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2016-07-11张域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张域

摘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企业自身财务监控不严和担保体系不健全,银行不好固定跟踪,缺少专门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及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渠道。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用切实提高民营企业总体素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非公有制度;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从狭义来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境外资产。

到目前为止,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银行贷款都本着“重大轻小”的经营观念支配,主要供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规模之渺小,经济实力之薄弱,在现行的体系之下,很难从银行等中介机构中筹措到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资金。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1.商业银行跟踪监督难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产业,主要是人们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自我经营的以拥有较多劳动形体的企业,其自身资产规模比较小,财务实力不高,经营方式灵活,生产的不确定性大,资金需求率高,银行不好固定跟踪。

2.民营企业财务制约难

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集权现象较为严重。企业的内部多数是家族成员,这也就造成了职责不分明,财务监控不严谨,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财务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制约,这严重损坏了民营企业整体形象,与此同时挫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

3.民营企业抵押担保难

民营企业没有较多的固定资产来做抵押,并且担保体系不健全。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为了减少坏账损失率,银行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二)市场因素

1.金融机构不愿意向民营企业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同时银行大多喜欢大额贷款而忽视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在考虑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相比之下,银行必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2.缺少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虽然近几年,政府已经对民营企业提供融资问题积极的去给予解决,大力支持各国有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贷款,可是国有银行体制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善,显而易见,其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效果还尚不明显。

3.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的“门槛”高度,还是让民营企业难以跨越,绝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是不可能享有上市资格的。这就意味着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的方式直接融资。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一)切实提高民营企业总体素质

1.加强民营企业的治理建设

首先,重要的是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其次,提升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开拓创新,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产品不断更新。

2.提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

民营企业的内部资金流向不明确,信息不够透明化。所以要想使民营企业很好的走下去,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化至关重要。

3.树立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度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留给人们的印象都不容乐观,销售伪劣产品、宣传虚假广告、赖账逃债、拖欠工资等。改变人们对民营企业的印象,切实提高自身信用,必须从自身做起。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1.扩大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先应联合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对民企进行信用等级鉴定;然后下放贷款权限幅度,完善信贷机制;最后应加强制度建设,化解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2.建立专门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金融秩序混乱,民间借贷无序发展。为改变这一现象,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效仿日本设立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法,发展地方和民间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其与城市商业银行一样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3.扩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民营企业的现状,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风险转嫁功能。所以,我国政府应鼓励多元化融资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直接融资行为,使民营企业有畅通的直接融资渠道。

4.完善民间资本市场

民间资本市场即非正式市场,是指民间借贷或股权筹集的融资活动。政府应保护和规范民间资本市场,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允许新建民营银行,以此规避民间借贷的风险性;二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有控股的城市银行,让民营资本能充分跟进,实现公平化;三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以确保民营企业有畅通的融资渠道。

5.积极开展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对承租人所选定的租赁物件进行以融资为目的的购买,然后再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该租赁物件中长期出租给该承租人使用的一种资本运作手段。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目的就是采购机械设备,这正好与融资租赁的方式相吻合。而融资租赁的特征决定了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6.保护规范典当行业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贷款有对客户信用要求几乎为零,贷款用途不受限制,能让民营企业对所借的资金放心使用等优点。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

1.颁布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为了能让民营企业健康的走下去,应颁布一些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颁布《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一些列法规体系,使中小企业有好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法律保障,以法律的形式把中小企业规范起来。

2.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民营企业应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集中自身有限的资本,疏通融合更多有利的市场资金。同时政府应建立对中小企业具有保障型的政策,使政府和企业实现官民结合,发展多层次的政策性和商业性合二为一的信用担保体系。

3.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下,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就成为有效发挥信用功能、防范信用风险的必然选择。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民营企业应加强自我信用控制能力;二是民营企业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由政府带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做到以社会为地基,企业为载体,个人为附体的金字塔结构。这样有效地把政府、银行或企业、个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4.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采取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的方式,推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民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者相互制约,共同进退,共同成长,完整稳定的合作关系会使我国市场经济得以良好的发展。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其牵扯到好多方面的利益。政府既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扶持力度,民营企业也应做到自身的问题积极努力的改进完善,实现政府与企业二者共舞的完美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国家、地方扶持中小企业改革立法的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48.

[2]张洪涛.法学评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1-122.

[3]卢炯星.“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对策”,现代法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116.

[4]王国艳.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26.

[5]韩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46.

[6]薛刘伟.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互助担保模式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21.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