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回顾与反思

2016-07-11周群英马廷奇

成才之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周群英++马廷奇

摘 要:在对本科教育改革政策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将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划分为理念启蒙、政策目标确定和实践准备、全面推进三个阶段。从政策分析视角看,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面临政策目标模糊、政策目标群体复杂及政策实施偏离目标等问题,应通过制定专门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构建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以满足政策目标群体多元化利益诉求以及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环境等政策举措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01-03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人才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创新人才培养纳入政策范畴,并将其落实到各项教育改革实践。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科技等政策文本开始较为频繁地出现了与创新人才培养有关的理念和措施,并逐渐将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基于本科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肩负的重要责任,相当多的本科教育改革都涉及到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因而,有必要在对我国本科教育改革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相关政策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当前本科教育改革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政策回顾

根据不同时期本科教育改革政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及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将本科教育改革政策中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理念启蒙阶段(1985— 1997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要求教育发生相应的变革。为适应改革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局面,1985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虽然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直接提出“创新人才”,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表述已囊括创新人才所具有的核心要素。随后颁布的教育改革政策也没有直接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的目标,但在改革等同于创新的大环境下,各项本科教育改革,如专业结构调整、自主修订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以及改革教学内容等都隐含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领域,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内著名大学等联合发起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2)政策目标确定和实践准备阶段(1998—2001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使高等教育系统的角色、功能、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变革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199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规定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目标确定之后,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项目。 从所颁布的政策来看,改革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教育思想的转变。针对应试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措施为“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二是高考改革。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为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199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改革目的为“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针对高考科目设置、内容、形式、录取方式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三是教学改革。为切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2000年 1月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指出“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并提出“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

(3)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推进阶段(2002—现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将“创新人才”提到治党治国之道的高度。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积极谋划各项改革措施并将其落实到本

科教育改革实践中。改革内容具体表现为:其一,完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在1999年高考改革基础上,2001年,教育部在江苏省3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改革,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方式构建优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2003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并在全国选取了22 所大学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至2010年具有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已达到82所。其二,强调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至 2007年,“挑战杯”获奖者中已产生了2位长江学者,6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人获得了教育部评选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奖,70% 的获奖学生攻读了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 的参赛者出国深造。基于“挑战杯”竞赛在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由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组成的组委会通过《竞赛章程》,确定竞赛的宗旨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并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作为竞赛目的。随着“挑战杯”影响面愈来愈广,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愈来愈高,许多高校纷纷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设置相应的学分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资助大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等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本科教育改革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指向,一方面从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素质的作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引导创新人才培养进入实践准备状态。为落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和财政部已在 2007、2008年,每年资助 3000个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2009、 2010年,每年资助 4500个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在该政策指导下,许多高校纷纷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人才培养活动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课外平台。其三,构建多方协作培养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对此,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社会各界和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对多方协作培养创新人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首先,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则将“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大政策再次加以强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其次,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 7月《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提出“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最后,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衔接。针对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大学,也需要中学乃至小学共同参与的问题,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其四,构建灵活多元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也包括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革新或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为避免出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培养方式趋同化的发展误区,“质量工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高校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培养基地。截至2009年,全国共501个实验区应运而生,形成了通才教育模式、数理提高班模式、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国家各类人才基地模式等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教育部还针对某一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2010年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目前共有北京大学等1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入选。同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则重在培养工程领域的创新人才。2010年启动的这两项计划都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但创新人才类型各异。相比前一阶段,这一阶段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数量众多、政策主体更趋多元化,涉及的政策内容越来越广泛,参与改革试验的高校不断增加,政策发挥行动导向、调配教育资源的作用。

二、本科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现实审视

回顾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可以发现政策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受重视程度也很高。但是,相关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还有待实践验证。审视当前各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活动,可以发现相关政策面临如下一些问题。

