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童年
2016-07-11彭才华
彭才华
写在前面
人,是需要童年的。
小的时候,人在童年中自由徜徉;长大后,人也常喜欢在童年里畅想;老的时候,人更是喜欢将童年翻出来,在冬日暖阳下晾晒。所以,肖伯纳说:“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我的心就是被“童年”这个词一直牢牢拴住的。其实,每一个人有关童年的回忆,一定逃不脱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情景,而每一次对童年的回忆,一定会从这儿出发,然后一直绵延出更多更丰富的回想和联想。
我想,林海音的童年情结、故乡情结大致也如此吧。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有30年,从童年到青年,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啊!而在老北京度过的童年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她脑海里缠绵。所以,她说:“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陈谷子·烂芝麻》)而《城南旧事》就是通过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我以为,整部小说,林海音都是在回忆着她的北平、她的童年。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似乎一直沉浸在作者心灵中的童年里,也一直沉浸在自己心灵中的童年里;我也像是醒着,又像在梦里,我听见了一声声遥远又清晰的呼唤,看见了五光十色、朦胧而又耀眼的斑斓……我真是深深地沉醉在“那种纯真、质朴、含蓄而隽永的美”里。所以,我一度想拒绝所谓文本细读。我内心深处常这样以为,有些作品,是无须细读的,也是不能细读的,因为,细读有可能让我们在过多技术化地关注细节之后,丢失了最原初的直觉和感动。眼前是林海音的作品,我更希望自由地、不带任何目的地去读,让文章中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诗意将自己包围和浸润。
然而,我们是教师,是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做“常人”,我们得发现文字中那种“微妙的形式” (宗白华《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然后让学生也对这种形式有所领悟。
细读题目
《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个题目,曾让我的目光长时间驻留。
一是因其少见的形式,三个词,加两个间隔号,读来像音乐般,具有节奏美。
二是因为三个词语的顺序,我尝试将它们换一换:童年·冬阳·骆驼队、骆驼队·冬阳·童年、冬阳·骆驼队·童年,没有哪一个比原来的题目更合适——冬阳必须在前边,童年必须在中间。
三是因间隔号里的空白,着实让我浮想联翩:暖暖的冬阳,带着老北京独有的气味,融融地,在闹市、在胡同、在四合院、在每个角落缠绵。清亮的驼铃声悠悠传来,一个小姑娘立刻从屋里飞奔出来,在巷口翘首张望。过了一会儿,走来一队骆驼,那般高大,那般丑陋,又那般傲慢。小姑娘目不转睛地望着,多么新鲜的庞然大物啊……
究竟这三个词语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以哪一个为主?于是,我用了一个笨的办法——统计词语的出现频率。我数了数,全文中,“冬阳”一词出现两次,另加一次“太阳特别暖和”;“童年”一词也出现两次;“骆驼”一词出现频率最高,明写的就有19处,还有表示骆驼的“它们”8处,几乎遍布全文所有段落。于是,我对题目或者说是主旨有了这样的认识:英子的童年回忆,是从“骆驼”发轫的,“骆驼”就是她回忆的源头。从“骆驼”出发,她对老北京的景色和人物的回忆,如同电影画面绵延不绝;从“骆驼”出发,她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如同一溪活水自由流淌。而这些回忆,都笼罩在暖暖的冬阳下,于是,回忆就带上了一种特有的色调、特有的温度、特有的气息、特有的情味。
由此,我想,实际上每一个人的童年回忆都是有源头的,正如我的童年回忆是从放牛归来奔跑在田间道上开始的。这种源头对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学生来说,并非一种自觉。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的某件事会成为将来回忆的源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进行追忆,让他们找找类似这样的源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文本,教会学生翻检自己的生活,用笔、也用心将这些情景作为一种宝贵的回忆资源珍藏?我们是否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对这个题目本身进行一些多元的理解和感悟,甚至联系自己的童年,也来给自己的童年回忆取一个题目?那也许是个有情有趣的事儿。
细读课文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骆驼队来了,回忆开始了,如同电影的序幕。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秃瓢儿)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大)气中。(括号中为原文,下同)
这一段三句话,分别写骆驼、天气、拉骆驼的。首先关注骆驼,是一个孩子自然、真实的视角。然后描述天气,放在一般人的笔下,可能会先写天气,但是在这儿,我们却并不感到突兀。仔细一读,发现这儿写天气的又干又冷是为下边作铺垫(融入干冷的空气中),所以,这句话与后边的关系要紧密一些。自然,正因为天气的干冷,冬阳才会更加可爱,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作者一定要在题目中加上“冬阳”。
教材改编时将原文的“秃瓢儿”改成了“头上”,大概是基于学生理解难度的考虑,不过,这么一改,老北京的味儿就淡了。另外,《城南旧事》塑造的英子是个懂事的女孩形象,同时,她又稍有些可爱的调皮和倔强,也许在她的眼里,“秃瓢儿”才好玩儿呢,这无关乎礼貌。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这个自然段,编者进行了大的改动,大概也是担心学生不理解“南山高末”和“乌金墨玉”吧。我以为,这是编者多虑了。首先,这两个词极为生动和形象,五年级的学生若读着这两个词,必然发问,必然会有自己的猜想,相信能心领神会的学生不在少数。而且,后边说小英子在白墙上看到的,是否也可对学生进行渗透——生活中处处有这样有趣的汉语:这两个词是煤商招揽生意的广告语,比现如今许多的电视广告更有品位。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这是原文中的一段,教材编者干脆略去了。虽然去掉后,前后依然连贯,可是,削弱了骆驼在小英子心里的有趣、重要。“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多么简洁,多么准确,多么生动!