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灼见
2016-07-10
创新教育尤其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保护好奇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是尊重差异性。整齐划一的教育,分数第一的学校,永远不会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三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四是培养意志力。科学研究与创造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可能有所成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顽强地应对困难,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要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與生态教育;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教育国际化;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扶贫。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6日)
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打破原来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导的形态,建立灵活、开放、终身、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柔性化教育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余胜泉认为,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的学校。它们将展示一系列重组教育的可能性,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年龄或者学习时间来组织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2期 牟艳娜)
每位学校领导都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哪种教学方式将带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成绩?哪种教学方式将帮助学生发展灵活、好奇、创造性思维等将来在复杂的真实世界中发挥活力的重要能力?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并非对立,而是结合得非常紧密。构建多种不同的、有用的思维习惯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吸引力,同时也能让学生考得更好。我们不要一争论起来就是“传统”与“改革”之争,我们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温彻斯特大学学习科学名誉教授盖伊·克拉克斯顿(Guy Claxton)认为,学校如何教比教什么要重要得多。(《上海教育》2015年第32期)
教育均等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社会是竞争的。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认为,我们希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竞争,到高中、大学和社会再竞争,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财经》2015年第33期)
教师的业余爱好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吗?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专业之外保留着自己的一份特长,这岂不是学校最好的一笔资源?
——山东省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认为,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人们幸福观的培养,教师的幸福是学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支持教师的业余爱好,让教师在事业与个人爱好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激情与追求,就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