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7-11吴婷
吴婷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开展音乐教学,使学生热爱、鉴赏、体验音乐美的能力得到提升。要以情境创设,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欣赏音乐的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美感。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32-01
美育可以为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建立和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美育的关键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美育能够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教育中若缺少美育,则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可以使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得到直接的表达,可以为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创造条件。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殊性,所以音乐教学在审美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其他的艺术学科可以代替的。要从各方面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以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以情境创设,感受音乐的美
流畅、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跳跃、欢快的音乐可以让人感到放松,低沉、缓慢的旋律可以令人忧伤、沉思。不一样的音乐旋律、情境会使人体会到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美好、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学生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音乐的美,实现音乐审美主体情感体验。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体验,就会对音乐产生相应的兴趣,从而才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音乐,才会理性地感受、感知音乐作品。反之,如果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学习曲子前并不理解这段音乐,或者教师创设的音乐教学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在让学生欣赏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感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根据教师富于节奏感、感染力强的语调描绘,想象相应的画面:在明月当空、宁静、优美的江面上,渔民怀着丰收喜悦、荡桨归舟,顿时情境转变为流动着渔舟唱晚的优美画面。教师创设的相关情境正是《渔舟唱晚》中时而激荡、时而平静的音乐旋律的补充,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所以,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欣赏音乐的美
想象指的是改造、加工已有表象并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音乐的艺术特点是用声音传达美好的艺术情境。因此,想象力是对音乐进行感知的关键性条件。只有不断调动学生审美想象,才能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而音乐的美也需要借助想象力才可以充分展示出来。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美的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带来的美,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例如,在学生对《瑶族舞曲》进行欣赏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而老师则用诗意言语为学生进行描述:美丽的夜晚,从远处传来了瑶族长鼓非常动听的声音,音乐声将人们吸引到瑶族山寨幽静、和平的意境中。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晚会中,歌舞显得更加热情,使晚会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氛围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可以求新求异,创造出更美的作品。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美感
音乐教学中学生美感的培养应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和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想象,提升思维创造力,体现最佳的美感。同时,音乐属于一种情感艺术,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将音乐欣赏教学渗透到歌唱、欣赏、律动、器乐演奏等教学中,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使音乐作品的美得到体现。
例如,《彩云追月》的排练、打击乐合奏中,教师可先分组,让学生跺脚、拍手来模仿各种伴奏乐器,再按声部进行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不断体验音乐作品的意境美、旋律美、节奏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和表现音乐,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这样可以增强音乐教学的课堂气氛,体现情真意切、活泼愉快的氛围。
四、结束语
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对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提升学生感知音乐美的能力,可以培养更多音乐爱好者、欣赏者。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向着高层次的理智欣赏、情感欣赏发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晓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1(12).
[2]李一心.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金悦.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