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之芳
2016-07-11周一贯
周一贯
结识林志芳老师只是近五六年的事,但是已让我感知到她确实是个“人物”。
之所以称“人物”,自然就不是一般的人。“人物”,辞书上解释的第一义项是指“人才”,即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才能的人,《后汉书·许劭传》“好共核论乡党人物”中的“人物”,就是“人才”的同义词;另一义项是指人的品貌风度。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五》中说:“蒋凝侍郞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能被视为“祥瑞”,其人的品貌风度当然称得上是个人物了。
我没有参加过林志芳名师工作室的具体活动,但她的重情重义和率真纯真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是只深居简出的“井蛙”,习惯于不求闻达,除了在“千课万人”上与她多有交往之外,也实在没有其他碰面的机会。可是在她得知我夫人因旅游摄影在大西北青海湖畔意外车祸去世之后,特地赶来绍兴看我,还专门为我做了一顿饭。前些天,她又与彭才华老师一起上门造访容膝斋,虽然我们交淡了许多关乎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事,但更多的自然是为了借此慰藉我的孤寂。林志芳老师的为人如此可见。
大凡杰出的名优教师,他们都有超越一般的天纵个性和独特品格,这就决定了他们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人物”。林志芳也是如此。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宁静,特别的宁静,静若一泓如镜的碧水,但在几千人的会场主持中,却能调度若定,能以一种内涵的激情,让人不能不为之感染;她平时很少说话,看上去特别矜持,谨言慎行而带些腼腆,可说起“儿童”“教育”“语文”这些投机的话题时,她可是滔滔不绝,有时甚至语出惊人;她是大学教育专业的老师,读过不少书,很爱学习,自然常会职业性地崇尚理念,可她挚爱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在基层小学有许多好朋友,喜欢践行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她通常表现出气色不佳,体弱而且易病,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上,对小学语文师资的培训,却是挺拼的,韧劲十足,绝对不是一个弱女子……
“名师工作室”这种教育教学研究的组织形态当发轫于21世纪课改前期,更多的是从科技界和文艺界的“工作室”体制中获得启迪而引用于教育事业之中。其一般定则为以某一名师领衔,作为核心人物,吸收一些优秀教师所组成的一个教学研究、实践共同体。它既是一个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研究组织,又传承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师徒授艺形式。工作室领衔名师的品格风貌、学识才华和达到的专业高度,会影响和制约工作室团队的整体发展水平。正因为如此,基于我对林志芳老师的了解,也就可以揣摩她的工作室那种雄姿英发的工作状态。这虽属我的主观猜度,但也不失为是对她工作室的一份期盼、一种祝福、一段寄语吧!我想她的工作室该是什么样——
一、它该是一个“家”——温馨的“新家”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虽然不会很多,但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虽然大家都是教师,但专业分工、个性特点却各有不同;虽然都是优秀教师,但毕竟起点不一,强项各异……所有这些不同,都要求和衷共济、齐心协力。以林志芳的待人纯真、处事谦恭,必然能让大家倾心凝聚,亲若家人。也因此就有了走向名师的共同信念,有了“海纳百川”的兼容并蓄,有了长短互补的强劲合力,有了同攀高峰的胜券在握。“家和万事兴”,这样的工作室才能团结一家、带动大家。显然,以“家”的目标构建工作室,无疑是工作室充分发挥效能的基础和前提。
二、它该是一个“台”——起飞的“平台”
名师工作室的根本目标之一是提升成员的专业水平,共同成为名师。这就要求工作室全体成员必须互帮互助,实现专业研究的起飞,直至展翅蓝天、翱翔云霄、一遂宿愿。作为“林志芳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林老师,以其自身的好学奋进、勤研善思,且能知人善任、助人为乐,必然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方面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在未来的岁月里,不俗的研究成果也将会接踵而出,为中国小语界作出诸多新贡献的同时,也造就出更多的专业研究人才。
三、它该是一个“堂”——创新的“讲堂”
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交流不仅可以使工作室里的每个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且在不断自由交流的“讲堂”中,还能获得各自的创新启迪。名师工作室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多名优秀教师共聚一堂的合力效应,在和衷共济的良好状态里走向名师而成为名师。在这方面,林志芳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带头人。她谦和而又不失能量,勤勉而又开拓善行,足以使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能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在人格独立中实现思想自由,在兼容并蓄中缔造创新成果。
四、它该是一个“场”——可为“师范”的“气场”
“林志芳语文名师工作室”不同于一般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并非小学教师,而是师范类高校的在职教师。这样一个工作室,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实践和研究,而是致力于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显然,它一方面要熟稔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现状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势,但更着眼于培养青年学子如何成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佼佼者。所以,工作室的研究思路和课题意识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前量”,立足今天、胸怀未来,以客观视野构筑可为“师范”的“气场”。
……
我有一个开笔后很难收手的毛病,这就不免废话太多。作为“寄语”这一篇似乎又写得太长了。其实,简要言之,“名师工作室”只有“名师”和“工作”两个关键词,二者相互生成、辩证统一。“名师”在“工作”中练就,“工作”乃“名师”之实证。于是,“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子语)。是不倦的“工作”、忘我的“工作”,也是幸福的“工作”,才终成“名师”之道。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