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2016-07-11吴光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房源校区教职工

吴光华

(南京工业大学资源保障部,南京210009)

高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吴光华

(南京工业大学资源保障部,南京210009)

高校教职工集体宿舍是解决青年教职工过渡用房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南京工业大学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高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对策

0 引言

教职工集体宿舍是高校用于新进教职工住房过渡的重要房源,在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和吸引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对教职工的需求也在扩大,但目前高校用于解决教职工过渡用房的房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房源的周期流动性差,这些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房源的利用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职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房源的利用率,有必要提出在集体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优质管理的目标。

1 高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1.1.1管理办法不够全面,不能适应当前集体宿舍管理的需求

《南京工业大学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南工校资[2004]10号)从管理部门、入住对象、入住办法、安排方式、设施配置与使用、室内管理这六个方面细化对学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的管理,以进一步优化资源。但随着学校的发展及部门的职能调整及优化,原在房产管理范畴内的家具设备已调整到设备科,造成了对集体宿舍内家具管理上的忽视。在退房核实住房及家具设备是否完备时,容易忽视对设备的管理。

1.1.2管理中缺乏信息化及系统化

因电子信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管理由原来的纸质文件发展到了电子信息系统,更好更方便地保存了原始数据,但对于房源信息的统计及整合仍然基于人工操作层面,并没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集体宿舍信息数据,主要体现在两点局限性上。①对于教职工宿舍的分配停留在工作人员的单方面操作上,即由工作人员来决定安排教职工的住房,教职工无法自主选择房间。②学校房源的管理缺乏系统化,教职工无法获悉集体宿舍的空房源情况,不能自主进行房源的选择。

1.2管理执行力不够

1.2.1缺乏对集体宿舍入住人员的日常管理

有部分教职工住房问题得到改善后仍不愿意退出学校集体宿舍,反而私自将集体宿舍转租以从中谋利。这种现象在集体宿舍管理上时有发生,但在对这类问题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因为两点原因:①集体宿舍人员数量多,房产科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上无法做到每周每月定期核实住在每个房间里的人员信息。②缺少对集体宿舍入住人员的专门管理,学校集体宿舍的老校区和新校区都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以方便做到针对性的管理。

1.2.2对教职工逾期未退或私自出租集体宿舍的行为管理力度不够

按照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对逾期不退货私自出租集体宿舍的行为有对应的处理条例,但实际很难执行。因现有的房源管理还停留在Exce1数据的收录和查询上,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入住人员信息进行筛选,核实租期超过五年的人员,等发现有教职工租期已超过五年后再通知他本人退房,整个流程的工作存在滞后。而对于私自出租集体宿舍的行为,因教职工白天上班,只能在晚上核实是否是本人居住,因此在核实住户身份的环节上很难操作,主要是缺乏对集体宿舍的日常管理。

1.3房源供不应求

1.3.1房源无法满足大量教职工的住房需求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达2 450所,专任教师150多万人,有近70%的大学老师年龄在40岁以下。除了原旧校区留下的房源,学校在新校区新建了教师公寓,但近几年,学校每年新进毕业进校和引进人才平均在100人以上,房源数量相对于每年的新近教职工的数量而言,仍然是供不应求。

1.3.2青年教师住房需求强烈,但商品房购买能力相对不足

新进教职工中绝大多数为刚毕业的青年硕士、博士,年龄正好处于婚育期,因此他们对住房的需求十分强烈,但是面临南京近几年的高房价,刚参加工作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够。如此,学校的集体宿舍对于新进教职工来说解决了过渡期的住房问题。

1.4集体宿舍房源的周期流动性弱

根据《南京工业大学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的相关精神和内容,为了加快学校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进程,对1998年11月30日参加工作并取得住房补贴的单身教职工,符合学校入住条件的,学校仅提供自参加工作日起不超过五年期的集体宿舍过渡,住满五年时须办理退房手续。一般教职工每位只能安排一个床位;博士毕业的教职工在新校区每位安排一个房间、模范马路校区安排一个床位;单身博士后研究人员,每位安排一个房间。

1.4.1因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原校区的教职工集体宿舍资源利用率低

模范马路校区的教职工集体宿舍原为学生宿舍,每个房间有2个床位,房间内的设备仍沿用原学生的上为床铺下为书桌衣柜的整体家具,因时间长久部分房间的家具设备出现损坏现象,因未及时进行维修,有部分房间只能入住一人,利用率降低。

1.4.2部分教职工占用两个床位,导致实际可以安排的空床位减少

因模范马路校区集体宿舍的历史条件,有部分教职工因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房,于是一家三口居住在集体宿舍内,占用了两个床位,在实际安排人员入住的情况下,导致没办法再继续往这个房间里安排人员。与教职工反复联系沟通后,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便会直接导致实际可安排的床位数减少。

