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6-07-10浦文娟
浦文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创新,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对于义务教育来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逐步普及,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更。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教育,如生物教育,教育方式已经由传统的课程教学转变为现代化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日益重视,教学的方式也要求具备更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案例教学恰恰符合这一理念,因而在生物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改革是特别重要的。
一、前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问题选择一些客观的事实案例作为教学主要载体,对案例的特定情景进行描述,从而体现出教学的启发性和引导性。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以及探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不断了解和掌控所学知识。笔者将通过本文,就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教学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1.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素养
对于案例教学而言,最关键的方面在情境教学,即教师通过一些现实案例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从而让案例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再通过案例的启发性和问题性,激发学生发现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特点,从而探寻、探索案例,剖析原理的方法。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其本身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根据案例问题主动交流,彼此配合,同时注意自身的不足,努力改变自身,提升自身,从而达到素质提升的目的。
2.能够促进教学流程的改革和调整
案例教学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还在于教学流程的改革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理解流程的调整。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情况,所以理解流程是十分重要的。而案例教学主要是将一些理论和理念通过生活实例客观体现,从而让学生能够想象和体验,进而通过整体案例发现这些理念,以深化理解和记忆。其次,教与学的同步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交流,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而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由此体现。同时案例教学还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久而久之,教师不仅能够把握教学的节奏,还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隔阂和差异,很多学生对教师始终存在畏惧和逃避心理,进而导致学习被动,效率也难以提升。而案例教学则是让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能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了解教师教学的目的和方法,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1]。
3.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案例教学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作用,即强化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应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和抽象的知识,都能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中得到启发和提示。如对发酵过程的理解,传统知识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理念获得完整的流程和概念,所以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获得完整的知识构架以及运用方向,这也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方式。
三、目前初中生物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于盲目,缺乏科学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往往误认为案例教学是万能的,甚至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一些教师在学生还未了解基本的生物知识理念时,就代入案例教学,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摸不着头脑”,处于迷茫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过程是极其不科学的,导致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另外,一些教师在案例选择方面也缺乏一定的讲究,即随意选取案例,案例本身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断层。
2.案例脱离生活,缺失趣味性
就案例教学来说,一般教学的案例都应该来源于生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生活化,而且案例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即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以及生活话题作为切入点,然后进行相应的引导教学。但是目前很多案例教学本身脱离生活的本质,即案例往往选择与生活关联性不是特别大的话题。如对细胞结构的研究,一些教师选择细菌细胞作为研究案例,虽然案例本身体现出更多的特殊性,但是教学素材却是学生生活中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的细菌,这就让教学工作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进而导致趣味性的严重缺失。
3.教学准备缺少,引导性不足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对学生的引导性和启发性上。但是目前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缺乏充分的准备,进而导致案例教学也失去了相应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如“生物繁殖”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对其认知往往局限于有性繁殖,如哺乳动物的胎生、鸟类以及两栖类的卵生等,教师如果教学工作准备不足,很容易导致案例教学仅仅局限于以上的有性繁殖范畴,而一些细菌、植物的无性繁殖或者分裂繁殖无法体现出来,从而导致无法引导学生全面学习。
四、案例教学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原则
1.目标化原则
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并不是盲目的,任何教学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支持。所以初中生物案例教学工作也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开展,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如初中生物细胞构造的学习,传统教学往往是单纯介绍细胞构造的知识,学生对于细胞的构成完全只有基本的知识理念,却缺乏“立体化”的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入一些案例,让学生“立体化”的思考得以形成,如菠菜叶子组织、洋葱上皮等的观察案例,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学习通过“立体化”达到相应的效果。
2.生活化原则
对于案例教学来说,教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学过程也需要以生活实例作为主要研究素材,进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案例,在生活中学习生物,思考知识。例如一些比较常见的生活案例教学,如对淀粉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以及分解产物进行分析,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我们日常吃的一些主食进入人体的过程,还可以通过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在这些食物咀嚼过程中,会发现越嚼越甜,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分析出,淀粉分解后可能产生一种糖类 [2]。
3.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主要是体现在初中生物案例教学工作的准备阶段,既要保证案例的来源真实、科学以及趣味化,同时还需要有完整的范畴和充分的依据去证实相应的理论。如在教学工作开展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案例教学的流程以及穿插到教学中的各类活动,同时还需要保证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理念。另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案例,解析案例中的要素以及关联性,从而抓住案例中的关键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所以,案例教学的充分性原则体现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生活资源作为案例素材,案例除了保证来源于生活,还应当符合目前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知识范畴和理解范畴,趣味性较强。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章节教学,选择的案例是生活中熟悉的绿色植物,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水分在进入土壤后就消失了,而塑料大棚种植植物的案例中却可以发现塑料膜内侧会出现很多水珠,这样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探寻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走向。
另一方面,教学准备时,教师可以准备多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如《动物的繁殖方式》,除了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还需要预备相应的案例问题,而且问题本身的探究性是层层递进的,如:“动物的繁殖包含哪几类?”“哺乳动物的繁殖属于什么类型?”“‘克隆羊多莉的案例表现出动物的哪种繁殖?”“哺乳类和非哺乳类的繁殖有什么区别?”“哺乳类动物的繁殖比较少见的是哪种繁殖方式,哪种动物属于这种繁殖方式?”等等。这些问题能有效将学生引入深入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让案例教学的作用完全体现出来[3]。
2.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
对于初中生物案例教学来说,教学的实施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案例教学时,需要在教学流程中贯穿案例教学过程,如教学流程可以分为引导、讨论两个过程。一是引导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可以分为学生自主导向和教师引导两种,而且两者准备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先是教师引导,教师在准备阶段完成合适案例的筛选,将案例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初步了解案例,同时对其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如要求学生整理案例情况,同时分析和找出案例中的关键要素以及相应联系;再根据案例,提出问题,并且根据自身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假设和猜测;最终根据案例写出相关提纲,并在课堂进行研究。二是讨论阶段,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行成立讨论组,让他们根据案例情况进行探讨,同时各个组员完成和提交分析提纲,并且结合所有人的提纲意见进行讨论,教师在引导探讨过程中也可参与其中,让讨论组推选一名组长作为代表,将讨论结果通过报告的形式整理并且提出[4]。
六、结语
综合来说,初中生物教学要实施案例教学,首先需要保证案例教学本身不会落入传统的教学“怪圈”,同时还需要遵循案例教学原则,即目标化、生活化和充分性。在教学的流程中重点提出准备阶段的案例筛选、案例教学相关阶段问题准备,最后配合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两个过程的实施,达到相应的效果。
但是就教师来说,开展案例教学还需要注意,不能因为教学方法比较新颖就扩大应用范围,甚至随意套用取代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因为其本身落实还是需要基于传统的生物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安丽敏.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5,(23):220.
[2]陈红芹.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4):87.
[3] 陶 萍.新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J].成长之路,2011,(27):24—25.
[4]黄 菊.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基础教育研究,2013,(10):57—5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文昌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