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防护

2016-07-09冯莉颖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冯莉颖

摘要:随着现今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有效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索如何在计算机网络大环境下找到有效防护措施与策略,保证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隐患 网络信息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198-01

在信息致胜的当前,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计算机网络,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不能很好的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分析出影响网络安全的原因,找到解决隐患的办法,让网络信息更加安全、顺畅,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到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密码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概念,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数据、硬件、程序等不会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篡改、泄露、破坏,并且防止非授权的访问或使用,系统可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以及能够可靠的运行。对个人而言,人们希望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个人资料、行程等有关隐私不被泄露,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个人而言是一道隐私的防护网;对于企业单位而言,其在网络上的沟通信息和有关企业核心技术等商业机密一旦遭到攻击和窃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国家需要保密的部门来说,他们的目标是阻挡一切有威胁的信息并防止信息外泄,在这时网络信息安全关系到国防事业,意义更为重大。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要从中发现隐患,解决问题。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隐患

2.1 自然隐患

计算机系统本身是一个电子系统,极其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地表震动、冲击等都会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及网络信息的保存、传播,然而在当前,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场合并未普及防火、防震、防电磁泄露等严密措施,对这方面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差,所以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到自然突发的影响时,通常不能很好的有效保护系统安全。

2.2 计算机病毒侵入

计算机病毒是日常生活中用户最常遇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具有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通过复制、传送、运行达到病毒的广泛传播,存储设备、网络都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计算机一旦感染上病毒,轻则运行迟缓,影响信息传播;重则破坏文件、造成信息丢失、删减,或直接导致计算机硬盘系统崩溃。近些年我们遇到的网络病毒例如蠕虫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等,均在当时掀起一场网络信息安全风暴,造成了严重恐慌。

2.3 黑客攻击

这种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网络信息面临的最大威胁,主要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是网络黑客运用各种技术破坏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被动传播是在不影响计算机网络正常运作下,将信息截获、盗取、窃听,修改网络正常运作的相关信息,最终造成系统瘫痪。

2.4 用户不正当操作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严密精确的操作系统,有时细微的错误操作即会引发一系列的错误发生。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在安全意识缺失的情况下,极易在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由于某一项不正确操作,导致信息泄露甚至系统破坏。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相关策略

3.1 设置口令

这是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最基本、最广泛的安全措施,通过设置口令限制访问,防止黑客和病毒的入侵。它的原理就是只有通过正确口令的输入,才能进行正常访问,所以在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第一步可以为其设置口令,并且在设置完成后将口令进行不定期的更换,可以达到更加可靠地安全防护效果。

3.2 安全加密,加强账号安全设置

加密技术也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为无意义的加密文,阻止非法用户入侵获取原始信息,确保原始信息的保密性。我们在运用原始信息时需要解密,加密和解密称之为密码算法,这种保密的运作方法不断发展,根据不同需要推出不同的加密方法技术,更有利于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除此之外,相关用户账号例如邮件账号、登陆账号的设置也是保护我们信息安全的保障,我们在进行设置时尽量保证其复杂性,避免设置相同或类似的账号,并且不定期进行检查,避免黑客破解。

3.3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应用

这一项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安全防护措施。防火墙通过控制网络之间来访,防止外部用户以不正常方式进入到网络系统中,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但是网络防火墙有不能防范恶意破坏、病毒的局限性,所以通常与杀毒软件配套使用,杀毒软件是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安全技术,主要针对各类病毒的入侵、传播,一旦发现及时查杀,并且效抵御黑客攻击和木马病毒,杀毒软件亦应及时更新升级,以应对更新型的安全隐患。

3.4 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应用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入侵检测系统(IDS)是最新应用于网络安全系统防护中的防范技术,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企图,综合采用了统计技术、规则方法、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密码学、推理等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监控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是否出现被入侵或滥用的征兆。该种检测技术分为误用检测模型和异常检测模型。现今,这种检测系统能够给予更高的可靠性,所以,纵贯立体网络、实现多层防御的入侵检测技术在未来必将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

3.5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创建和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安全占据主导发展地位,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我们需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在现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技术基础上不断更新、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学科的交融借鉴,来满足更深层次的安全防护需要,综合各项防护策略,取其精华,发掘和创造出更多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保护我们最珍贵的信息资源,让信息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网络通讯及安全,2014(19).

[2]张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分析[J].网络通讯及安全,2015(06).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安全
基于云计算背景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以及未来发展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研究
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网络安全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与思考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其防护体系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刍议
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攻防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