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要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

2016-07-10孙先亮

人民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发展

孙先亮

围绕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教育需要转变教育的思维方式,突破教育的传统边界,进行理念与价值观的重建,进行具有颠覆意义的教育探索,让普通高中教育在引导和服务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实现学生终身发展方面切实发挥有效作用,以高品质的高中教育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特色+个性:建设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

教育即环境。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的中学生,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优质的学校教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发生与环境品质一致的变化。

学校首先应当具有教育特色。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高中教育的定位、目标、内容、文化以及管理等应成为浸润学生精神和灵魂的现实存在。如果以追求升学为主要任务,只能产生同质化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教育特色。学校特色不是指向一个特色项目、一个特色班,而是指向一所学校独特的教育信念、教育追求和教育文化的集聚,体现的是学校核心育人价值和杨心竞争力。学校教育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追求,体现在学校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必然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深刻和长远的渗透,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追求。

学校要把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基于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和高度,这是不争的事实。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自身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判断。因此,学校要把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中,创设个性发展的多样机会,以学校的评价机制等引导和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个性发展成为统摄每个学生灵魂和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精神支撑。

学校创造“特色+个性”的教育环境,就是真正从尊重学生出发,创设支持学生个性的大量课程,建设服务于学生独特兴趣和爱好的社团,开展基于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究和综合实践等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质所在,使其不断积聚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支持,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特智能优势,形成自我发展的个性品质,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其一生发展确立起自信与成功的基础。

自主+开放: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建设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社会化价值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价值核心就是“学生发展”,即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破除传统教育价值,让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成为自主发展的设计者、引导者、实施者、评价者和成就者。

学校要把建设开放的课程体系作为自己的使命。课程是学校教育最为有效和直接的“工具”。课程品质决定了学生发展的品质,学校课程建设不仅要具有丰富性,更应重视其对学生发展支持的质量。在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学校要注重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用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价值追求和文化。高品质的学校课程建设不是自以为是的“自说自话”,而要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进行设计。

学校教育因学生而存在,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领悟、理解和接受,并形成指向未来的发展素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决定权、选择权。因此,学校应当把课程建设置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兴趣和选择,让学生决定课程的内容和方向,并根据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积极引导。

重新定位學校课程价值,培养“完整的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正确的教育,意指自由与智慧的培育,然而如果存在了任何形式的强制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恐惧,则这项培育将成为不可能的事。”培养“完整的人”是对教育品质的定位,课程应发挥其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实现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目标。

生命成长与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是自由与自主。普通高中的全面选课走班的制度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主动选择。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发展兴趣和潜质,

自主自由地进行课程的选择;破除行政班的“桎梏”,让选课走班不再是教育者的“恩赐”,而是教育的新常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潜质发展的支持。只有在自主与开放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和开放的品质,浸润其自在、自为、自律、自觉的意识,涵养其开阔、包容、大气、延展的品质。

众筹+外包:建设丰富的教育资源平台

传统的学生升学教育需要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随着教育对于学生发展支持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需要大量的开放性资源支持。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学校的一切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开展资源的“众筹”方式。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学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受体制约束、学生智能优势独特、发展预期各异等因素影响,学校出现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设施不足等资源难题,而多元化的资源需求是任何一个学校无法单独提供的,这从客观上要求学校必须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汇集社会资源,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标准征集资金、课程等资源,并由学生决定众筹项目的发展,实现效果最大化,使资源整合更数据化、更科学化、更大众化。

众筹模式可以将专业领域内已经有一定积累的高价值的资源整合起来,进行跨界融合和思想碰撞,必将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资金、智慧、创意、经验等。“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学生个性化、资源众筹化”的教育发展模式将使学校在资金、课程、智慧资源上获得更加充分的支持。

实施教育的“外包”方式。为节省开支,教学外包(outsourcing instruction)在美国高校萌芽。教育“外包”不仅是后勤等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更具突破性的是教育核心业务的外包,更加主动地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智库”。在“众筹”基础上的高品质学校,随着信息、资金等资源来源的多样化,为教育外包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教育外包的发展模式,让学校教育打开边界,可以克服当前教育体制的约束,将科研院所、企业、家长、校友等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紧密“聚合”,最大限度利用大众力量,提供更多学生发展需要的精品课程,获得更加高端的专业导师,使用更先进的教育设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学生发展的广度需求和深度需求,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益,这也必将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拓集智创新的新途径。

融合+实践:以全新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创新战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创新人才的素质体现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才智已经逐步显现,学校必须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创造才华和潜质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品质,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应试和升学为核心追求,以重复和机械训练为基本模式,以大大小小的考试作为评价手段,把学生捆绑在高考的战车上,极度压制学生的生命活力,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面对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必须审视教育价值观,还生命以自主生长和自由发展的权利,创造更多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回归生命的自然本性,激发学生生命的创造活力,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可以说,高中教育要为学生创造成就未来和贡献社会的价值,就必须赋予学校教育以创新的内涵和品质,并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持。

高中教育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以“融合+实践”的方式,突破传统的学校教育和教学的边界,创造学科融合和多种实践平台。教育要让学生不断打破传统思维方式,解放自己的头脑,实现自己思维和价值观的全新建构。

2015年国际地平线报告指出,开展“深度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日益深远。“深度学习”以创新方式向學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其他相似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外获得更多主动学习的经历。这些学习活动更加以学生为中心,允许学习者控制自身参与项目的方式。例如,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应用于社会。这种系统融合式的学习方式,符合事物存在的真实情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

学校教育应当以“融合+实践”的方式搭建具有多学科融合特征的创新素质发展平台,如实践平台、课程平台、学术素养提升平台、实验室平台等,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全面和全新的支持。

从根本上说,普通高中教育的品质,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品质,就是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核心追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现代思维方式和“经营”手段,广泛集聚各种教育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深度创造能激活学生潜能的环境,实现基于学生自我的最大化发展增值和价值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发展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