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STSE教育的培养
2016-07-10韩源
【摘 要】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gy)、社会(Soci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STSE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改革技术改造并创造更舒适、更文明、更繁荣的社会,让自然——环境——社会有机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教育也凸显出STSE的地位。随着课程理论的深入发展,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高考理综试题中频频出现STSE的应用,同事也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
【关键词】化学教学;STSE;高考趋势;环保;绿色化学
一、STSE在教育中目标的培养
(一)重视德育,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学生在高中时期在一个固定场所(学校)中怎样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校园文化的熏陶、课教学的理解、教师言行的示范等对中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内容,以利学生科学“三观”的形成。如通过对闪电、燃烧等现象从化学原理上进行分析,可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与文明,反对迷信与愚昧的思想,逐步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关注环保,以技术发展社会
人类在从生存到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积累,更在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提高。而社会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工业发展却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是环境的破坏——化学污染。如今,在中学通过渗透STSE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他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并且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讲解物质时对其环境的危害性加以充分说明,也要让学生了解解决这些危害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掌握技术,应用技术,改变危害,关爱健康,关注社会发展。如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环保的教育,废气要吸收处理,废液要提取转化降低毒性,废渣要回收利用,避免化学实验给环境造成污染。学生做化学实验时,教师应提出明确要求对三废的处理,让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环境问题,让环境与人和谐共处。
二、STSE教育的内容培养
(一)强调STSE相关的化学知识
针对各种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辨别,如食品的腐败、苏打在食品中的用途、胃酸的治疗等。随着时间的改变,知识的长期的积累,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增长学生见识阅历,也可以讓学生体会到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也让学生体验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可以化为技术,技术支撑未来,未来靠环境的保护,环境的保护目的就是人类本身。
(二)拓展知识结构,渗透化学最新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物质的发现和其用途的开发,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层出不穷,STSE目的在于人类自身,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是具有生命力,它赋予社会的是知识与技术,赋予环境的是安全,赋予人的是和谐。在中学教育中需要注重STSE的教育,如学习有机物时加入2015年屠哟哟的新发现——青蒿素,在金属学习中补充新型能源金属镁、宇宙中最轻的金属——金属氢、战略储备金属——镍。通过STSE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三)渗透绿色化学新理念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的环境副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化学污染。在化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如煤在燃烧之前要经过脱硫技术的处理、实验室制取Cu(NO3)2采用的是CuO与稀HNO3反应,而不用Cu与稀HNO3反应是因为Cu与稀HNO3会产生污染性气体NO,而CuO与稀HNO3反应不产生污染物质。在今后的新课标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绿色化学思想
结语
STSE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模式,虽然它不成熟,但种子已经播种下去,悉心培养总能结出果实。STSE在中学化学教育中要强调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的整体性,片面的理解STSE是缺乏文明的表现,也不仅仅要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才能体现它的重要性,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渗透STSE的教育,让人在STSE体系中获益更多。
作者简介:韩源,男,青海省德令哈市人,汉族,职业: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伍国杰.《环境监测》[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