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综述

2016-07-11刘广丹赵越龚敏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7期

刘广丹 赵越 龚敏

摘 要:随着供应链体系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供应链成员间的协调成为困扰众多企业的一个问题。协调既是供应链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零售商作为风险厌恶者的角度进行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并提出应用契约模型来协调供应链,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所构建的供应链模型偏于简单等不足;该领域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改进数学运算技术、扩展契约模型等。

关键词:供应链协调;风险偏好;二级供应链

近几年的行为运作管理研究发现,风险态度和公平偏好等这样一些行为因素导致决策者并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使得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是具有风险偏好的决策者,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协调供应链成员,使他们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关于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二级供应链进行的,本文从决策者风险偏好理论出发,分别对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协调、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协调、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以及二级逆向供应链中的协调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一、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协调

国内外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来研究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协调问题的文献非常少,现有的文献也只是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例如有学者在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用均值-方差理论衡量参与者的风险态度来分析当参与者具有不同风险态度时供应链最优生产能力设计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当缺货成本较小时,相同风险态度的制造商和供应商更容易实现最优生产能力储备,当缺货成本较大时,结论相反。

二、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调

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协调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零售商为风险厌恶,在制造商为风险中立的情况下进行分析。Bo Li等(2014)在一个双渠道供应链中,利用条件风险值来衡量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并探讨当制造商与零售商议价能力平等时的纳什议价问题。Amin-Naseri M R等(2015)在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在两个分别包含单一风险中立的制造商和单一风险厌恶型零售商的主从关系供应链中构建价格竞争模型,利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方法以及开发四个平衡表来得到不同阶段供应链网络结构下领导者与追随者的最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徐志春(2013)基于报童模型,通过探讨一个由风险中立的制造商和风险厌恶型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发现,风险厌恶引起零售商订货量降低的深层次原因是实际超出成本的增大,但是通过实物期权契约可对此进行协调。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考虑制造商也为风险厌恶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熊恒庆等(2013)研究发现由于风险厌恶,在预先订货方式下零售商有最小订货量的倾向;在延迟订货方式下制造商有最小生产量的倾向,并设计特许费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Zhang Qinhong等(2014)的研究表明,当零售商延迟付款时,制造商提供的货量可能会低于零售商的订货量,制造商的风险厌恶使得这一结果保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并提出一个改进的数量折扣契约模型来协调供应链。Xu Guangye等(2014)使用均值方-差模型研究集中和分散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价格的最优决策,并进一步分析风险厌恶情绪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定价决策和预期利润的影响,且首次提出使用双向收益共享契约来协调双渠道供应链。

三、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调

学者们在研究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问题时,大多数是基于由单一风险中立的供应商和单一风险厌恶型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Chiu Chun-Hung等(2011)基于目标销售回购合同利用均值-方差理论分析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风险厌恶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并演示了目标销售回购合同如何协调供应链。李绩才等(2013)在单一风险中立的供应商和多个损失厌恶型零售商所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建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来研究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竞争性的多零售商之间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总订货量使其期望效用实现最大化,且总订货量随零售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随零售商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王新辉等(2015)利用均值-方差方法,在供应链双边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分析由单一风险中立供应商和单一风险规避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并设计了一个契约机制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随着对供应链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一部分学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供应商也对风险持厌恶态度情况下供应链协调问题。Zheng Qin(2012)等基于经典回购契约探究如何协调由拥有不同程度风险厌恶偏好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结果发现,在低风险厌恶型供应商和高风险厌恶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供应商可以作为供应链协调器,使零售商增加订单数量来达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Chen Xin(2014)等在一个权力分散的供应链中定义一个协调契约,这个契约表明只有当风险厌恶型零售商承担全部的风险,风险厌恶型供应商负责所有的生产,供应链才能协调,并引入核心契约理念来保持协调契约的稳定。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决策者对风险持中立或风险厌恶态度的情形,然而,在实际的供应链运作中,还存在一些偏爱风险的决策者。例如有学者在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采用条件风险价值度量风险的方法建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契约模型,分析零售商偏爱风险时供应链实现协调的最优订购量,给出风险中立供应商和风险偏爱型零售商的供应链实现协调的契约机制。

