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抄袭”还是进步?
——从《大鱼海棠》和《千与千寻》的比较说起

2016-07-12万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74

名作欣赏 2016年36期
关键词: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 万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武汉 430074]

“抄袭”还是进步?
——从《大鱼海棠》和《千与千寻》的比较说起

⊙ 万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武汉 430074]

《大鱼海棠》是2016年7月上映的国产魔幻动画电影,讲述了神界少女报答人间男孩恩情的故事。电影筹备数年,上映后却饱受争议。影片被指“抄袭”了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本文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对两部电影进行细节比较,分析《大鱼海棠》被指“抄袭”的原因及启示。

电影 “抄袭” 《大鱼海棠》 《千与千寻》

筹备十二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终于今年7月上映,承载着无数希望的“大鱼”不负众望获得了超过5亿的高票房,意外的是它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好口碑。网友对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网友被称为“技术派”,认为《大鱼海棠》作为国漫在电影画面和配音配乐上已有很大进步;也有不少被称为“剧情派”的网友认为电影剧情俗套,生硬难懂。其中被网友诟病最多的便是《大鱼海棠》的“抄袭”事件,许多人认为《大鱼海棠》抄袭了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更有细心网友一一列举影片的“抄袭证据”。那么,承载了导演和影迷多年梦想的“大鱼”到底是在“抄袭”中诞生还是在创新中进步?本文从电影叙事学角度进行细节比较,探究“抄袭”现象背后的原因及真相。

一、电影情节概述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01年7月在日本上映,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世界后的成长故事。电影在国内外颇受好评。影片中的少女千寻在人类世界胆小爱哭,但闯入神灵世界后变得坚强勇敢,凭借善良的内心救出了父母,也获得了友谊。电影充满了温情的文艺气息,童话般的境遇很有治愈效果。

《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源于《庄子》的逍遥游,同时也融入了《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故事元素。讲述了神界少女“椿”和人类男孩“鲲”之间的奇幻爱情故事。电影里有神明世界和人类世界,神明世界里的孩子16岁要去人间游历完成成人礼。在人间游历期间,故事女主角椿被人类男孩鲲相救,椿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用自己一半寿命换回了鲲的灵魂,不顾一切艰难险阻,保护鲲长大,并与他同回人间。影片画面精致,故事奇幻,充满传奇色彩。

二、电影相似点比较

两部电影均以青春少女的成长故事为主题,以线性叙述徐徐展开,讲述人类世界和神明世界之间的情缘纠葛。颇具浪漫气息和奇幻色彩。电影在人物情节设置、电影讲述手法和空间塑造方面皆有可比性。

(一)人物设置角色塑造的关键在于性格描写。黑格尔在《美学》中宣称:“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①莱森在其名著《汉堡剧评》中讲:“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②在人物设置上两部电影都塑造了一个性格单纯的女主角,如《千与千寻》中天真坦率的千寻,《大鱼海棠》里坚定执着的海棠。电影围绕女主角的成长经历展开。千寻是人类世界里一个胆小的十岁女孩,因为迷路和父母一起闯入神明洗澡的浴场“油屋”。父母由于贪吃油屋的美食被惩罚变成猪,千寻为解救父母与恶毒的汤婆婆签下工作协议,在油屋辛勤工作,用善良化解了汤婆婆与钱婆婆的矛盾,并勇敢帮助白龙解除汤婆婆的诅咒。最终获得了油屋所有人的赞许,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海棠是《大鱼海棠》里的女主角,是掌管海棠花的神明。为了报答人类男孩鲲的救命之恩,用自己的寿命和灵婆交易,换回鲲的灵魂。为报恩不惜触犯天规,甘愿接受惩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电影女主角身上都体现了执着勇敢、单纯善良的人物性格。这种单纯的人物性格有独特的审美品质。这种美学品格使人物在故事构成中散发着光芒,这光芒有时超越了情节本身的吸引力,成为故事文本最吸引人的元素。③

除主角外,两部电影在配角设置上也颇有相似之处。如男主角都对女主角都有救命之恩。《千与千寻》里的白龙是琥珀川的化身,曾救过儿时落水的千寻;《大鱼海棠》里的人类男孩鲲,在海棠化作大鱼在海里遇险时舍命相救。在女主身边也都安排了一个默默付出的帮手男二号,如《千与千寻》里一直跟随小千的无脸男,《大鱼海棠》里椿青梅竹马的伙伴湫。另外,电影里出现的反派人物也极其相似。如《千与千寻》里恶毒的汤婆婆,《大鱼海棠》里诡计多

