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段木生产黑木耳技术

2016-07-11王洪凯刘黑龙江省鸡东县林业局西南岔林场5800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5800

吉林蔬菜 2016年7期

王洪凯刘 佳(.黑龙江省鸡东县林业局西南岔林场 5800)(.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5800)



林下段木生产黑木耳技术

王洪凯1刘佳2
(1.黑龙江省鸡东县林业局西南岔林场158200)(2.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51800)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7.022

摘要:问题是直接关系到黑木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涉及到黑木耳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食用菌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其中病害主要指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对食用菌的危害,虫害主要指昆虫、线虫、螨类及软体动物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关键词:林下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病虫害发病特征、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1 耳场选择

黑木耳栽培场地,应选背风向阳,空气流通,水源近、排灌方便的地方。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场,不能伐净过高的杂树及灌木、腐朽的树桩、枯枝,但要清出乱石,同时开好排水沟,并撒上石灰进行场地消毒灭病虫。

2 耳木准备

栽培木耳的树种很多,一般以树皮厚度适中、不易剥落、边材发达的阔叶树,以柞木、桦木为最好。农村十边树亦可利用。耳木直径在4~10厘米,树龄在7~10年较为适宜。选定树种后,于老叶变黄到新叶初发前砍伐(即冬至到立春),伐后就地干燥10~15天,待树木稍干再削梢剃枝,同时把树干和大枝条锯成1~1.5米的木段,用“井”字形堆叠在地势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上面及四周盖上枝叶或茅草,使其发酵及适度干燥,防止曝晒造成树皮脱落,堆高1米左右,让树木组织早日死亡。此后每隔20~30天翻堆一次,使段木上下内外互调位置,促使发酵及干燥均匀,一般堆晒2个月,段木六成左右干,两端截面出现裂纹时,即可接种。

3 菌种生产

在食用菌种的生产上,我们把从黑木耳身上和从耳棒中分离出来的菌丝称“母种”,把母种扩大到锯末子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产生的菌丝称“原种”,再把原种经过繁殖培养成栽培种用于生产。用二级菌种直接接种在木段上出耳。

4 接种方法

就是把人工培养好的菌种接到经发酵含有适量水分的耳木上,这是人工栽培的关键环节。木耳生产周期一般为3年,三年看头年,接种好,穴穴可活,木耳菌丝占领段木早,杂菌难侵入,当年可产耳。接种一次,可连续收获三年。

4.1接种时间

一般掌握在气温稳定在15℃左右,鸡西地区可在春季3~4月进行。为避开春耕播种的农忙季节,也可在1~2月进行,这时温度虽然较低,可在接种后盖上塑料薄膜,使堆内温度适当提高。若在3~4月接种,最好选在雨后初晴,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时候进行。

4.2接种方法

用打孔器在段木上打出直径1.2厘米左右,深1.2~1.5厘米(打进木质部1厘米)的接种穴,穴距10~12厘米,行距6~10厘米,行与行的穴交错成三角形。由于菌丝在段木中生长纵向大于横向,所以穴距要大于行距,菌丝才能均匀的长满耳木。接种密度视段木粗细、硬度、树龄大小、气温高低进行调整,树粗而硬的密些,反之稀些,气温低,密些,气温高,稀些。具体操作在室内或室外荫蔽处进行,勿在阳光下接种,以防菌种晒死,更不能在雨天进行,以免杂菌污染。接种最好采用流水作业,边打穴,边接种,随加封穴孔,当天打的穴当天接完,当天开瓶挖出的菌种,当天用完。接种所用的菌种类型以木屑菌种为最好。木屑菌种接种时,先用镊子将菌种表面的菌膜及耳芽挖去,然后将木屑菌种挖出,不要挖得过碎,尽量成块,轻轻按入穴内,不留空隙,随即封上穴孔,以玉米芯做盖封孔为最好,也可用树皮做盖封孔,用木锤敲紧,再轻轻敲平,使菌种与段木紧密结合。或者涂沫石蜡(石蜡制作是:取石蜡70%,松香20%,猪油10%,加热溶化均匀,待冷却时用毛刷蘸取涂沫)封孔。

4.3管理

接种后常把耳木集中堆放在一起,上堆前,先把地面打扫干净,地面用砖石垫高,把段木按树种、粗细、长短分开,并按"井"字形分层,堆成1.5米左右高的小堆,段木间留一些空隙,进行上堆发菌。为创造菌丝生长的合适条件,应在堆上盖树枝或盖塑料薄膜,以保温防雨淋。在鸡西地区,接种时室外温度较低,耳木感染杂菌几率很少,待室外温度升至22~28℃时,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还要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如果在2~3月份接种,切记不要翻堆,要待室外温度达到15℃时,保持一周后再翻堆。若在4~5月份接种,1周后,可翻堆1次,即把每堆段木上下内外调换位置,重新堆叠,使发菌均匀,以后每隔15~20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一般可不需补充水分,但随气温升高,段木内水分蒸发较多,第二、三次翻堆时,根据段木的干湿程度,可喷雾状水,调节段木湿度,喷水后,待树皮稍干再行覆盖,以防杂菌滋生。翻堆时还要检查菌种的成活率和杂菌污染情况,如发现菌种干燥松散或菌种上出现黄、绿、红、黑等颜色,说明菌已死亡或被杂菌污染,要重新补种。管理过程中,如发现堆温过高,应将薄膜四周掀开或全部取去,以通风降温,经3~4次翻堆后,菌丝已向木质部发展,在耳木中定植,并有少量耳基发生时,即可散堆排场,促使菌丝在耳木中迅速蔓延,并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这样,便于耳木受地上潮气,促进耳芽生长,但又不使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每隔1周把耳木翻动一下,原来靠地面的一侧翻到上面。约1个月左右,菌丝在耳木中充分发育,并出现大量耳基,即可架木出耳(即把耳木用人字形架放,便于出耳)。起架后的管理关键是水分,要创造干干湿湿的外界条件。头两天在早晚要浇足水,以后看天气和耳片开展情况适当浇水,原则是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场地及耳木干燥喷水多些,反之少些;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喷时早晚进行,中午前后不喷,用手摸耳片,有湿润感觉即可。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是保持在85%~95%,约5~7天,子实体长大成熟。

