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青年》“编读往来”类栏目的构成

2016-07-12娄婧张佩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
关键词:新青年栏目杂志

⊙娄婧张佩[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浅析《新青年》“编读往来”类栏目的构成

⊙娄婧张佩[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北京102600]

《新青年》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还应归功于它“编读往来”栏目的成功。“编读往来”栏目不仅拉近了杂志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扩大了读者群,而且更有利于体现杂志编辑的思想、读者的困惑,更有利于社会主要思想的传播。

《新青年》 “编读往来” 陈独秀 新旧文化 杂志

《新青年》作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杂志,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一份思想启蒙刊物,也是最早在中国介绍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刊物。杂志凝聚了当时中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沈尹默等,他们以文章的形式,传播先进的知识和观念,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此外,《新青年》还一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相比,即使时至今日,许多青年依然还能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

《新青年》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还应归功于它“编读往来”栏目的成功。“编读往来”栏目不仅拉近了杂志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扩大了读者群,而且更有利于体现杂志编辑的思想、读者的困惑,更有利于社会主要思想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新青年》杂志的“编读往来”类栏目的研究,梳理杂志编辑的思想变化和杂志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新青年》杂志在当代对出版行业、编辑群体以及读者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笔者整理编辑们与读者群体的书信、杂志相关栏目,分析当时的主编思想上的变化。同时,通过这些整理,探究读者群体的反馈是如何改变了《新青年》杂志的办刊思路和后期的调整。

《新青年》“编读往来”栏目是作家与读者沟通的主要平台,综合地体现了读者对杂志的普遍接受情况。“编读往来”类栏目作为读者和编辑交流的重要场域,其内容鲜活,形式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新青年》的编辑和读者最初以“通信”的形式进行交流,后来杂志编辑开辟了读者论坛和对过刊文章的专论,这不仅开拓了读者与杂志编辑交流的范围,也为读者提供了抒发思想的机会。总之,《新青年》“编读往来”类栏目形式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最初形态:礼尚往来的“通信”

《新青年》很重视读者与编辑的交流,在创刊之初便开设“通信栏”:“本志特辟通信一门,以为质析疑难发抒意见之用,凡青年诸君对于物情学理有所怀疑,或有所阐发,皆可直缄惠示,本志当尽其所知,用以奉答,庶可启发心思,增益神志。”“通信”成为读者对杂志文章提出疑问,或是对杂志编辑请教问题的主要交流渠道。

《新青年》自创刊至终刊,“通信”栏目共刊发了二百多封读者来信,并附刊了编辑对于这些信件的解答解惑。“通信”以其鲜明的交流形式及鲜活的信件内容,“在许多方面成了中国杂志上第一个真正自由的公众论坛”。“通信”栏目形式自由,内容涉猎广泛,因此成为许多社会话题、问题及重要活动的讨论平台。当时很多重要的主题大都是从“通信”讨论开始的,包括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即著名的“八事”通信。同时,也有青年读者通过“通信”一栏求教于杂志编辑。例如在《新青年》杂志第一卷三号“通信”栏目中,署名为李平敬的读者希望记者应该开辟介绍书报栏,以有效地帮助青年读者阅读。由此可见,“通信”这一栏目不仅沟通了读者与编辑,而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求教的平台,同时还吸收了读者对杂志的建议和想法。此外,随着《新青年》杂志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读者寄来的信件越来越多,甚至大部分积压。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栏有时候刊发的信件所占篇幅达整部杂志的四分之一。

二、新兵阵地:“读者论坛”的开辟

随着“通信”栏目的成功发展,《新青年》杂志第二卷一号又创设了“读者论坛”,其旨在“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但其所论确有研究之价值者,即皆一体登载,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读者论坛”是《新青年》“编读往来”的又一重要栏目,不仅适应了读者对于杂志栏目的话语权需要,实现了读者自由发言和表达自由思想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青年》栏目的发展历程。

“读者论坛”的开辟不仅丰富了读者与杂志交流的形式,而且扩大了受众群体,使有才、有思想之士皆可参与杂志编辑。这主要是因为,“‘通信’所收皆形式随意的文字,‘读者论坛’所收皆较正式的文章,为读者提供自由发表意见、开展讨论的园地,使《新青年》拥有了更多的支持者。”如《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除了附录“通信”栏目的内容,在“读者论坛”栏目,还收录了罗佩宜的《论生活上之协力与依赖》和李平的《新青年之家庭》两篇文章。