端的鼠婆子等。

(二)叙事结构两部电影都采用因果式线性叙事模式讲述故事。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的特征是,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④因果式线性结构是最经典的“情节结构”模式,它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动力,以时间的直线顺序发展为主导来组织叙事,具有相当清晰的叙述指向。

电影《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皆采用这种叙事模式来展开情节。在影片《千与千寻》的开头,千寻和父母因为迷路,误闯入神灵的浴场“油屋”,千寻的父母因贪食油屋的美食而变成猪。千寻的身体也变得透明,就快消失。这时油屋的少年白龙出现救了千寻,并告诉她想生存下来拯救父母必须找汤婆婆得到工作。为了救父母,胆小怯弱的千寻在浴场拼命工作,最终通过努力得到了汤婆婆的认可,和父母一起回到人类世界。影片的基本时序非常清晰,由千寻一家误闯油屋为起因,千寻解救父母是主要情节,其间围绕这一情节引发许多矛盾冲突,最终以千寻成功解救父母回到人类世界为圆满结局。

《大鱼海棠》讲述的故事也是发生在神灵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故事主人公椿是神界掌管海棠花的少女,在16岁成人礼时游历人间遇险,被人类男孩鲲舍命相救。椿为了报恩用寿命与灵婆做交易换回了鲲的灵魂。此举违背了天规,遭到天谴和族人反对。椿不顾一切阻挠,在好友湫的帮助下,终于救活了鲲,并和他一起回到了人类世界。从电影的情节结构角度看,影片虽然采用的是回忆式叙述,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倒叙结构,因为影片并没有先呈现结局,然后再追述原因;故事的情节基本上是依正常时间顺序展开,没有游离于情节时间之外的插曲(回忆、梦幻、多条时间线索等)来打断叙事的直线进程。整个叙事都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性结构模式惯例。

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总有清晰的时空概念,即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组合排列。⑤线性情节发展的事理结构具有因果关联,强调矛盾冲突,能够增加观众对故事的真切感和认同感。两部电影主线清晰,都以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讲述故事,这是让观众觉得两者相似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采用线性叙事的同时,为弥补叙事的线性单调、扩充故事情节内涵、提升作品艺术境界,两部电影都在故事情节中插入了大量的文学性抒情,这也是二者的共同点。如在《千与千寻》影片末尾,千寻独自一人乘坐水上火车,去钱婆婆处救白龙。列车在晚霞中徐徐行驶。夜幕降临了,车内只剩下忧郁的千寻和不会说话的无脸男,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画面哀伤而寂静。而这种文艺性抒情在影片《大鱼海棠》的开头便显露了,影片开始时由苍老的声音缓慢地讲述:一百年过去了,我已经一百一十七岁。每一次我告诉人们,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我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没有人相信我,都说我老糊涂了。可每一次在梦里,我都清楚地看到一群大鱼从天而降,听到他们呼唤的声音,那些美好的声音唤醒了我的回忆。画面中昏暗的海底一群巨大的鱼缓缓游,朦胧的画面加上苍老的声音,使影片充满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三)叙事空间空间,在影片中不仅起到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的作用,还能够反映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并且营造整体影片的氛围。⑥《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两部电影的叙事空间都属于非现实的虚拟空间,充满奇幻色彩。两部影片中都有神界和人间两个世界,其中神界是两部电影空间延伸的主要场所。在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因迷路闯入油屋。这个神灵洗澡的浴场如同人类夜晚的都市,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各色妖怪神仙穿梭其间。《大鱼海棠》的故事也发生在人间和神界之间。在电影里,神明世界的天空连接着人类世界的大海。神界里神灵和仙子掌管着人类的灵魂,掌管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这里的孩子年满十六岁便要化身大鱼去人间海洋游历,七日后再从海底的漩涡返回神界,由此完成成年礼。故事的主角椿便是神界的少女,在人间游历期间遇见了人类男孩鲲,产生一段情缘。

此外,两部影片的虚化空间里都加入了“魔力”元素。魔力对于空间的虚化作用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在电影《千与千寻》的“油屋”里,几乎人人都有魔法。如会把人变成动物的魔女汤婆婆,可以变出金子的妖怪无脸男,形如蜘蛛多手多脚的锅炉爷爷等。在《大鱼海棠》的神界中,也有许多掌握法术的神明。椿能用法术使植物开花结果,椿的爷爷掌管百草,医术高明;湫的法术可以打开连接两界的通道“海天之门”。这种“魔力”元素能够增添影片的叙事张力。

