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笔下的红与黑
——以《红高粱》为例

2016-07-12杨梦妍烟台大学中文系264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上海文艺出版社红与黑第一版

杨梦妍 (烟台大学中文系 264000)

莫言笔下的红与黑
——以《红高粱》为例

杨梦妍 (烟台大学中文系 264000)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是北方山东高密人,其作品中也流露出北方人的特有的粗犷与豪情。颜色描写是莫言乡土文学的一大特色。红色预示着生命诞生的喜悦和成长,黑色则预示着个体生命的终结和消亡。红与黑,复杂的人性就像一片旺盛的红高粱热烈绽放在高密东北乡黑色的土地上。

人性;乡土文学;红色;黑色

本文系烟台大学科技立项基金项目

一、引言

红色和黑色,作为两个对比鲜明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许多研究莫言的论文中,虽涉及色彩词的分析,却缺乏红与黑两种特定色彩的论述探究。本文将通过具体对比莫言笔下的红与黑,带领读者进入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窥探人性不为人知的秘密,切身感悟乡土文化的魅力,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

二、红之善

红色喻示着幸福,美满,健康,快乐,吉祥,安康,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喜庆的颜色。如结婚时新娘穿的红色嫁衣,布置新房的红色床单被套,都是人们用细心和智慧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满含着对新人爱情结合的肯定和祝福;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门上的红对联,挂在墙上的红色中国结,贴在窗户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手工剪纸,都寄托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内心里善良美好的愿望。莫言在书中也多次写到了红色的高粱,每一次出现都表达出不同的意义,表现出高密东北乡人性中可爱又可贵的一面。比如开头写到: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1整个故事的序幕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缓缓拉开。8月,金秋时节。在丰收的季节里,处处飘荡着高粱成熟的香味,这是乡亲们忙碌一年后大自然给予的丰厚馈赠。乡亲们辛苦地把时间和生命交付给广袤的大地,在火红烈日的照耀下,依然忙碌于播种,生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换得沉甸甸的粮食来填饱肚子充饥,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的五谷杂粮质朴而健康,为身体补充必要的营养,滋养人们勤劳,原始而有活力的生命。每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的成熟的面孔。所以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高粱与人一起等待着时间的花朵结出果实2成熟秋天催熟了自然的硕果,也催熟了年轻男女酝酿已久的爱情。余占鳌和九儿抑制不住身体欲望的冲动,拨开了密密麻麻的高粱,在高粱地里尽情释放似火的激情。红高粱亲眼见证了他们纯真的感情,轰轰烈烈,毫无掩饰,简单直接。他们的两情相悦不同于沈从文《边城》中翠翠和天保,傩送,羞羞答答致使误会重重,最后以悲剧收场。这是人性中最真的部分,爱到骨子里便有了性的渴望和表达,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大胆的追求如同红高粱丰收在秋天的田野。农民收获了粮食,余占鳌和九儿也收获了爱情。她们走上弯弯曲曲的墨水河堤,顾不上看坡堤上盛开着的黄花和堤外密密匝匝的血红高粱,一个劲地往东赶3。日本鬼子就要打进村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及关头,余占鳌带领的兄弟们却还饿着肚子坚守在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线上。女人们是男人们保家卫国的坚强后盾,她们挑着饭颠簸在送粮的小路上。血红的高粱是有灵性的,血红的颜色是傍晚夕阳的映衬,仿佛也是敌人子弹穿透九儿胸膛洇出的鲜血。血性中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虔诚热爱,对家庭的无比忠贞,红高粱一般的将士,是最美的模样。纵观红高粱家族,红色是果实,是夕阳,是佳酿,是米饭,是枪响。莫言以抗日时期山东高密东北乡为故事背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粗粮——红高粱为独特的写作视角,讲述了发生在高粱地里的一系列故事。红色象征着人性中的勤劳和善良,是对土地深沉的依恋和感恩;红色象征着人性的纯真和朴实,是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红色象征着人性中的正义和勇敢,是面对民族危难挺身而出的忠诚和担当。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莫言笔下,如同一片红高粱热烈绽放在高密东北乡。

三、黑之恶

黑色喻示着危险,厄运,冷酷,压迫,深沉,奸诈,阴谋。作为白色的强烈对比色,冷色调的黑色并不受大众的欢迎。如在参加葬礼时,人们总是身穿黑色的衣服以示严肃庄重,表达对死者逝去的悲哀和惋惜;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中用黑白灰的不规则方块组合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指责和控诉;黑色的蔷薇花也是不吉祥的代表。莫言的红高粱中对红色的着力描写反映出人性中的美好温情的一面,但是,人性的复杂决定着它也有黑暗的一面。黑色背后也隐含着人性深处不愿为人所知的秘密。比如,两个穿黑衣的中国人背着枪,正要解拴在楸树上的两头大黑骡子4。当日本人侵略高密东北乡的村中,中国人本该奋起反抗,保卫我们的家园。黑衣的中国人没有勇敢地站出来,而是畏首畏尾地选择了背叛,站到了自己国家的对立面,帮助日本人残害自己的同胞。面对生命死亡的威胁,荣华富贵的诱惑,黑衣人把人性中贪生怕死和软弱无能的一面暴露无遗,令我们读者扼腕叹息。用尖尖的,乌黑的鼻子去嗅那两只耳朵5故事在此时已经接近尾声。黑水染成血一样的颜色,河水是黑色还是红色?河里的水到底是是河水还是血水?贪生怕死的中国汉奸没有逃脱惨死日本人手中的厄运,他们的血流淌进大河。兽性释放的日本人在这片红高粱地犯下了累累的罪行,多少中国人民无辜地惨死在日本人的屠刀和枪支下。日本士兵人性中的邪恶暴虐,冷酷无情,中国汉奸人性中的贪生怕死,背叛扭曲如同黑色的河水,混杂血与泪逝去。人性是复杂的,它不仅有红色的人性之善,带给我们温情和感动,也有黑色的人性之恶,让我们看清压抑黑色背后不为人所知的人性秘密,给我们警示和思考。黑色象征人性中的贪生怕死,是面对生死考验时的退缩逃避;黑色象征人性中的残忍暴虐,是跨越种族国界的冷酷无情;黑色象征人性中的软弱无能,是国破家亡时的颤抖犹豫,为保全自己而出卖国家和同胞,抛弃尊严和原则。人性有善有恶,人性的弱点不可避免。黑之恶作为红之善的对立一面,彼此交融共生,人性也在其中不断完善调整。

四、结语

莫言乡土文学的一大特色就是颜色的大胆使用,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表达出作家对乡土中国的深度关注,对现实人性的理性思考,对生命哲学的人文关怀。红与黑,善与恶,颜色文学,带我们探索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

注释:

1.莫言.红高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一章第2页.

2.莫言.红高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一章第21页.

3.莫言.红高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一章第56页.

4.莫言.红高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一章第12页.

5.莫言.红高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一章第33页.

杨梦妍,云南大理,本科生,现就读于烟台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上海文艺出版社红与黑第一版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惠比寿花园广场》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郭文斌作品目录
一碗油盐饭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