“读者论坛”栏目作为《新青年》的新兵阵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自由发言的平台,适应了当时读者对于杂志话语权的需要。同时,“读者论坛”的开辟也体现了《新青年》杂志鲜明的时代性和倾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青年》读者的参与热情。另外,为读者提供自由发言的平台,传播了时代性的新思想、新文化,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力。

三、旧文新论:主撰人员对过刊文章的专论

《新青年》“编读往来”的另一主要形式是“旧文新论”,即主撰人员对过刊文章的专论。“旧文新论”是《新青年》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编辑者思想转变的重要体现。《新青年》自1915年创刊至1926年终刊,其编辑也经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第一卷至第三卷,由陈独秀‘主撰’,作者主要是皖籍学人。四、五、六卷,由同人轮流编辑,作者主要为北大教员和学生。七、八、九卷是过渡阶段,从第七卷重新由陈独秀主编,到第八卷开始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所主控,逐步从同人刊物向党刊过渡,作者则是原北京同人和上海编辑部同人并存。1923年6月复刊后的《新青年》(季刊),是中共中央的纯理论机关刊物,作者主要为中共党内年轻的理论家。”《新青年》编辑的这一演变基于杂志思想的转变,即杂志编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高涨,开始由创刊时的彷徨状态转变为坚决的支持和号召态度。如前七期《新青年》所刊发的苏维埃俄国的文章除了陈独秀的《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和李大钊的《bolishevlsm的胜利》《庶民的胜利》外,其他文章皆是介绍性的宣传。但自第八卷后,《新青年》关于苏维埃俄国的专论开始风起云涌,只第八卷和第九卷就刊发了三十四篇文章,同时还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号”,针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运用一种新的社会理念进行阐释。

“旧文新论”是时代潮流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杂志时代性的鲜明体现。《新青年》“编读往来”类栏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读者和编辑者思想的转变中逐步发展,而“对过刊文章的专论”便是其发展的表现。同时,这一表现也为日后成为共产党的主要宣传阵地奠定了基础。

四、结构重组:“通信”与“论坛”规模的消长

“通信”是《新青年》最长久的栏目之一。虽然《新青年》的宗旨几经变化,编辑方针也不断地演变,尤其是《新青年》在1920年迁回上海,随后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但是,以讨论为特征的“通信”栏目却一直持续到第九卷。“‘读者论坛’则二卷一号即设立,并有文章刊出。虽有中断,却持续三年,至六卷四号停办,发表文章二十三篇。”

《新青年》“编读往来”栏目板块的消长与《新青年》的编辑密切相关,与《新青年》功能演变密不可分。在上面,笔者讨论了《新青年》编辑的演变过程,可知其编辑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综合“通信”“论坛”的规模消长与编辑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读者论坛”在第二阶段“同人编辑”时期便消失了,“通信”则在第三阶段过渡时期终止。由此可见,“通信”“读者论坛”与编辑发展、杂志功能等密不可分。

第一阶段是第一卷至第三卷时期,陈独秀为主编或主撰,《新青年》体现的是当时知识分子界的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倾向。编辑和读者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自发刊起便设置“通信”栏目,至第二卷又开设“读者论坛”栏目,广泛地激发了读者对于杂志的参与性。“通信”“读者论坛”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论的平台,栏目的参与者众多。但是至第四卷改为同人刊物便出示公告:“本志自第四卷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资。”杂志“通信”“读者论坛”的编辑者也成了同人或者他们身边的朋友,带有明显的排外性。“读者论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淡出杂志,“通信”栏目则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出现了“通信”栏目占整本杂志将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但这种情况随着《新青年》逐渐成为中共上海组织的宣传杂志也渐渐消失,“通信”终刊于第九卷。

作者:娄婧,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数字出版系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字出版;张佩,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讲师,从事唐宋文学、近代法律史及编辑出版学研究。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本成果受2015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青年》类型栏目规划与内容判断力研究”资助,项目编号为08150115/145;同时受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课程建设项目“经典阅读”资助,项目编号为22150116008/013

猜你喜欢

新青年栏目杂志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杂志介绍
栏目主持人语
杂志收纳碗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