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笔下的寓言故事

2016-07-10王为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5期

【摘 要】《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之后,就其读后感所写的一篇议论随笔类散文,文章于1941年出版。作者表面上是在讲寓言故事,其实是在指摘现代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丑陋想象,本文通过《读<伊索寓言>》中的九则寓言故事,领悟钱钟书先生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读<伊索寓言>》;九则故事;新解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编,通过描写动物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共三百五十余篇。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钱钟书是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钱老平生博览群书,他写这篇《读<伊索寓言>》时是以成年人的视角去解读研究这本儿童寓言故事的。以九则寓言为例,联系当时社会生活实际,阐发独到的见解

一、蝙蝠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蝙蝠的故事”是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而钱先生说“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份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 这种人与蝙蝠的行为反其道而行之,讽刺某些见风使舵,总想保持自己身份的投机分子,在上流社会里他装成又穷又硬的平民;可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显出自己的高雅以及“平易近人”的风格来。“蝙蝠”比喻那些无德无才之人,总是变换花样做自欺欺人之事。

二、蚂蚁和促织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蚂蚁和促织的故事”是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而作者的议论意在批判,大作家死后常常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写纪念文章的人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之并无深交,甚至关系不睦。这些人在作家去世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纪念”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把专食促织尸体的蚂蚁与靠给死人写文章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相提并论,讽刺那些借已故的作家、名人沽名钓誉专发不义之财的小人。

三、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狗和自己的影子的故事”是讽刺贪婪和多疑。作者写道“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作者以狗的狂吠和既贪心又缺乏自知之明的人相互映照,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缺点和错误的劣性。

四、天文学家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天文学家的故事”是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作者主要是讽刺一些下台人物 “只向高处看,不顾脚下的结果,有时是下井,有时是下野或下台。不过,下去以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调查和工作。譬如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观天。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这句话很明显是讽刺当时的国民党一些大官僚、大军阀,在内外交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常常会抛出“主动下野”这种伎俩,或者是以退为进,或者是避过风头,旁观其变。

五、乌鸦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乌鸦的故事”是讽刺伪装者,它惹起众怒下场可悲。作者讽刺一种故意否定大家,借以抬高自己的人,他们的手法是把水搅浑,造成人人都有缺点和错误的局面,大家谁都有缺陷,谁都不行,彼此彼此,这种人从中得到了满足。“这个遮羞的方法”是指借攻击和低毁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丑陋。另外,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自己得不到的好处,千方百计让人家也得不到,谁比自己好就打击谁。用“乌鸦”的所为来喻妒贤嫉能、自己不好也不让别人好的小人。

六、牛跟蛙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牛跟蛙的故事”讽刺不自量力、夜郎自大的人。作者用“母蛙”的不自量力来讽刺那些错把缺陷当长处的人。有一種人不承认自己有缺陷,硬把自己的缺点说成是优点,聊以自慰,不思进取。他们把坏说成是好,便无是非可言了。讽刺那些有缺点也自视为优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七、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是讽刺贪婪、急于求成老的人。“老婆子”的贪心引出“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的”的结论,无疑是在讽刺贪婪的人其实是最吝啬的人。

八、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是讽刺够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作者说明狐狸的狡猾更在于它还会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表现,当它成为既得利益时,还生怕别人分享。一个人得到点好处,总容易引来别人的嫉妒,想要分点甜头。要避免这一点,办法是诉苦经,好让别人心理平衡。

九、驴子跟狼的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驴子跟狼的故事”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狠的愚蠢可笑。作者揭露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伪善者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行害人杀人之实,因为有些狡猾的屠夫,他们戴上了医生的面具,打着行医的幌子去杀人,以伪善的面目去干坏事。这样的“医生”与“屠夫”无异。

九则故事均以当时的社会紧密联系,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作者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目光,从现代生活实际出发,借寓言故事,阐发联想,表明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篇议论随笔类散文体现了作者的那种“睿智”的学者风范,读者阅读文本时仿佛是在倾听一位和蔼、幽默的长者的谆谆教导,感到亲切备至,颇有“乐中学”、“学中乐”之感,以使读者的心智在轻松的阅读学习环境中得以启迪。

作者简介:王为(1965-),性别:女,籍贯:北京,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学历:本科,职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