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点高校定向招收6万农村贫困生
2016-07-11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全面部署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工作,明确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的贫困地区学生将由2015年的5万人增至6万人。
《通知》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2016年安排招生规模6万人,较2015年增加1万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各地省属重点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地确定,要求实施区域对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学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针对规范和管理环节,《通知》提出,有关省(区、市)要严格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确定的实施区域,不得擅自扩大范围。要求严格考生资格审核,扩大部门信息共享,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的教育、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审核工作机制,确保考生户籍、学籍真实准确。
同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对专项生入校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关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教育部表示,将完善举报机制,依据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置信访问题。对在专项计划招生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的考生,以及在考核、录取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据报道,3月30日,北京市发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由教育部审批完成,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至此,全国已有十多个省份正式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统考+选考”模式增加考生选择性
在高考成绩的计算上,几乎所有已公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选择“统考+选考”模式,即语、数、外3科统考成绩加上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稍有不同的是,有些省份选择的是“6选3”,有的省份给出的是“7选3”,但是本质相同,即从6门或7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计入高考成绩。
录取批次合并录取更加公平
这些已经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多个方案都提到高考录取批次的“合并”。
河北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2016年将合并本科二、三批录取批次。江西省也提出,今年将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2018年起将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从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北京市也提出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变“学校+专业”为“专业+学校”
在众多高考改革方案的表述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变化: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在志愿填报上把原来的“学校+专业”方式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浙江和西藏也在改革方案中提出将在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上实行“专业+学校”方式。采用“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被学校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某个专业对应的可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高校,这样在高校录取中将会探索出一条“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加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新华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