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山街道小戏角唱响大文化

2016-07-12吴铃琳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文化站312400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嵊州市戏迷文化站

吴铃琳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文化站 312400)

鹿山街道小戏角唱响大文化

吴铃琳(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文化站312400)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新形势下,嵊州市鹿山街道针对当地群众主动参与文化生活,对文明生活的热切追求与向往这一状况,以创新创优戏迷角建设为抓手,唱响大文化,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农村文化搭建平台,使广大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体验文化生活,成为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升幸福指数的新亮点。

一、鹿山街道文化建设现状

鹿山街道地处浙江省嵊州市区西南部,甬金高速、S310省道贯穿东西,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东南、高版、捣臼爿3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拥有常住人口6.8万人。

近年来,鹿山街道十分注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建好硬件的同时着力做好软件文章。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村村有文艺特色队伍,两湾新村、东大湾村等多个村建有农村文化礼堂。东南社区,高版社区和小砩村3个戏迷角,更是特色鲜明、活力充盈,编排多个精品节目,在各级各类文化活动中展现。街道文化站着力于整合文化资源,发挥三大戏迷角的辐射作用,以文艺的宣传形式推进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响了鹿山文化品牌。

二、主要做法

社区戏迷角集休闲、娱乐、交流、学习于一体,是市民求知、求美、求乐的大课堂。鹿山街道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为宗旨,提倡“百姓参与、大家学、大家唱、大家乐”,使三大戏迷角成为了鹿山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创新模式,打响特色品牌

东南戏迷角重民意丰富活动。东南戏迷角的特色活动是“星期六演唱会”。 现有8位艺术指导,4位主唱老师,有100多人学唱。每周六,不论阴晴寒暑,一批批戏曲爱好者不约而至。“星期六演唱会”每月1日至15日周六上午教唱歌曲,16日至31日周六教唱越剧,教唱内容以越剧选段、流行歌曲以及宣传十八大、歌颂祖国党等,获得了很多荣誉。去年,街道文化站和演唱会根据会员提出丰富活动内容的想法,通过挖掘文艺人才,请老师辅导,走出去学习的方式,使《星期六演唱会》从单一的演唱演变为集乐器、小品、快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活动。

高版戏迷角走出去文化惠民。高版戏迷角在册人员67人,以自娱自乐为主,有时也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每年举办新春联欢会,夏天在长安桥下惠民演出,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和群众的热情参与。参加“相约越乡”全国越剧名票舞台赛中获集体银奖,卢美珍个人金奖;参加市“信源杯”越剧戏迷角PK赛中获集体第二名,个人金奖等。近年来,在嵊州市广新局和街道文化站的支持下,参加文化惠民活动已遍及市内外(东阳、新昌等),2015年累计演出达108场,获得上级领导和业内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小砩戏迷角扬优势提升自我。成立于2011年,有固定戏迷20多人,每月逢3、6、9日聚集一堂,自编自创,自娱自乐,吸引群众热情参与,主要以繁荣企业文化,弘扬创业创新精神为特色,以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企业家的支持。有了资金,有人参与,又有观众,戏迷角活动如火如荼。他们实现了“既演小戏又排大戏,既自娱自乐又与村民同乐”的“文化活动梦”。目前,已排演大戏《祥林嫂》《玉堂春》等,成为小砩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闪光点。

(二)设计载体,推进精品创作

为展示各戏角戏迷的表演才艺,挖掘新品创作,街道文化站每年举办一次越剧戏迷角演唱比赛,以鼓励新人新作。对优秀的节目和戏迷,推荐上级部门,融入文化走亲及送戏下乡范畴,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2014年,自编小品《约会》和越剧新唱《幸福鹿山多娇美》在全市6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荣获“十大草根宣讲明星”的称号。选送越剧小品《夫妻喜年新农村》参加第八届绍兴市乡镇(街道)文艺汇演,获得银奖。2015年,原创节目越剧表演唱《为善义点赞》、小品《好大妈》作为鹿山的精品节目参加村晚、文化走亲等;《手拍鼓庆祝抗战70周年》获浙江省手拍鼓大赛金奖。

(三)组织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戏迷的表演技艺,街道出资选拔各大戏迷角的优秀戏迷参加省内外举办的“优秀戏迷培训班”。去年,选送8人在市越剧艺校参加为期三天的戏曲培训,选送10多人在爱德外国语学校参加两天的舞蹈培训。并推荐有其他爱好的戏迷,如摄影、小品创作、乐器等,参加各类培训进修,有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摄影培训、市文化馆举办的表演培训等,大大提升了文艺骨干们的自身素质。同时,文艺骨干们边学边教,经常组织戏迷们和群众开展免费学习培训,带动大家一起参与一起提高。

三、取得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规范创新运作,鹿山街道的戏迷角已跨出崭新的步伐,促进了鹿山文化大繁荣。

(一)提升文明程度,是一项实实在在、为民惠民的实事好事

社区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品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戏迷角活动已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在吹拉弹唱中惠及数万老百姓。三大戏迷角活动,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一个地方的和谐幸福氛围,传递的是一种友爱,收获的是一份快乐,人们赌博、吵架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二)满足文化需求,是一项扎扎实实、提升素质的工作抓手

戏迷角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持续时间长、演出场次多、受益范围广,在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满足了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随着戏迷角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推广,要求送戏下乡的村子越来越多,要求自编节目参与送戏的文艺队伍也越来越多,形成了供求互促的良性循环。

(三)群众广泛参与,是一项文化共享、辐射周边的规范工程

通过创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戏迷角活动,改善和活跃了人们的文化氛围,也辐射影响了周边村民的文化生活,带动了24个行政村村民和3个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整个街道的文化活动层次。在第五届农民“种文化”大展演及首届农村文化礼堂才艺比赛 中,两湾新村、东大湾村、上碧溪村、新板头村、浦桥村、马家村等都精心编排了多个文艺节目参赛,其中两湾新村选送的诗朗诵《花木兰》获得了银奖,上碧溪村选送的《祥林嫂洞房》和新板头村选送的《孟丽君游上林》获得了铜奖。群众广泛参与是戏迷角活动的基础,戏迷角活动在社区、各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力。

今后,我们将群策群力,总结经验,创新方法,积极探索社会各界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新路子,让戏迷角这个“没有围墙的百姓文体乐园”越来越绚丽多彩,促进鹿山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猜你喜欢

嵊州市戏迷文化站
戏迷春秋
——王海城作品精选
奖品风波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丁洋澜??《小戏迷》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