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现象与受众文化心理研究
2016-07-11梁娟
梁娟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创作者的情感或愿望,或是对现实世界的抨击,或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哈利·波特》作为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同时也饱含了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其对现代性的反叛。以下笔者将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挖掘此部电影蕴含的另类美学内涵,并以文化欣赏的角度对受众的心理进行研究。
一、 风靡一时的《哈利·波特》现象
《哈利·波特》是一部具有浓厚魔幻虚构色彩的儿童电影,但是这部电影的受众却不仅仅限于儿童,它自上映之初,就吸引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观众,从青春懵懂的青少年到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累的成年人,它的受众面相当广泛,受众阶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由美国华纳公司投资拍摄并发行,并不断刷新票房纪录,至今已经上映了四部,瘦弱但却神奇的哈利形象也已经深深刻在万千人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时代烙印。电影中也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例如,调皮捣蛋的屁屁鬼,悠然聊天的画像,担当信使的猫头鹰精灵等,还有许多神奇的道具,形状奇特的走廊、隐形衣、飞行的扫帚。这些都是电影《哈利·波特》塑造出来的,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电影娱乐业不受文化、宗教的限制,在现代化技术的包装下,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电影《哈利·波特》系列能够受到如此多人的喜爱,并不是偶然,体现了其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具有较强的人文思想。这是市场价值所不能比拟的,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电影以哈利·波特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过程为主线,以离奇荒诞、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重要元素,以尊重儿童幻想,超越现实束缚为核心思想,符合受众的心理发展,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支持。[1]
二、《哈利·波特》现象背后的受众文化心理
(一)离奇曲折的故事——一场娱乐盛宴与游戏
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是构成电影的基本要素,也是电影的核心价值体现。电影《哈利·波特》主要讲述主人公哈利·波特在与伏地魔的斗争中内心挣扎、不断成长的故事,成长历程挫折不断,跌宕起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初次相遇,注定其今后将与伏地魔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次哈利·波特都能误打误撞地阻止伏地魔重生,阻碍其邪恶计划的实行。在一次次挑动神经的抗衡中,哈利·波特都能成功脱险,并且其对魔法的领悟能力和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在校长巫师的帮助下,哈利·波特总是能被幸运之神眷顾,完成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个严重脱离现实世界的虚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真实,但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并不遥远,仿佛就是他们生活的世界。在儿童的世界中,对电影的评价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以一种舒适享受的心态对待电影,能够收获更多快乐和感受。[2]
影片摆脱了传统儿童电影的正常思维观念和情节设定,将主人公哈利·波特设定为正义与邪恶同在的特殊生命体,在不断的困扰和成长中揭示善终会战胜恶的主题。哈利·波特在与伏地魔斗争时,额头受伤,精神容易被伏地魔控制,同时也拥有了许多神奇的魔力。例如,哈利·波特可以和蛇沟通,了解蛇的思想;在选择魔杖时,恰好选择了与伏地魔有关联的魔杖;伏地魔靠近时,哈利·波特的头就会非常疼痛等。导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人物定位模糊化,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电影《哈利·波特》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拍摄,使繁杂的现实世界褪去其低俗的外衣,将世界的纯真和美好呈现出来,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又唤醒了成人纯真的童心,点燃最初的梦想和生活的激情。成人在现实世界中渐渐融入社会,磨去了锋利的锐角,慢慢迷失,电影《哈利·波特》成为一块敲门砖,唤醒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记忆与时光,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电影《哈利·波特》将单调乏味的现代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为观者带来了精神娱乐和视觉盛宴。社会的主体是人,电影《哈利·波特》深深地抓住了这一点,它以儿童游戏的方式为观众减压,宣泄内心的情绪与不满,促使人们在观影中找回心中那方净土,从而获得心灵解脱与生命享受。[3]
(二)突破现实的虚构世界——观众感受的全新境界
儿童电影的核心价值是幻想和虚构,但同时又是对客观世界与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一部优秀的电影既要满足丰富多姿的幻想世界与魔幻奇妙,又要保证其与现实生活的一致连贯性,体现电影这门艺术的魅力与价值,电影《哈利·波特》就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根据弗洛伊德理念,电影《哈利·波特》中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与转变都是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平凡人家的孩子总是不甘平凡,于是,将这种信念转换成幻想,满足其自身的心理需求,哈利·波特就是典型的例子。哈利·波特是一个瘦小怯懦的男孩,寄住在姨母家中,经常受到表哥的欺凌,他缺少太多的陪伴和关爱,让我们深深同情着这个命运悲惨的孩子。然而“奇迹”真的发生了,神秘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打破了哈利·波特现有的生活节奏,让他脱离现实生活的摧残,在魔法世界里欢快成长。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钥匙管理员海格告知了哈利·波特真实的巫师身份,他欢快地冲向虚构世界。在导演营造的虚构世界中学习成长,影片保留了许多童年的纯真和梦想,例如幽默搞怪的画像在聊天,淘气的屁屁鬼,味道诡异的多味豆等,这都是儿童心中最美好的向往。罗琳导演用一幅幅精彩绝伦的画面,将儿童内心深处的向往呈现在大屏幕上,为本片增加了许多看点和神秘色彩。反观我国儿童教育,家长把升学和工作作为唯一目标,逼迫孩子去学习,完全抑制了学生天性的表达与成长。市面上的书籍和视频资料所传达的思想也与家长的教育观念大体吻合,这为电影《哈利·波特》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电影《哈利·波特》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作品本身增色不少,同时虚构世界里呈现出来的正义的理念与受众的心理吻合,也是全世界人都恪守的准则。电影《哈利·波特》以释放儿童天性,挣脱现实束缚为主线,将儿童被压抑时的不快与释放时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们要尊重儿童的幻想,适当为儿童解压。不要将孩子限制在成人规划的世界中,逼迫孩子学习钢琴,练习书画,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释放孩子的天性。[4]
