文涛的新闻漫画节目“铿锵三人行”等等。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分析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优点
电视新闻娱乐化将观众作为中心主体,满足其对信息趣味性娱乐化的需求,观众也乐于接受这种信息并感到舒服。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就认为:“要促使国家新闻和世界新闻在大众中间流传,那么我们评价的标准就必须包括娱乐性。”我国的湖南卫视在娱乐化方面就做得很好,其新闻节目《播报多看点》内容多为生活服务类资讯,也播报一些热点时事及健康类资讯,满足了观众对信息娱乐化的需求,观众同时也接收到了所需知识。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将观众作为中心,改变了以往传统新闻报道模式,促进了新闻业务事业的改革发展[1]。新闻娱乐化播报方式,会使观众不再有被告知新闻的感觉,而使其有一种与新闻播报员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新闻娱乐化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方言播报新闻,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改革了新闻业务。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弊端
电视新闻娱乐化在带给人们快乐、轻松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问题与弊端,新闻对社会舆论构建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新闻报道《装修工劫杀女住户被执行死刑》、《七旬老太遇电话诈骗被“亲侄女”3天骗走18万》等等,这些新闻报道在迎合观众娱乐需求同时,报道多种社会丑态事件,污染了整个社会环境,容易使受众形成偏执意识,在思想意识上认为世界充斥着暴力,对社会产生失望情绪,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很有可能影响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青少年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2]。
三、电视新闻娱乐化发展策略分析
为了电视新闻娱乐化正常健康发展,相关电视新闻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提升监管水平,促进电视新闻正常健康发展。
(一)广电系统制定有力的管理制度
许多观众反应我国一些卫视频道播放的电视节目娱乐化过度、甚至出现了低俗化倾向,《意见》的颁布能促使电视荧屏更加健康向上,它可以有效约束庸俗的电视节目,节约因娱乐节目雷同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升观众的文化与审美观[3]。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善,多数电视频道都将收视率作为评价判断电视节目的重要标准,单纯地采用收视率作为评估标准是不客观不科学的,其只显示收看节目的观众数量,并不能客观地评估节目质量,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观众的喜好,我国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基本上只有结果没有原因,评估活动由专家与研究人员掌握,但是节目的创造者、管理者及受众者缺少发表看法意见的机会,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意,要完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将电视平台覆盖率、人文美誉度、品牌影响力、新闻公信力及收视率5项构成“综合指标”,打破唯经济利益至上观点,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探索创新新的调查统计体系等等,以此来遏制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二)新闻工作者要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出现了娱乐化发展趋势,娱乐化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削弱了电视媒介的公信力及权威,这是需要避免的,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及行业规范,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从而促进电视节目健康发展。新闻工作者还要把握好时代发展主题,对文化传播进行积极引导,弘扬时代主旋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应该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对观众进行引导,不要强制性禁止或者是提倡什么,要依靠舆论及理论力量为社会提供前进方向,评选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电视节目。
(三)电视新闻节目应不断提升品位与格调
电视新闻节目要不断提升格调与品位,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引导电视节目内容,电视节目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与心理,也会在电视节目引导下产生一些欣赏情趣与口味,因此电视节目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观众树立高尚的理想及正确的审美,不使电视节目自己迷失方向,也不使整个社会文化出现迷失。电视新闻节目应该是雅俗共赏的,走雅俗结合道路,既保留有经济适应性、大众化与娱乐性,还要借鉴学习高雅文化,增强人们对审美情趣的追求,提升审美品位,推出一些雅俗共赏的电视精品节目。
四、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其他新兴的媒介如互联网等也向着娱乐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些电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掩盖了新闻的客观性及真正社会价值,降低了媒体公信力,需要及时调整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与形式,以免使娱乐化成为电视新闻主体,有关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分析娱乐化利弊,积极借鉴学习成功新闻娱乐化经验,坚持新闻舆论导向及客观性原则,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长乐.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表达[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王鸿伟.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J].商,2014,15:98.
[3]陈爽.媒介融合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