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山东鼓吹乐研究综述
2016-07-11王鲁彦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006上海上师初级中学上海
孙 航,王鲁彦(.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006;.上海上师初级中学,上海 0)
建国以来山东鼓吹乐研究综述
孙航1,王鲁彦2
(1.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上海上师初级中学,上海201112)
摘要:山东鼓吹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鼓吹乐种。长期以来,山东鼓吹乐受研究者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60多年来山东鼓吹乐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分类和总结,期望能为今后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研究领域的趋势,知晓研究中的空白、薄弱环节提供帮助,以促研究更加深入。
关键词:山东鼓吹乐;民间音乐;综述
“一项文献综述成果的完成,在任何学术领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包括民族音乐学在内的所有音乐学学科领域的音乐文献综述亦不例外”[1]。自上世纪末至今,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注重于微观层面,研究者多是对民族音乐事象作个体采集及描述,由于各项研究并不寻求相关性,造成选题角度分散、研究成果离散的现状。
山东鼓吹乐流传于山东各城乡地区,以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器配合演奏,是我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鼓吹乐种。山东鼓吹乐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音乐事项,对其文献进行综述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原因有二:已有文献资料零碎、浩繁,可利用性较低;66年研究历程的展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研究领域的趋势,知晓研究中的空白、薄弱环节。
本文以建国至今山东鼓吹乐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所统计数字仅作约数处理。
一、山东鼓吹乐文献统计
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2]、期刊信息、图书信息、学位论文系统及未刊发资料的检索,共收集山东鼓吹乐研究文献128篇(部)。据文献出版的年代,绘制图1。
从下图可知,66年来学界对山东鼓吹乐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集中度也较高。1949—1978年间相关文献仅2部。民族音乐学的传入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随着文革的结束和全国集成工作的展开,研究角度拓宽,文献数量大幅度增长,文献出版、刊发的速度相对稳定,1982年达到一个小高潮。新世纪以来,从数量上讲,山东鼓吹乐的研究得到空前发展,2006年、2011年和2014年达到三个高峰。1980—2006年曲线与《1980年以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3]中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发文量变化趋势图基本吻合,这说明山东鼓吹乐的研究与全国范围内鼓吹乐的研究进程基本同步。
图表1 1949—2015山东鼓吹乐文献出版数量变化趋势图
此外,据文本载体不同文献可分为六大类,如下图所示:
图表2 山东鼓吹乐文献载体分布饼形图
二、山东鼓吹乐文献分类
以往综述类文章多采用单一分类①详见(美)MartinFowler、(美)KendallScott《UML精粹(第2版)标准对象建模语言简明指南》(徐家福译),作者认为在单一分类(single classification)中,一个对象属于惟一一个类型,该类型可以从超类型继承,而在多重分类(multipleclassification)中,一个对象可用几个类型表述,而这些类型不必由继承连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页。法,仅从研究角度进行分类,本文运用多重分类法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剖析,对同一研究对象(曲集、专著或专论)作多方位描述,如下图:
图表3 山东鼓吹乐理论成果多重分类图
1.按研究对象的地理属性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山东鼓吹乐研究的地域性特征,还能窥察到研究在全省地理分布上的薄弱环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②《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27页。鼓吹乐述略部分提出山东鼓吹乐大体有4个派别:鲁西南鼓吹、鲁中南鼓吹、鲁北鼓吹和鲁东鼓吹,流派的明确划分使相关文献的地域性也清晰显现出来,如图:
图表4 山东鼓吹乐文献地理属性分类图
图表5 山东鼓吹乐地域研究成果量变化趋势对比图
从图4看出,研究者对于山东鼓吹乐整体及四个流派的重视程度并不均衡。长期以来,人们将研究重点集中在鲁西南地区,有较多数量的学术成果问世,诚然,这与其独特的艺术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对而言,整体及其他三个流派的研究力量则相对薄弱。结合图5会发现: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三个流派,呈现出“众花齐放”的景象,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民族音乐学越来越重视音乐文化意义的挖掘,鲁中南、鲁北、鲁东鼓吹乐与鲁西南鼓吹乐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现阶段,国家对现存“活态”民间音乐的普查工作以保护与发展民间音乐作为中心目标,与20世纪主要为“研究或创作”目的而进行的实地考察活动明显不同。鲁西南鼓吹乐研究已相当全面和深入,研究空间明显缩小。此外,自2005年起,山东省文化厅及中国音乐学院曾多次立项鲁中南、鲁北及鲁东鼓吹乐研究课题③《德州民间鼓吹乐班的人类学研究》,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立项时间:2005年,负责人:段文,项目编号:200504018;《鲁中南唢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负责人:刘勇,项目编号:SM200810046001;《德州地区鼓吹乐的文化生存空间研究》,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立项时间:2009年,负责人:马丽婧,项目编号:2009198;《青岛地方鼓吹乐生存现状及传承价值分析》,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立项时间:2011年,负责人:郭亮,项目编号:2011074;《齐鲁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时间:2013年,负责人:郑甜、张莉莉、张敏,项目编号:13DWYZ01。,推动了区域研究的平衡化发展。
2.按研究角度④详见蔡际洲《音乐研究的角度》,该文作者认为研究角度是指在研究构思中,根据特定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所选择的一种切入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第二期。分类(曲集、专著不在统计范围)
根据成果研究角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帮助我们了解多年来研究的侧重点,有助于寻找空白点与新的突破点,如图6:
图表6 山东鼓吹乐研究分布饼型图
音乐形态研究论文共计46篇,发表时间多集中于上个世纪,涉及鲁西南鼓吹的最多。该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音乐发展手法、织体结构、定调,曲目来源、标题、分类,乐队编制,乐器使用等方面,如袁静芳的《鲁西南鼓吹乐初探》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研室1980年油印资料。、王新民的《鲁南鼓吹乐的铜杆唢呐》[4]、王东涛的《以两乐班为例对鲁中南鼓吹乐的本体分析》[5]、杨炜的《鲁北鼓吹艺术之发展》[6]等文章,其中,“穗子”与“笛绞”、“开门”分别是发展手法及曲目来源研究的焦点,如《鲁西南鼓吹乐中的“穗子手法”》[7]、《关于“穗子”记谱法的我见》[8]等文章以“穗子”为研究对象,细致阐述其由来、发展手法、结构意义及文化意义,还有学者对“穗子”的记谱法进行论证;《<开门>及其变体》②作者王希彦,刊印于1982年山东艺术学院油印资料。、《鲁西南鼓吹乐曲牌〈开门〉及其调名溯源》[9]、《鲁西南鼓吹乐中的两颗明珠》[10]等文章以“笛绞”、“开门”两大曲系为论证的中心,分别从曲式结构、变体情形等角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乐人、乐班研究具有全面、深入的特点,成果多以硕士论文形式体现。乐人、乐班的研究多是在当地文化的语境中剖析乐班及艺人,记录乐班构成及乐人的生活、经济情况,记叙民俗事项中乐班、乐人的具体活动,结合礼俗仪式分析音乐形态、文化风格及功能,强调某一群体及个人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传承发展方式。李卫的《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11]还从丧葬的角度,对山东四个鼓吹流派的乐班在礼俗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唐洪鑫的《胶州民间鼓吹乐手徐百乾及其音乐活动之调查与研究》[12]以一人的音乐活动折射胶州地区鼓吹乐的现状;杨彩芳的《响器班的女人们——关于山东聊城礼俗乐班的社会性别研究》[13]对鼓吹乐班中的女性艺人予以特别关注,探索她们融入男性乐班的过程,并探究女性乐人不可或缺的原因。
在我国民族音乐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山东鼓吹乐“文化意义”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该角度研究着重阐释音乐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从民俗角度记录、论证音乐形式,并从社会、审美等角度探讨音乐的功能意义,如牛玉新、李广福的《鲁西南鼓吹乐与民间风俗》[14](P83)、王希彦的《鼓吹乐中“穗子音乐”的生成及其功能意义》[15](P344)、张国媛的《临清鼓吹乐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意义》[16]等文章。