换了我们,还真不知怎样写骆驼跪下去的呢!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读到这样的文字。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最有趣、最传神、最能勾起学生生活联想的场景。作者看得呆了,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这样“呆”的时候,这才是真童年啊!从文字看也是非常简洁、生动:骆驼的态度是“安静”的,多贴切的形容;写咀嚼的样子,抓住牙的“交错地磨来磨去”,还有大鼻孔里的热气和胡须上的白沫子,没有一个废字,把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学生心中自然也有喜爱的动物,能否让学生模仿着写一写?写一写动物吃东西时的样子,相信这样的训练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且会练有所得。即使是学困生,也应该可以悟到一些观察和写作的窍门。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小英子对骆驼的关注没有停止于它咀嚼草料的有趣模样,她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编者对于“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的改动,是基于写作的考虑,引导学生进行比照,一定能发现条理的微妙变化。
但将两段合为一段,似乎不太合理。原文上一段是写老师的教导,另一段才开始写铃铛——为后边小英子发问作铺垫。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童年就是这样,事事好奇!电影中小英子像这样的提问很多。这才是真童年。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改动之后的课文比原文更简练、干净。
小英子的爸爸是个和蔼的人,对女儿的发问总是觉得有意思,而且会详细地给女儿解答。这其实是童年幸福的一种。想想我们,是否会对孩子、对学生的问题都这么认真地对待呢?那可是孩子将来回忆的一部分啊!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一个稚气十足而又极具诗情的可爱的女孩,一个可以尽情想象、尽情表白的童年!在小英子的心里,真的藏着无穷无尽的天真想象。正如爸爸后边的回答,我们成人的思维往往显得庸俗而局促。
从小英子的话里,我们还可以推想,爱想爱问的她,以前已经对骆驼有过许多的思考和提问了——她一直是那么喜爱骆驼!之所以说骆驼是她回忆的源头,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些端倪。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冬天快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这是文章中第一次明写时间。这里有一种惋惜吗?春天即将来临,意味着骆驼来的次数会渐渐变少。春天即将来临,小英子也就要长大一岁。这是在为下文作铺垫。
太阳的暖,这是第一次提到,那暖暖的阳光应该可以带给人愉快的心情。于是,小英子继续饶有兴致地观察她喜爱的骆驼,也饶有兴致地看那些“秃瓢儿”脱去毛皮大衣。当然,产生剪骆驼的旧驼绒袍子的奇怪想法,则只有小英子这样稚气十足、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才能想出来。她一定想象着剪旧驼绒袍子的有趣情景,也一定想到了剪去后的骆驼是啥模样。与前文的学骆驼咀嚼如出一辙,这就是真童年。这样奇妙的想法一旦产生,就成为小英子一生的念想,多么温馨、多么难忘的念想。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再不见骆驼的影子”,“影子”一词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小英子多少次在老地方翘首企盼的骆驼终未出现,多少次侧耳倾听的驼铃声终未响起——多么扫兴!于是一向爱问的小英子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这个“它们”要是换成了“骆驼”,意思是一样的,但意味却大相径庭。之所以直问“它们”,是她以为自己天天念念不忘的骆驼家人也记挂着。好一个没头没脑的“它们”!由此,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孩子自然纯真的童心;由此,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好文章就应该像这样让当时的事实说话,真实、自然;由此,我们也再次发现,林海音对于童年的点点滴滴记得多么深刻。童年啊,那是作者一生的挂牵;故乡啊,那是作者一生的爱恋!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这里原本为三段,教材编者合为一段了,从语义的衔接来看,似乎比原文要好一些。但是,作者为什么在这样语义明显紧密相连的地方,硬生生无情地断开?这应当不是作者的失误。
写到此处,作者的情感明显与前文不一样了。“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定然不是啰唆,这样的写法有多重意蕴:有小英子对骆驼的日日苦盼,盼而不得又失望,然而还是在盼得执着;有骆驼不再来,童年最大的乐趣、最大的盼头落空的失望;有小英子对时光流逝、童年远去又不复返的叹惋……而当作者发现骆驼队又来了的时候,那些傻事她再也不会做了,长大也是一种可惜啊!
一个“可是”,可谓笔力千钧,它表达了作者全文、全书,甚至整个人生最想表达的心愿!一个感叹号终于在作者饱满的情感再也压抑不住的时候,夺“笔”而出——这是全文叙述语言中唯一的一次。
对自己说,这是少有的事;即便有,也不会入文。但是,林海音这样写了——这是作者在表白一种强烈愿望。这样一表达,使得这件事情变得郑重而深情。如果换成“于是,我就这样把它写下来了,写成了《城南旧事》”这样的说法,意味就迥然不同了。
作者写到这里,深情不能自已。它激烈而又凝滞,奔放而又顿挫,于是,作者采用了这种方式——不该分段的地方分段。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这样的形式里,更深含作者要表达的浓郁
情意。教材编者似乎没注意到这
一点。
这一段也展现了作为一本书的序言所特有的笔法,作者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在这样情况下写成的。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默默”与“慢慢”里,藏着作者一颗对童年、对故乡的永远眷恋的心。
看见骆驼队又走过来,不是简单的照应开头。那一道风景——骆驼队向她走来的风景,一定是作者童年回忆里永远抹不去的风景,也是作者童年回忆的源头。所以,紧接下去——“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重”意味着多次,“临于”一词,诗意而不矫情,自然率性中饱含浓浓的童年情结。
人,永远需要童年。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