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6-07-11龙凤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产重组投资企業

【摘要】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基本表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成为了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外界对企业的认可度,利润结构与盈利模式的具体构成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很多企业都在寻求一种搭配合理的盈利模式,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营业的企业都可产生利润,都具备着一套无瑕的商业结构,因此盈利模式的寻求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企業;利润结构;盈利模式;资产重组;投资;现金流量

从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出,构成企业利润主体主要是核心利润与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投资既存在着利益也同样需要承担风险,企业在不同角度上对投资有着不同的目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考虑的是某项投资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投资收益是否超过资金成本,否则,这项投资就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只有在收入减去一系列费用后仍有剩余才可在剩余流动资金上促进企业进一步的扩大发展。如果企业在经营中连基本的费用都满足不了就谈不上创造价值,企业之所以可以长期发展在于有稳定的投资收益,在收益回报中企业才会进一步对内对外使其稳健发展,由此可见盈利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

一、企业盈利模式的现状

根据企业发展的形式可以将企业发展模式大致归为以下四种:经营活动主导型、投资活动主导型、资产重组型、会计操纵型。

(一)自身经营主导型

以企业自身创造为资源,通过消耗自身的经营性资产,建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经营性产品。一般把在平均资产经营性资产占较大比例而投资性资产占比较小的成分,则认为这是一个经营主导型企业。在自有资金的维持下,通过对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流转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使企业步入正常的经营渠道。所谓自身经营意味着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以及推向市场都是以本身产品特点推向大众,一般的小企业很难寻找到客源,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通常是竞争能力比较强、资源相当丰富并且能够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到一种适合自我发展的盈利模式,通过产生核心利润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引起的现金流量为主要的业绩表现。

(二)对外投资主导型

以对外投资活动为实质,通过对外投资扩大企业发展,投资主要依赖于选择上的正确性,对投资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需要全方位的思索并以产生投资收益和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量为主要的业绩表现。在企业的平均资产中,投资性资产占有较大比重。投资活动可以是企业将长期处于无利用之处但有投资收益的动产及不动产运用到适合的企业,使其产生资金流入,获得运用的价值。也可使企业固有的资产与其他企业的资产通过组合加工使其产生更具有价值的产品,达到双赢,投资也可使其企业闲置的资金,通过对其他企业产品的投资使资金得到合理运用。按照投资主体我国的投资又可以分为市场导向型:通过对市场的观察,使得投资得以分散,主要是起到贸易保护和建造起贸易壁垒的作用以及开辟新的市场。资源导向型:通过不同资源有着不同的作用,使劣质资源可以通过加工组合成为优越的产品推广到市场,资源之间有着微妙的组合作用。技术导向型:我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我国通过派留学生到海外学习,使高级人才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三)资产重组型

在企业自身经营或者对外投资活动不适宜经营时,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或者投资性资产进行重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或者投资性资产,通过产生利润和相应的现金流量为业绩表现。在企业的平均资产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与投资性资产所占的比例大体一致,核心利润和投资收益就成为了产生利润的主要表现。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通过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现有的资产经营活动不能够满足企业原有的发展要求,企业需要通过在已有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外界资源相互重组,资产置换或者改善其结构的方式优化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投资性资产,使其恢复或者达到股东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的预期。重组意味着要摒弃掉原有企业的不利资产,引进新的产品。新产品的产生就必须引进高级人才,在职工配备上发生改变,不仅要对员工加以培训更是要安抚股东对重组后引起的企业资金变化的心情。

(四)会计操纵型

通过企业会计报表直接在企业的账面价值上加以修改,使其掩饰掉真实的部分,企业之间为了减少国家的检查,相互在账面上进行操作,这种会计上的借用会计手段修改账面价值的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这种假象并不符合会计准则规范要求,难以持续发展,一旦被发现将会失去股东的信任,外界也会对做假公司产生质疑,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这种方法是企业在已有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利益状况下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目标、企业的控股股东又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加以重新组合的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外界对企业经营能力的质疑,只好通过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使得企业具有良好的外表。而这种外表始终都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展现出它本来的面目,所以一般企业都不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盈利的状态,并且这种方法在我国企业经营状态中也是不允许的。但在监管力度存在漏洞的情况下,也会有“冒险者”。

二、当前企业在盈利模式下存在现金流量的问题

(一)以自身经营活动发展中的结构性

企业发展流程的运行强调了企业必须具有牢固的结构体系,企业在以自身经营活动的状态下,对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产生的进料、生产设备的引进及其运用都需要企业自身加以摸索研究。在销售过程中,由于企业是依赖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对于市场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以及市场占有量都是企业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企业对开拓的其他领域无论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在市场开拓上,都要有一个适应的、探索的过程。企业在自身经营中又不能扩张得太着急,范围太广,避免因为对市场的不熟悉,导致利润的质量就可能会出现恶化的迹象。企业的应收账款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就有可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使企业生产对前不能产生对后不能流出。