历史起源研究是该乐种研究的薄弱环节,至今未有以起源、历史为题的独立文章发表,相关论述只在著作或概述类文章中有所体现,且没有实质性结论,多基于口述历史资料而缺乏对史料记载的考证与发掘。《岱庙“宋天贶殿”壁画之乐队考》[17]、《泰山祭祀用乐与鼓吹乐》[18]及《山东莱芜西部鼓吹乐班之“窝铺”辨析》[19]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历史起源进行了探索。
比较研究着重于对山东鼓吹乐与其他鼓吹形式的异同分析,如乔建中的《和而不同 多样统一——四种北方鼓吹乐的比较分析》[20]对鲁西南鼓吹乐、山西八大套、冀北管乐及辽南鼓吹乐从生存环境、乐队组合、乐曲乐调、社会功能、文化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异同、探究规律,阐释鼓吹乐“同源异流”的存在形式。刘勇的《中国北方的唢呐乐队》[21]通过对鲁、辽、豫、冀、陕、晋等地的鼓吹形式列表比较分析,将北方的鼓吹乐组合形式归纳为四类,并对四类组合形式的历史性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唢呐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具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伴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进行,山东鼓吹乐的传承与保护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项阳、留钕铜在《当下非主流化生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形式——以鲁西南和冀中为例》[22]中,对鲁西南鼓吹乐当今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传承模式进行纪实性记录,得出中国的传统音乐、音乐传统还会延续的结论。岳雷的《文化遗产保护在变革中发展——鲁西南鼓吹乐的保护思路》[23]提出应把传统乐器、曲目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鲁西南鼓吹乐,引起更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除上述外,部分学者还从山东鼓吹乐研究方法、流派划分、记谱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3.按著述类型分类
“民族音乐学著述的类型可从研究内容的性质和目的入手,将其划分为‘乐志性质著述’和‘乐论性质著述’两类”[24],这一分类方式可帮助我们了解已有成果研究内容的性质及目的。
乐志性质的著述重在描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具体成果类型包括音乐调查报告、音乐志和音乐概述等几种类型。据笔者统计,检索到的这类成果占总量的32%,如李耀让的《鲁西南鼓吹乐》[25]描述了鲁西南鼓吹乐的演奏曲目、乐器编制、乐队组合、艺术特点、演奏技巧及主要演奏者。于帅的《丧葬仪式中的莱西鼓吹乐》[26]全程记录了莱西地区民俗事项中的用乐情况。
而乐论性质的著述重在论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具体成果类型包括音乐专论和音乐概论,文献中共有68%的属于乐论性质,如崔长勇的《“平派”铜杆唢呐调性转变的时代境遇》[27],针对“平派”E调铜杆唢呐逐渐被F调铜杆唢呐所替代这一现象,探索“平派”唢呐调性的历时性变化及原因,孙云的《奏笙鼓可传悲意鸣管笛堪寓哀情——解读山东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文化意义》[28]以菏泽、滨州两地作为山东南、北地区的代表展示了鼓吹乐在其民间丧礼中的应用,从“传统与变迁同在”、“礼乐文化的遗绪”与“鼓吹乐的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4.按研究者来源分类
这一分类方式可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山东鼓吹乐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的关注程度、著者的层数及已有成果的质量。因研究人员流动性较强,故本文统计均以其论文发表时的所在地(或单位)为准。
图表7 著者来源分布图
图表8 著者成果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中地方艺术机构主要包括省、市、县的艺术馆、文化馆,高校师生主要包括音乐学院、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音乐系、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由统计数据得知,山东鼓吹乐的著者来源并非仅集中于山东地区,而是具有向全国辐射的态势,但山东地区著者的研究成果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著者。近年来,高校师生这一研究主体无论是从研究者数量还是发表论文数量来讲都具有绝对优势,刊发成果超过3篇(部)的核心著者有7位,山东鼓吹乐研究具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此外,通过侧面了解,笔者对作者群进行“老、中、青”三个层次的区分,了解到山东鼓吹艺术的研究队伍体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数量逐年增多。
