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016-07-10邓湛霞

师道·教研 2016年8期
关键词:成员学会教师

邓湛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落实和良好实践。

一、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二、优势

在外语教学的领域中,有朗(G.D.Long)和克鲁克斯(G.Crookes)等人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归纳为:(1)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总量增加;(2)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的质量提高;(3)学习语言的环境更轻松;(4)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另外,在学习中小组成员建立了互助意识及团体精神,形成了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出现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学习活动缺乏真实的情境,没有科学的流程,实效性不大。

2. 对于组内成员,由于个体分工模糊,权责不明,导致小组成员间机会不均,合作不够主动,时间分配不均衡。成绩好的学生参与得更多,学困生都成了观众,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

3. 有时学生对于任务本身的理解难以清晰明了,学生不知道如何思考,即使有话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

4. 对于活动输出,由于活动准备工作和操作的过程没做好,学生对于目标语掌握的反馈难以尽如人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都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感到厌烦。

四、解决方案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必须先科学规划小组,落实小组成员的职权。分组时要注意主动精神的强弱搭配与语言能力的强弱搭配,使各组实力相当。教师要对小组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工的原则是充分利用个人的专长。教师要根据困难程度与学生的个性,判断给予何种形式的支架(帮助),以“后面扶持、前方引导”的搭架方式来支持、扩展学生的学习。

1. 教师在确定任务前,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确定所学课文的哪些地方适合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生所要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任务的难度。

2. 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话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差,一般应遵循多维性原则,避免唯一性。话题要有讨论价值,情境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 以明白易懂的语言布置任务,细化任务,让学生清楚明确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出现目标不明确而无所适从的状况。

4.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讨论活动中的进展,并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述同一个意思,对其语言错误以适时和适当的纠正;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知识,让学生从模仿到脱开范本进行描述。

5. 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要增强对小组长的特别鼓励和辅导,提高他们作为一组之长统筹全局的能力。对小组成员,要求他们学会倾听和质疑,也要关注弱势群体,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6. 协调各小组间的关系。在增强各组的竞争力与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组与组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存在合作的可能。

7. 小组活动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小组推选一位成员出来进行汇报讨论结果。这样可以为不同的合作小组间的交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倾听、协作和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8. 小组学习要注意几个原则: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结合的原则;自评和互评要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成员学会教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会分享
圆我教师梦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