(三)打破禁锢的思想——切合受众的接受能力
电影《哈利·波特》虽然是由美国投资公司指导拍摄,但其充分尊重了作品本身的情感基调,以低沉压抑为主。影片本身以魔幻为主题,为奇思妙想提供发展空间。例如,传统观念里通常以信鸽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电影《哈利·波特》里用猫头鹰巧妙地替代了它;哈利·波特在天空中飞翔时借助的不是任何飞行工具,而是一把普通的扫帚等,虚构世界为这些奇思妙想注入生机与活力,引导观众层层深入。电影《哈利·波特》中的故事情节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色彩,但却是对生活的反射。例如,在魁地奇比赛中,球门被设置在半空中,一群孩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还有一个神秘的金色小球的出现,也着实吸引了不少观众,这都是对现实生活看球赛进场、设计吉祥物、准备啦啦操等的客观反映;许多魔法工具可以变换不同的规格和形状,同时还可以更新系统进行升级,这些都与当代的电子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处。电影中许多荒诞的场景都来自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罗琳导演将现实中的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虚构世界的要素,意在鼓励儿童要学会在熟悉的学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要被外界环境控制,而抹杀了自己的天性和纯真。[5]
成人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将儿童天性的释放视为标新立异和胡思乱想,因此,儿童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孩子的个性是需要张扬的,他们将游戏作为天性奔放的信息载体,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改变悲惨的现实,逃避生活。同时,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众多长辈溺爱,但是却缺少同龄孩子的陪伴和玩乐,内心充斥着巨大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无法宣泄。电影里创造了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游戏玩伴和童年快乐,符合孩子们的精神需求。电影《哈利·波特》中的奇思妙想符合儿童及成年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承受能力,使观众的人性和情感得到宣扬,因此,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
(四)英雄的后现代诠释——草根文化的崛起与追捧
电影《哈利·波特》塑造了一个长相平庸但却拥有神奇魔法的男孩的成长故事,在其成长过程中,原著作者罗琳赋予了这个男孩所有的一切,运气、机遇、贵人等,让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是大众心中偶像的必备。“哈利·波特”现象的崛起和流行,是草根文化发展的萌芽,同时也标志着草根文化必将在短时间内盛行。主人公哈利·波特身材娇小,长相并不出众,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他经常逃课,违反校规校纪,总是特立独行,希望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看起来这是大家公认的“熊孩子”。但同时他内心非常善良,坚持正义,乐于帮助朋友。这是当下许多青少年的真实写照,他们天真热情,内心纯真,对未来和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他们是完整的待开发的个体,为了能够标新立异,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偶尔也会犯错,但正是这些错误教会了他们成长。因此,导演对于主人公角色的定位比较趋于生活化和大众化,是草民的代表,是万千青少年的典范。罗琳塑造的这个偶像非常“接地气”,非常普通,与大众几乎是零距离对话。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在遇到伏地魔时,他也会害怕得打哆嗦,甚至说不出话。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中,求生的本能迫使哈利·波特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出色。这也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成就后天的英雄。主人公哈利·波特以一种更加真实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他身上所散发出的英雄特质无疑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理性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看待事情,已经不再盲目崇拜“美国队长”拯救地球、拯救世界这样的英雄,反而愿意崇拜身边的英雄,他们能够影响他们切身利益和实际生产生活。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资格和潜力,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英雄。草根文化的崛起,充分反映了当代人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崇拜与追求,是一种积极健康的观念。
结语
《哈利·波特》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代人的生活,并将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其对真实世界的不满和宣泄,赢得了大批观众追捧。此外,电影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超级前卫的奇思妙想,增添了电影的趣味性,符合受众的审美标准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小敬.《哈利·波特》传播现象探析[J].当代电影,2005(3):25-26.
[2]冉红.《哈利·波特》现象与受众文化心理研究[J].当代电影,2005(3):44-46.
[3]孙建芳,王珂.奇迹蕴涵的审美期待——《哈利·波特》成功探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0-62.
[4]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生——《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2002(3):38-40.
[5]李羚.隐秘而坚韧的文化内质——感悟“哈利·波特”现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