4.4采收晾晒

子实体长大后,要勤收细拣,确保丰产丰收。春耳和秋耳要拣大留小,让小耳长大后再拣,伏耳要大小一齐拣,因为伏天温度高,虫害多,细菌繁殖快,会使成熟的耳被虫吃掉和烂掉。拣耳时间,最好在雨后天晴耳收边时,或早晨趁露水没干耳潮软时采收。采回时应放在晒席或铺有塑料窗纱的木框内上摊薄,趁烈日一次晒干,晒时不宜多翻,以免造成拳耳。如遇连阴雨天,首先应采取抢收抢采的办法,把采回的湿耳平摊到干茅草或干木耳上,让干茅草或干木耳吸去一部分水,天晴后再搬出去一同晒干。或用炭火烘干,烘时通风要好,勿使温度过高(不超过40℃),防止烘焦烘熟或自溶腐烂。如果抢收不过来时,可用塑料薄膜把耳架苫住,不使已长成的木耳再继续淋雨吃水,造成烂耳减产。

4.5病虫害防治

在黑木耳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管理粗放,杂菌和害虫就会大量发生。杂菌在耳木上生长,消耗了耳木的养料,抑制黑木耳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害虫蛀入接种穴,损害菌丝,如果咬食耳基、耳片,则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加强对杂菌和害虫的防治工作。

4.5.1危害黑木耳的杂菌:段木栽培过程中,主要的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韧革菌俗名金边蛾。子实体的基部贴生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表面为黑色形似干了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在潮湿或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发生此菌。

4.5.2危害黑木耳的害虫:主要有伪步行虫、蛀枝虫、四斑丽甲、蓟马、蛞蝓和螨等。

伪步行虫:其成虫俗名“黑壳子虫”。体黑色,有的具有红斑,有的有光泽,长约1厘米,椭圆形,寿命长。幼虫俗名“鱼儿虫”。排粪量大,粪便黑褐色,呈毡毛状。成虫啃食耳片外表,幼虫危害耳片、耳根,也能钻进接种穴危害耳芽,被害的耳根不结黑木耳子实体。在仓库中还能继续蛀食干耳片。

蛀枝虫:成虫体长7.2~10.4毫米,后翅有不规则的黑斑,幼虫的头部为浅红色和深黄色,前胸背板黑色,中、后胸背浅黄色,腹部各节白色,上有黄色毛,排列不整齐。它可以从接种穴钻入,侵入到耳木的形成层取食菌丝,幼虫排粪量特别多,呈灰白色或浅黄色,颗粒状聚集在一块。

四斑丽甲:俗称花壳子虫。成虫后翅上有四个黄色斑点。幼虫为黑褐色,体扁,边生12对肉刺(4对黄色,8对褐色),肉刺上遍生细毛,形如蓑衣。成虫多在耳杆下方活动,有时也钻入形成层;幼虫啃食耳木上的菌丝和耳片。触及成虫或幼虫,它们会射出白色的臭浆。

4.5.3杂菌和害虫的防治措施:对栽培过程中发生的杂菌和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栽培场地:应该选择向阳避风,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场地应该经常进行清理和消毒。周围枯枝、落叶和腐木随时清除烧毁,并喷洒石灰粉、石硫合剂以及200倍敌敌畏或敌百虫液进行消毒和消灭害虫。

段木:段木在接种前最好在火上轻微燎烧,以杀死杂菌孢子和虫卵。也可以接种前一周使用代森锌(1∶500),或退菌特(1∶200),甲醛(1∶100),敌敌畏等溶液喷撒。

菌种:选用生产性能良好的优质菌种,并尽量提前在低温时进行接种。段木的断口和死结周围增加接种穴数。段木上钻孔后应立即接种,不能放置时间过长,更不应隔天接种。接种时,工作人员应用肥皂洗手,再用75%乙醇消毒,盛菌种的器具也需用乙醇消毒。接种后,接种穴用树皮盖封紧,树皮盖也不能放置过夜。

加强科学管理:首先应该抓好定殖期间的管理,提高菌种的成活率。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各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利于黑木耳菌丝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杂菌的繁殖。

病虫害的防治:杂菌感染的耳木应及时用锋利的刀、斧将杂菌削掉,然后在伤口涂上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锌(1∶50倍液)。有时也可用杂酚油涂抹,但是杂酚油透入耳木后影响黑木耳菌丝生长,因此,应在下雨后,或将耳木喷湿后再进行涂抹。杂菌蔓延严重的耳木应即时剔出烧毁。

参考文献

[1] 姜坤.北方五大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9.

[2] 姜坤.蓝莓与黑木耳立体栽培新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9.

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它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还高出约7倍,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黑木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粗纤维,其中蛋白质含量和肉类相当,铁比肉类高10倍,钙是肉类的20倍,黑木耳还含有多种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称之为 “素中之荤”。100克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为:含水分10.9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热量306千卡、粗纤维7.0克、灰分5.8克、钙357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硫胺素0.15毫克、核黄素0.55毫克、烟碱酸2.7毫克。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黑木耳的作用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动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利于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也有较好的化解功能,黑木耳的作用因为它所含的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植物碱能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润滑肠道。

■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