结语
综上所述,建国66年来山东鼓吹乐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1)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呈总体上升趋势,集中度也较高;2)成果文本载体多样,期刊比重最大;3)研究者对于山东各地区鼓吹乐的关注程度不同,研究具有区域性,但近年来逐步趋于平衡;4)研究角度多元化,其中80%的研究集中于音乐形态、乐人乐班及文化阐释角度;5)从著述类型来看,初期多为乐志性质,后期乐论性质著述比重及数量居上;6)研究者来源地广泛,但山东地区研究者相对高产,高校师生逐步成为当今主要研究主体,研究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
经过此番整理,笔者在感叹山东鼓吹乐研究之浩瀚的同时,也觉察到仍有薄弱及待挖掘的空间。在人类文化奔涌不息的长河中,认定山东鼓吹乐的艺术价值、深入理解其价值与定位,寻找最佳研究角度进行高效、深入的研究,将对这一乐种产生重大意义。期望本文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伍国栋.音乐学视野下的文献综述与综论[J].交响,2011(1).
[2]李文如.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许璐,蔡继洲.1980年以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J].音乐探索,2009(1).
[4]王新民.鲁南鼓吹乐的铜杆唢呐[J].枣庄学院学报,2009(6).
[5]王东涛.以两乐班为例对鲁中南鼓吹乐的本体分析[J].齐鲁艺苑,2012(4).
[6]杨炜.鲁北鼓吹艺术之发展[J].艺术探索,2011 (11).
[7]王希彦.鲁西南鼓吹乐中的“穗子手法”[J].济宁学院学报,1984(7).
[8]魏占河.关于“穗子”记谱法的我见[J].中国音乐学,1991(3).
[9]荣蕙荞.《鲁西南鼓吹乐曲牌〈开门〉及其调名溯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2).
[10]魏占河.鲁西南鼓吹乐中的两颗明珠[J].中国音乐学,1993(4).
[11]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12]唐洪鑫.胶州民间鼓吹乐手徐百乾及其音乐活动之调查与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13]杨彩芳.响器班的女人们——关于山东聊城礼俗乐班的社会性别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4]乔建中,薛艺兵.民间鼓吹乐研究[A].牛玉新,李广福.鲁西南鼓吹乐与民间风俗——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15]乔建中,薛艺兵.民间鼓吹乐研究[A].王希彦.鼓吹乐中“穗子音乐”的生成及其功能意义——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
[16]张国媛.临清鼓吹乐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意义[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9).
[17]马吉玉.岱庙“宋天贶殿”壁画之乐队考[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1).
[18]逯凤华.泰山祭祀用乐与鼓吹乐[J].济宁学院学报,2011(2).
[19]秦晓妍.山东莱芜西部鼓吹乐班之“窝铺”辨析[J].中国音乐,2011(4).
[20]乔建中.和而不同 多样统一——四种北方鼓吹乐的比较分析[J].音乐研究,1994(3).
[21]刘勇.中国北方的唢呐乐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3).
[22]项阳,留钕铜.当下非主流化生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形式——以鲁西南和冀中为例[J].文艺研究,2005(3).
[23]岳雷.文化遗产保护在变革中发展——鲁西南鼓吹乐的保护思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6).
[2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5]李耀让.鲁西南鼓吹乐[J].剧影月报,2005(5).
[26]于帅.丧葬仪式中的莱西鼓吹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3).
[27]崔长勇.“平派”铜杆唢呐调性转变的时代境遇[J].中国音乐,2010(3).
[28]孙云.奏笙鼓可传悲意 鸣管笛堪寓哀情——解读山东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文化意义[J].齐鲁艺苑,2005(3).
(责任编辑:郑铁民)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36(2016)01—0027—05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6.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