(二)以对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的冒险性

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特点不同的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投资主要依赖于对外,因此外界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投资存在很多的分险。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在投资方向上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市场上的红火板块对其利润回收的实收率。还有一种可能即本期投资引发的现金流出也许在当期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对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观察,主要应关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战略吻合性和现金流入量的盈利性。对外长期投资,通常表现企业的对外投资总体扩张的态势,一方面应关注所收回的投资盈利性,另一方面应关注这种投资的真正意图,为了进一步扩张,因此这部分投资是为了企业在扩张中的资金来源,对资金回笼的时间性有一定的要去限制。投资活动中的资金不可能一时就能回笼,因此投资者必须要预留一部分的流动资金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发展。

(三)资产重组型中现金流量的搭配

资产重组无疑是在原有的资产上将其重新组合达到资产优化的结果。企业可以在自有的原料上加以加工也可以通过对外加工使其资源优化,通过对资产结构的改善使其恢复企业预期的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其他应收款、周转缓慢的存货、不良资产的存在必将会引起企业不必要的亏损。通常在企业劣质资产比较多的情况下,资产重组的比例问题就会考虑到收益的比例。劣类资产归属于自身经验资产中加以在加工就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包装原料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造费用、成本费用及管理费用等都会直接影响都企业利润的多与少。将需要加工资产运用到对外投资,这部分资产在原有收益上就会大大折扣,其产生的利润收益也是企业与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需要加以对比的方面。

(四)在以会计操纵中存在的利益诱导

很多企业试图以会计方法改变企业的内部财务状况,即便在一时状况下隐瞒了外界的质疑,但在长期的经营运作中必将会导致进一步的恶化。企业在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时为了尽量符合信息使用者的口味,这就难免形成了“你想要尝什么味道,我就尽量提供什么样的菜品”。企业在财务指标上,无论是在偿债能力方面还是在盈利能力指标上均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这些指标上面的错误展示就会诱导投资者的错误判断,然而会计人员与经济是分不开的,会计操作过程中企业为了扩大企业发展,给企业营造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吸引外界投资,扩大经营范围。企业总会将企业发生的烂账运用会计手段加以掩饰,这有悖于会计准则的条款,当然会计人员会运用高超的蒙蔽方法逃脱机关部门的检查。利益诱惑是一个企业在有悖于会计准则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需要企业必须具备很好的自我经营管理理念。

三、完善企业盈利模式的对策

1.根据经营性资产的规模、质量以及结构,在考虑到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上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有一套详细的发展体系以便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采取措施进行预测。要使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渠道。可以采取的措施: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使企业上下连接协调,监管严密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如果发现应当及时进行闲置资产的处理,通过对经营性资产的合理利用,改善企业结构,增强与其他资产的组合加大增值服务。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充足性是一个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转和规模扩张的前进动力,企业从创建初期到扩张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现金流量,企业若想靠内部积累维持目前的运作,就必须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抵扣当期的一系列支出,只有在现金流量产生远远大于支出费用时,企业才会有空闲的资金参与其他经济活动。为了减少现金的闲置与浪费,实现企业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协调分配,要求企业设计巧当的信用政策合理的安排与其他企业合作,使资金能够及时的支配与回笼。企业的经营运作,必须有核心产业的支持才可对外延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企业的向前发展。

2.投资意味着要发展,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盈利。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不仅要关注对方能够带来的投资收益,更是在于投资回归的时间限制,对外投资应关注企业新的投资方向是否会带来企业的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或者分险会有所降低。这种投资战略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与未来现金流量的产生是否具有推动的作用。长时间的投资活动要考虑能够持续拉动以较少的资源带来更多的其他企业的来源收益。在投资时,我们必须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一旦发生不利因素也会有足够的应急措施。要使企业步入正常的投资轨道,采取的措施可以是:优化投资性资产的结构,建立良好的投资规模能够及时的处理掉盈利能力低的投资性资产、在适当的加大对外投资时更是要注重投资的质量问题,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投资性资产置换的方法。因此,对外投资活动需要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能够成为企业在未来经济活動中的有效保障。

3.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除了具备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等因素外,还必须通过企业资产重组加快企业转机改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重组方式上企业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资本重组和企业重组等方面改善企业的发展结构,以企业盈利能力为表现的寻求最适合的重组方向。重组应将劣势资产通过合理的分配组合,将劣势资产变为良品,淘汰掉不适用的,引进推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资源,对市场掌握有效的把控,高效的管理体制,完善的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有效的激励作用使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及时的掌握市场动态,营造出高效的发展趋势。

4.会计操纵的方法是一般企业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实施的,企业的负责人对其产生的错误结果承担主要的责任,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机构,及时的对公司内部情况进行反馈与弥补,会计操纵人员在会计教育素质上应加强教育。为了避免这一方法的错误使用,企业在日常经营运作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在信息恶化之前及时的做出改进措施。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坏账的出现,减少盈利资产上的不必要亏损。而会计操纵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利润质量,利润在形成、分配方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熊玉红,戚英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性及其列报分析[J].会计之友,2010,(5).

[2]李柱..关于企业现金流质量及持续经营能力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2,(4).

[3]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龙凤(1995-),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资产重组投资企業
资产重组中的盈利预测分析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世界経済立て直しけん引を両国の企業は第三国協力の道探れ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貴州 エコで発展を加速——世界のハイテク企業が注目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