(1)政策目标模糊。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政策目标来自政策问题,只有首先对问题进行诊断之后明确目标,才能找到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法,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核心命题是“创新人才”,然而,对于“什么是创新人才”,迄今世界上并没有一致公认的可度量的标准,不同的人可以依照不同的标准给予不同的界定。有的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局限于“创新”上,主要从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有的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方面加以理解;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对立起来理解;甚至有的把创新人才等同于科研工作者,等等。上述观点在不同的政策文本均有体现,如《高等教育法》将创新人才界定为“具有创新精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指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的是与专门人才对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等等。对于同一个命题可以给予不同的解释,导致政策目标的模糊、不明确,造成了改革备选方案抉择的困难,也难以为评估改革效果提供可参照的标准,导致创新人才成为各项本科教育改革的万金油。

(2)政策目标群体复杂。政策目标群体泛指由于政策的强制性必须对自身的行为模式进行调适的群体。政策能否达到目的,不是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一厢情愿的,它与目标群体的态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目标群体理解、接收、遵从政策的程度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要素。具体来讲,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观的院校,以及作为群体或个体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甚至家长,都是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问题的目标群体。可见,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目标群体并不是整齐划一、高度匀质化的有机整体,而是主体多样、异质性强的复杂系统。不同的目标群体对待同一政策具有不同的态度。对于院校来讲,政策所推行的各项改革计划与拨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符合高校的利益诉求,其态度一般是积极的;对于教师来讲,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取得效果,是否接受改革取决于教师的个体选择;对于学生或家长来讲,他们最关心的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政策是否有助于就业或获得高收入决定其对政策的认同度。

(3)政策实施偏离目标。政策实施偏离目标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表面上与原政策具有一致性,而实际背离政策精神与部分内容的现象。在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实施中,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并不少。比如“挑战杯”宗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竞赛活动被不同的主体异化为服务于各种目的,有些高校将获奖与“保研”、教师晋升挂钩,一些地方政府将竞赛成绩等同于高校办学水平,甚至将其与拨款挂钩,导致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竞赛活动最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校等的功利性行为。

上述问题的存在凸显出我国本科教育改革中的创新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境,从政策分析的视角可将其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现阶段中国尚未有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专门政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关乎国运兴衰的重大社会问题散见于各部门、各项教育改革政策之中,仅仅是这些改革政策附带而生的副产品,导致政出多门,政策目标模糊不清;二是缺乏对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分析;三是缺乏适宜的政策实施环境,导致政策实施表面化、形式化或异化为筛选功能。

三、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建议

面对创新人才缺乏的呼声和压力,社会各界提出了很多对策。基于前面两部分的分析,在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1)制定专门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明确政策目标。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散见于各项政策,存在政出多门的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已有的政策,制定专门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协调资源的调配、构建新的制度安排和奖励机制等,引导、激励高校及众多师生员工积极投身于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之中。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加强创新人才研究,明确“创新人才”内涵和外延。针对当前“创新人才”存在多种界定导致政策目标模糊的现象,有必要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在政策开篇对“创新人才”进行清晰界定。第二,整合现有的政策。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需要专门的政策,并不是现有政策一无是处,而是随着实践的全面推进,现有政策已经难以解决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2)分析政策目标群体利益诉求,构建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既然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实施涉及众多的目标群体,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构建多样化的激励机制的实质,是要求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认识到政策目标群体间的对创新人才培养认识、需求差异和动机多元化的存在。通过采取多种激励方法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引导和规范其行为,以满足不同目标的各种需要和动机,进而激发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政策主体和客体所共同要达到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样化激励机制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分解政策目标。第二,分析不同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

(3)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环境。针对各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异化为评价手段,服务于政府评价高校办学水平、高校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校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等目的,有必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政策实施环境,防止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成为其他评价的唯一标准,淡化其功利主义色彩。具体来讲:第一,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其他公共政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进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祛应试教育之魅。各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活动均只服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多方面的结合,不为考试服务,只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第二,健全高等教育评价制度。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是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异化为各种评价手段的主要原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完善各项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将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Z].

[2]丁三青,王希鹏,陈斌. 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2).

[3]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陈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任良玉,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06).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