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升股份制公司的价值

2016-07-11刘文峰刘思佳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刘文峰 刘思佳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经济将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种具体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以它特有的优势不断扩展壮大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文章主要结合股份制经济与股份制企业的特点,来分析影响股份制公司的价值体现的因素,从而得出如何提升其公司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股份制经济;股份制企业;提升公司价值;发行新股;股份回购

一、引言

股份制的形成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企业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同时,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也需要股份制。从股份制自身制度性质来看,它比其他企业所有制形式能更好地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股份制企业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已成为当代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形式,已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最为完善的企业制度,并依然保持着非凡的活力。

二、股份制经济及其特征

股份制经济亦称“股份经济”。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即资本的二重化,另外,股份制经济还具有:(1)产权明晰;(2)产权结构是多元的,而企业资产叉是集中完整不容分割的;(3)奉行“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原则;(4)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具有平等性;(5)實行“有限责任制”,坚决杜绝无度“输血”;(6)实行“有限责任制”,坚决杜绝无度“输血”等特征。

三、影响股份制公司价值体现的因素

1.当某股东的决策权数Si大于其股份比例Gi时(即Si>Gi),相对于其它股东来说,企业的实际价值观将会更多地倾向于该股东的实际价值观,则企业在其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将会更多地维护该股东的利益,该股东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利益。

股东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度越小,决策权数的变化对于股东利益的影响就越小。当所有股东的实际价值观完全相同时(即WCO=WCi),企业的实际价值观与决策权数无关,此时,企业决策权数的变化对股东的利益影响完全消失。

2.如果考虑内部分工的影响,则企业的决策权数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才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一般情况下,每位股东在参与企业活动过程中将会有不同的内部分工,不同的股东往往在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综合协调等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应该对其决策权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维持企业内部的利益平衡,否则就会在股东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不利于企业的协调发展。

3.如果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则企业的决策权数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才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任何企业都生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社会众多的外部因素,企业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及各位股东的决策权数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灵活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四、提升股份制公司价值的方法

提升股份制公司的价值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自主知识产权;市场享誉度和占有率;公司产权制度及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制度。

由于实际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股东组成比例不同、公司管理层的差异等,提升每个股份制公司价值的方法也不同。这就需要针对独立的股份制公司分析。

世界级大企业,常常有一般企业不曾有的过人之招,所以它们能壮大,提高自身价值,个中秘诀,不一而足,其中一条便是利用资本市场进行金融兼并经营,从而取得发展的。

出于扩大经营需要或其他目的,企业可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资本融资、资本运营方面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1.为筹集生产经营的资本而发行新股。发行新股是最普通的增资方法,这种方式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公司成立时发行的股票未及法定的注册资本数,初次发行股票后尚有一定余额,根据实际需要再次发行其余股票。在这种情况下发行新股不必再经股东会讨论同意,也不必再经审批,仅由董事会做出决定即可。显然,这种方式不仅增加公司实际财产,而公司的股份总数也不会变化,因而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持股人的收益。第二种是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发行之后,公司发行新股以增加资本。这种发行的程序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对新老股东的收益都可能产生影响。需注意的是,当公司资产不足抵偿债务,或连续发生亏损时,股份公司不能公开发行股票。

2.为把盈利转化为资本而发行新股。股份公司为了增加资本,可以采取把盈利转化为资本的方法,即公司不把盈利以现金的形式支付给股东,而是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将公司盈利即股息、红利的全部或部分划分为股份,按照原有股东持有股份数额,分配给各股东。显然,这种新股票不用交纳股金。

3.将公积金转为股本,发行新股。股份公司为了实现增加资本的目的,在获利较多、提取较多的公积金后,根据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把部分或全部公积金按原有股东的股份数额比例,分成若干股份发给原有股东。这种股票也不用交纳股金。

4.股份回购。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有效途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在西方,股份回购产生于公司规避政府对现金红利发放的限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公司理财行为,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为员工激励作铺垫的一种重要方法。股份回购在资本运作市场相当活跃的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发生的非常频繁。其回购的股份主要有两种结果:一是股份回购注销,作为现金红利发放的股利政策替代;一是股份回购库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员工激励作铺垫的公司理财。在我国目前现存的法律法规中,允许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但仅限于股份回购后的股份注销。

参考文献

[1]徐茂魁.股份制经济的性质、特征与作用[J].教学与研究,1993,(3).

作者简介:刘文峰(1966-),男,新疆喀什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节能减排;刘思佳(1991-),女,河北保定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