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教学方式,灵动的教学方式,
2016-07-10朱文娟
朱文娟
摘 要:山因水的流动而更具灵秀之美,同样,课堂教学也因灵动而更具魅力。教学方式如果一成不变,势必会将教育带到凝滞的状态中,不能获得新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同样如此,更新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更具魅力。
美术原本是充满活力,让学生无限向往的学科,然而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因为教学方式陈旧等多种问题,使本应充满活力的美术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对其兴味索然。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对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已势在必行,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创新思路、大胆实践。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个性体验
情境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尤其重要。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很多时候,学生觉得美术殿堂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学美术的都是艺术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想办法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进行创作,让他们徜徉在美术的世界中不再怯懦。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就迅速地走进教学内容,与之心灵相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诗配画》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创作的自信心,并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上课伊始我就出示了课件展示《咏鹅》的配画,让学生们去猜测与画面上的内容相关的诗句,孩子们都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诗句,然后我让学生们来进行口头上的描述:“浅浅的河岸,清清的河水,雪白的羽毛……”这些答案几乎是学生们抢答出来的;激趣导入后,我又将《渭城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情感,然后用画面来进行表现,实现文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也在师生的互动下变得更加灵活。
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升,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美术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消除对艺术的距离感,让他们轻松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集小组间每个成员的智慧便可以使创作更具魅力,尤其可以弥补一些学困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的教学空缺。
例如,在《我做的图书》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激趣法进行课堂导入,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图书,说出自己喜欢它的原因,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由小组长推举出本组中最受人喜爱的书籍,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本立体书和一本平面书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本书?为什么?立体书有什么地方更能吸引我们?你能观察出制作立体书的几种方法吗?”大家集中探讨了关于立体书的材质以及制作方法等,最后孩子们在集体的合作中总结出了检、转、接、裁、剪、粘贴几种制作方法及技巧,课堂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合作探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欣赏体验,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充满着智慧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学生感受了自我的价值,凸显了主体意识。
三、关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往往不会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往往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给他们机会去表现、去构图、去想象,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生成审美情趣、展示个性,使课堂充满灵动感。
例如,在《快乐动漫》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将写生素描画和动漫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孩子们去充分地进行想象,将写生画变为各种各样的漫画。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在这样的趣味性基础上,我又教给学生一些画漫画的技巧,在技巧的指导下,引导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制连环漫画,让他们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在想象中去积极地思考,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儿童想象的世界中充满着无尽的乐趣,是其智慧的展现,也是其个性和创新力的展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赋予他们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中自由畅想,进而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合作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我们的美术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