四、二级逆向供应链的协调

逆向供应链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学术界和经济界越来越关注对逆向供应链的研究。逆向供应链协调是逆向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而在协调中,作为决策主体的人起了主导的作用,所以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去研究逆向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段雯雯等(2013)利用均值-方差理论分析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参与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当系统成员具有不同风险偏好时,政府奖惩对逆向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影响,分析得出,零售商持风险中立态度时,政府对制造商的奖惩力度越大,制造商的回收价格越高;零售商是规避风险时,政府对零售商的奖惩力度越大,制造商的回收价格越低。张茹秀(2014)运用博弈论等方法分析逆向供应链中风险中立的再制造商与风险规避型回收商之间的契约协调问题,分析发现,协同合作下最优回收努力程度受逆向系统盈利能力和回收努力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系统最优利润还取决于回收商风险规避程度。

五、评述与研究展望

1.评述

从决策者风险偏好视角开展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协调、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调、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协调问题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首先,由于研究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构建模型比较复杂,在现有的方法和技术水平下求解也较为困难,所以很多学者对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去研究多级供应链中多个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问题望而却步。同时,在研究中常常假设决策者属于风险中立或风险厌恶类型,对于有风险喜爱型决策者参与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非常少。

其次,研究中应用的方法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应用均值-方差法和条件风险价值来度量决策者的风险,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已有风险度量方法。

最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零售业的规模化发展,零售商逐渐取得供应链的中心主导地位,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究主要是从零售商为风险厌恶的角度进行,当零售商为风险厌恶时通常会表现为减少订货量或降低零售价格,因此导致其他的供应链成员的利益也会减少,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应用契约机制对供应链进行协调,但是随着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一些经典的契约模型在某些供应链中并不能起到协调作用,所以未来对于契约模型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

2.研究展望

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拓展:

(1)改进数学运算技术,运用更多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由于许多考虑行为因素的模型构建较为复杂,导致求解困难,从而影响分析的结果。因此,需要在以后的供应链协调研究中进一步改进数学运算技术。

(2)在现实的供应链运作中,存在一些冒险型决策者,而现有研究往往把决策者定义为风险中立或风险厌恶类型,在未来可以开展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决策者参与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

(3)通过对传统经典契约的深入探讨,扩大对供应链契约的研究范围,在经典的契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Li Bo,Chen Ping, Li Qinghuan,et al.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pricing decisions with a risk-averse retail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4,52(23):7132-7147.

[2]Amin-Naseri M R,Azari Khojasteh M.Price competition beween two leader-follower supply chains with risk-averse retailer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5,79(1):377-393.

[3]徐志春.零售商风险厌恶情形下的契约协调[J].管理学报,2013,10(12):1855-1859.

[4]熊恒庆,黄勇,杨建仁.基于风险厌恶的供应链订货时机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1):63-69.

[5]Zhang Qinhong,Dong Ming,Luo Jianwen,et al.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trade credit and quantity discount incorporating default ris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4,(153):352-360.

[6]Xu Guangye,Dan Bin,Zhang Xumei,et al.Coordinating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risk-averse under a two-wa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4,(147):171-179.

[7]Chiu Chun-Hung,Choi Tsan-Ming,Li Xun.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risk sensitive retailer under target sales rebate[J].Automatica,2011,47(8):1617-1625.

[8]李绩才,周永务,肖旦,钟远光.考虑损失厌恶一对多型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2013,16(2):71-81.

[9]王新辉,汪贤裕.考虑销售商风险规避的双边信息不对称的供应链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3):97-106.

[10]Qin Zheng,Xue Xiaofeng.Risk Averse Member Coordinate with Extended Buy-Back Contract[J].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2,3(1):23-32.

[11]Chen Xin,Shum Stephen,et al.Stable and Coordinating Contracts for a Supply Chain with Multiple Risk-Averse Suppliers[J].Prod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2014,23(3):379-392.

[12]段雯雯,贡文伟,李虎,葛翠翠.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政府奖惩对逆向供应链协调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3,(29):48-50.

[13]张茹秀.不同风险偏好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回收激励契约[J].物流技术,2014,33(10):348-351.

作者简介:刘广丹(1992- ),女,辽宁大连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运作管理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