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2016-07-09程光湖
程光湖
【摘要】麻城市为湖北省黄冈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贫困县市。多年来,打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我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麻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对策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80370人,其中小学生54111人,中学生26259人。其中留守儿童41388人,占学生总数比例为51.5%,其中父母一方外出学生数18881人,双亲外出学生数22507人。留守儿童因“留守”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打工经济发展下的产物,留守孩子在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少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此次调研,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问题:(1)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或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于人篱下的感觉,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变得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2)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于代沟所致,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
此次调研,对乘马岗中心學校、列宁小学、白果中心学校、潥家畈中学、潥家畈小学、红石祠小学、占集教学点等处的问卷调查,收集有效的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样本230份,并结合与各校教职工访谈情况,归纳8个方面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凸显
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率高,周末休假期间安全存在隐患。农村接送专车为节省开支,多使用残旧车辆,存在事故隐患。归家后,由于监护不力,农村自然环境多变,儿童容易遭遇各种意外伤害,或迷恋网吧,极易形成“5+2=0”的现象。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36.1%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处于教差,35.2%的人对是否喜欢上学自评为一般,39.8%的人自评对目前学习状况不满,其中,认为是因为根本没有人辅导才致使学习差的占到41.67%,而希望父母能辅导的占到35.19%,希望得到同学辅导的占到34.26%,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同学间互助存在很大困难。学习兴趣不足,导致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也较多:经常课堂违纪的占到16.67%、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占37.96%、懒散占23.15%、爱讲脏话占9.26%。
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获得的家庭支持弱化,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孤僻、内向、霸道、胁迫等不良心理不容忽视,例如乘马岗中心学校刘老师讲到,一位陶姓女生喜欢打架,还抢吃同学的零食,在同学中形成霸道蛮横的不好形象。列宁小学的郑主任讲到,一位来自付家垸的女生,每周都会因为小情绪私自跑回家三四次,学校做家长工作,其母回家陪护,这位女生在五年级有改进明显,还担任了学生干部,负责广播室。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更容易内向,有事不敢说,不愿说,无处说。产生烦躁、闷闷不乐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此外,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也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童。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退学打工挣钱的想法,或难集中完成基本学业和功课明显高于非留守男童高,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部分留守男童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欺负,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小学高年级的留守儿童,更容易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渴望经常见到父母,比小学低年级和初中的学生明显高。变现出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我市农村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明显高。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或盼望家庭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占到29.6%。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希望获得有老师的关注关心、答疑的有42.59%。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回家后,电视成了主要的娱乐活动,平均2小时以上的占到49.07%。而在学习之余希望和同学互动游戏的占到51.85%,其次是在室外缺乏锻炼器械,或者缺少文体课。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50.93%的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缺少心理疏导老师;认为学校没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机构的占27.78%;认为没有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占到19.44%;认为老师没有家访的占20.37%。四是社会关爱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餐费过低。
8.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较差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不良行为更多,意外情况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在学校的表现更糟糕,容易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脆弱感最强。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面临更多困难,但同事希望自己学习好,能给父母争光的占到62.96%。
二、调查中的学校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
乘马岗中心学校张主任介绍,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主要采取召开家长会、成立关爱小组、举办节日晚会、“一帮一”活动、让儿童视频与父母联络才进行疏通留守儿童心结。
白果镇中姜校长介绍,主要采取免费亲情电话关注“双差生”、成立心理咨询室、召开家长会、分组家访等形式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三、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我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立法保障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与义务。
随着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修订与完善,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义务时,往往偏重于学校,忽视了监护人的巨大作用,而现今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非常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来确保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与义务,使家长无后顾之忧,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比如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双方不得同时远离家乡打工,必须确保一人在家履行监护人责任。
2.财政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的生活费。
农村各学校,在学生的营养餐与医疗补贴上明显不足,不仅造成学校教师的压力,更让农村孩子输在成长的起跑线上,因此,国家财政应该针对农村基础薄弱的现状,免除在校生的生活费,或者提高生活标准,让家长不担心,政府有向心力,让学生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3.社区学校家庭联动促进道德建设。
农村学生由于客观区位因素限制以及城乡二元化问题长期难解决,在德育教育上存在明显缺失,社区、学校、家庭之间应该联合创建农村的精神文明家园,挖掘传统优势,推进传统家风建设,培育德育新风。
4.建立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动素质教育。
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老龄化、职业倦怠严重,学生综合素质低于城区学生,音乐、美术基本无专业教师,因此,应该建立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农村学生接受美体训练,提高综合素质。现阶段正在进行并村,很多老村部空闲出来,可以将它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让青少年在假期有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现有学校也可以附带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
5.健全合法培训机构提升农村学生的知识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能力培养遠远滞后于城区,针对现状,教育部门应该及时调整政策,允许农村合法的培训机构组织存在,提升农村儿童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