在两部影片中,叙事空间的转化都通过人物的“旅行”开始。这一行为是情节发展的内在线索,展开了事件依存的外部空间。《千与千寻》就是依靠人物活动展开空间背景的生动范例。千寻和父母在去郊外新家的路上迷路,意外地来到一个古老的城楼。好奇的父母带着千寻走进城楼的隧道,才发现隧道尽头是一个繁华的小镇。父母由于贪吃小镇的美食变成了猪,千寻为解救父母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大鱼海棠》的情节展开也是因为“旅行”。神界的孩子要完成成人礼,需去人间游历七日,观察神明掌握的自然规律。由法力高强者施展法术打开连通两界的“海天之门”,孩子们喝

下汤药就会由人变鱼,游向人类的海洋。正是因为椿在人类世界游历期间被人类男孩相救,才有了后来椿报恩的故事。

两部电影的空间转化都由人物的“旅行”开始,同时在空间营造上加入“魔力”元素,使虚拟的魔幻空间充满神秘色彩。

三、被指“抄袭”?原因及启示探析

通过分析发现,两部电影在人物设置、叙事结构、空间塑造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千与千寻》和《大鱼海棠》都是优秀的动画电影,好的作品都有相通之处。正如批评家茱莉亚·克莉斯蒂娃所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⑦

同样作为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什么《千与千寻》多年来一直被视为佳作;而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精品力作《大鱼海棠》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或许我们可以这样为《大鱼海棠》辩解:《千与千寻》是已经上映15年,且是在动漫电影中被视为经典的绝好佳作,电影本身是难以超越的。再者,《大鱼海棠》宣传、筹备12年之久,许多观众更亲身参与了影片众筹和前期买单。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已然成为一种情怀,并将这部大力宣传的电影视为国产动漫崛起的希望。一旦电影上映后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就必然会受到严苛的指责。

不过,让观众产生落差的真正原因,还是电影的老套剧情。精致的画面、宏大的叙事,却讲述了一个俗不可耐的三角恋故事。女主角椿爱上了人类男孩鲲,而椿青梅竹马的伙伴湫又深爱着爱着鲲的椿。在电影里,鲲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椿,椿又用自己的半条命换回了鲲;椿的爷爷用自己的命救了湫,湫用自己的命救回了椿。最终椿在湫的帮助下和心上人鲲一起回到人间,“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样俗套刻意的剧情确实差强人意。有深厚的情怀,有精心的制作,却没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大概是众多网友不买账的原因。

相比之下,《千与千寻》所讲述的少女成长的故事则温馨动人,颇有治愈效果;在成人和孩童之间都颇受好评。不单是《千与千寻》这部作品,从整个动漫消费市场来看,日本动漫都比国产动漫更受欢迎。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日本动漫凭借什么在市场上占据独大的地位?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除了画面、画风、配音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原因外,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才是吸引观众的真正原因。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用影象传播信息的影视艺术形式,讲好故事才是一部影片的核心。而一份有关国产动画的问卷调查也显示,64.89%的中国观众认为国产动画故事缺乏新意,不吸引人。⑧这也正是《大鱼海棠》“抄袭”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提高动画制作技术的同时,也要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趣味性。有优良的技术,更要有优秀动人的故事,这才是国产动画电影真正的出路。

四、结语

《大鱼海棠》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也有许多进步之处。影片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元素。如电影中的人物椿、湫、鲲等均出自《庄子·逍遥游》,后土和嫘祖等神明形象出自上古神话《山海经》。影片中的场景也体现出浓浓的中国风,电影中的主楼是以福建客家土楼承启楼为原型,灵婆所在的如升楼也是对现实中如升楼的艺术加工。影片中人物使用的道具、穿着的服装等都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相比大部分以低龄儿童为主要对象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大鱼海棠》在剧情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全民性因素,电影中有多处情节阐发对人生死、恩怨、对错的哲理性思考。电影在配音配乐上也颇费心思,由周深、陈奕迅等歌手演唱的主题曲空灵、哀婉,十分优美,为影片增色不少。

虽然《大鱼海棠》在叙事方面存在着一些瑕疵和问题,但不可否认,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中国动画的从业人员,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的优秀文化。这无疑让每一个热爱动画、热爱中国文化的观众看到了希望。正如电影导演在法国获奖后被采访时说:“我并不在意大家觉得我们像谁,我只关心我们创造的梦是否源于我们灵魂深处。”从这一意义层面讲,《大鱼海棠》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虽然它还有很多不足,但比起“抄袭”,我更宁愿相信它的创新和进步。

①[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0页。

②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③⑧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第199页。

④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⑤唐忠会:《动画电影艺术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83页。

⑥葛玉清:《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页。

⑦转引自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作者:万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诗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
《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大鱼海棠》在日本获赞(观察)
《大鱼海棠》的误解和正解
《大鱼海棠》,神作掉进“深坑”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