1.4.3部分教职工租期满五年后仍不退租,降低了房源的周期流动性

南京工业大学实行五年期的集体宿舍过渡,是为了给新进的青年教职工一定的过渡时间进行资金的积累后购置自有住房,从而达到教职工集体宿舍的真正流转,以解决更多的青年教职工的住房过渡问题。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入住的教职工存在只租不退的情况,这在推动教职工集体宿舍良性运转方面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商品房房价上涨以及教职工集体宿舍租金标准与市场的脱节。

一是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收入普遍偏低,而南京商品房房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短期内无法购置私有住房。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薪酬进行的调查显示:2013年,81.9%青年教师年收入不到10万元,34.6%的青年教师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二是教师集体宿舍的租金价格与市场价格脱节,模范马路校区的市场租金是学校集体宿舍租金价格的10倍左右。在管理办法中,虽然有对逾期未退租的教职工有惩罚之类的规定按市场标准收取租金,但仍有部分教职工愿意选择租住在教职工集体宿舍内,如此进一步加剧了房源流转的困难。

2 相关对策的探讨

2.1完善高校关于教职工集体宿舍的管理制度

2.1.1摸清集体宿舍中的住户情况,掌握好房源的实际情况

对学校的集体宿舍房源进行彻底的清查,摸清住户的情况,方便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好集体宿舍的住房情况,并能够察觉到现有集体宿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是否有教职工占用了两个床位;房间内的设备是否完备;是否每间房能够保证两位教职工的入住;现入住人员中逾期未退房的人数有多少等相关问题。只有发现了实际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做到针对问题而解决问题。

2.1.2完善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做到制度上的保障

现有的学校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集体宿舍的租金价格与市场价格脱节。模范马路校区位于市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佳,交通方便,而集体宿舍的房租一直未进行调整,与周边市场租金价格相差甚多。②管理办法中有相关逾期未退宿舍的处理条例,但现实情况是仍有部分教职工不愿意退租。所以要根据现有的问题对管理办法进行调整或增加相关处理办法,方便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做到制度上的保障。

因此有必要完善管理机制,采用经济杠杆保证教职工集体宿舍的良性流动。①对全校的集体宿舍房租进行调整,建立租金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周边房屋市场价格结合学校集体宿舍的入住条件等进行分析、评估和调整。②严格控制租期,并且要明确逾期不退的惩罚机制,形成赏罚分明的机制。

2.2建立教职工集体宿舍管理机制

2.2.1建立教职工集体宿舍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分级管理的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将教职工住房管理系统作为整个信息系统的一个模块,包含房源信息、住户信息、申请选房信息及资金信息。同时让学校教职工能够作为使用者参与到系统中来,公开房源信息,让教职工可以自主选择床位或房间,以避免工作人员单方面操作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这样使用者与管理者共同参与到系统中来,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管理学校房屋,提高学校房屋的管理水平。

2.2.2加大对教职工集体宿舍使用的监管力度

房产管理科可以定期将集体宿舍租期即将到期或已逾期未退的教职工人员信息发给各所在二级单位,通过各单位管理人员督促其尽快做好退房准备。通过与二级学院的工作配合,减少退房工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并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集体宿舍的周期流行性。

2.2.3加强宣传,改变传统观念,形成正确的住房观念

集体宿舍管理中逾期未退问题长久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职工没有形成正确的住房观念,认为这是学校的福利,即使租期超过五年也可以继续住,不会有任何影响。这样的观念往往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强工作思想的宣传非常重要,两者的配合才能有效的工作,从而提高学校资源的优化及利用,为更多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的过渡性问题。

3 结语

教职工集体宿舍作为学校教职工周转用房的一个重要房源,是学校为解决青年教职工住房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作为新进教职工过渡性用房解决学校青年教职工住房困难,对稳定学校青年人才队伍,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让教职工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房屋的管理中来,从实际出发灵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教职工集体宿舍的高效管理,切实做到集体宿舍房源的良性流转,更好的服务于教职工。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高校教师收入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27-29.

[2]王玲,傅和平,陈惠兰,等,高校教师公寓管理模式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1(5):66-67.

[3]宋桂彬.新形势下高校周转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5(1).

[4]韩振.高校青年教师公寓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同济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5(3).

[5]尹勇.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52-54.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133

G647

A

1673-0194(2016)13-0236-02

2016-04-06

猜你喜欢

房源校区教职工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从一句广告词看房地产经纪的本质
在线民宿首次出租间隔时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信号理论视角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