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能主义目的论阐释古诗英译中的“信”
2016-07-09张婷
张婷
【摘要】中国古诗浓缩了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当把古诗翻译成英语时,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为诗歌的翻译带来了难题。本文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视角,阐述了诗歌翻译中的“信”是以何为标准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从而为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古诗英译 信 忠实 德国功能主义 目的论
一、引言
“诗歌翻译有其特殊性,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增饰和反作用于内容,形式和内容不仅彼此规定,而且相互延展、转换,共同建构诗歌的美学结构。”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为实现诗歌翻译中的“信”带来了难题。而诗歌翻译作为一种翻译行为,是一个交际的过程,牵涉到一系列的角色和参与者:发起者、中介、原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使用者、目的语文本接受者。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翻译行为非常重视为接受人提供一个功能性的交际文本,即在形式和文体上与目的语文化达到功能性适合的目的语文本。也就是说,译文的功能性适合与是否实现翻译目的可以作为衡量诗歌翻译“信”的标准。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中的“信”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将“忠诚”引入功能派理论。诺德指出,忠诚“使译者同时忠于原语和目的语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实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忠实仅仅指向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而忠诚是个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目的论对传统的译文“忠实”标准提出了巨大挑战,强调翻译方法与策略取决于译文功能与翻译目的,翻译的重心从与原文本对等转变为实现受众或委托人的利益,实现译文与原文间的功能对等,从而使翻译中“信”的标准有了弹性。
根据目的论,译文文本和原文内容之间可以是最大限度的“信”,也可以是最小限度的“信”,“信”的程度和形式整体上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译文“信”的程度与实现“信”的方式。目的论赋予译者更多的权力,以目的决定手段,使译文不必拘泥于原作的形式与内容,将“信”的重心放在了译文是否与原文功能对等(功能性合适)和是否实现翻译目的上。
三、诗歌翻译中的“信”
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相互作用,要将一种语言中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诗句译为另一种语言,而保持原诗特色不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通过译者的努力,原诗的涵义、形式和意境是可以通过另一种语言忠实再现的。译者可以在译语中寻找或创造与原诗韵律、节奏、修辞等效果一致或作用相仿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原诗的对应物。许钧在《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译作与原作同源而不同一”的观点,译作应该反映“原作所意欲表现的世界”。也就是说,译文旨在与原作达到功能上的一致。因此,诗歌翻译中的“信”是指译者根据文本功能、翻译目的、受众期待,在译与不译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忠诚地传达原诗意义,再现原诗形式之美,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共鸣,顺利传达原诗意境,以达到译诗与原诗的功能一致。在这里,“信”已经不再是一般翻译标准中的“意义上的忠实”,而是“艺术效果上的忠实”。
四、功能主义目的论与诗歌翻译中的“信”度把握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汉语中成其为诗的要素,在英语中也许不能成诗,或者没有与之对应的表达形式。如英、汉诗歌的格律、节奏、句式、用词等都有各自鲜明的语言文化特点。在翻译时,这些外在的形式难以保全,译诗如何做到对原诗艺术效果上的“信”?译者需要根据其翻译目的,要么选择对这些外在形式弃而不译,要么选择在目的语中运用目的语的特色,另行仿造相似的效果,以求做到译诗意境、风格等对原诗的忠实再现。
以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为例,译者旨在让英美读者了解中国古诗风貌,促进文化交流,而针对具体的不同文本,译者又有不同的翻译目的,从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比如对偶句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格式,其形式之美在翻译过程中并非不可保留。对于唐诗中对偶句的翻译,许渊冲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诗的形式之美,而形式又是为内容服务的,以杜甫的一首七律《登高》中的首联和颔联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许渊冲,2007:94)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寂寥秋色,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漂泊他乡的复杂感情。全诗通篇对偶,句句押韵,首联和颔联中还有句中对,读起来慷慨,感染力很强。而许渊冲的译诗为了保留原诗形式之美,也做到了韵律整齐,句子结构与原诗几乎完全形似。由此可见,译者目的在于传达原诗的形式美,传递源语文化的审美价值,所以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原作风格。此时,译者做到了对原诗和原作者最大程度的“信”。
而另一译诗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
春眠不觉晓,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处处闻啼鸟。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夜来风雨声,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花落知多少。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2007:92)
原诗由几个独立意象构成,没有使用连接词,却符合中国读者意合的阅读习惯。然而,此时译者的目的是使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因此译者在译文中使用了 “not to...till...”, “after” 等衔接词,并加入了主语 “I”,使译文逻辑清晰,衔接严谨,符合英语读者形合的阅读习惯,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领悟原诗涵义。由此看来,译者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期待和审美习惯放在首位,采用归化的策略,做到了对目的语读者的最大忠诚,传达了功能性适合的译本,达到了交际目的。因此,从功能与交际效果上来说,译文也做到了“信”。
五、结语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由于其他语言读者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会影响其对中国古诗的理解和吸收,作为译者,应在两种语言、文化中进行取舍,以求达到译诗和原诗的平衡和对应。对于诗歌翻译,除了努力做到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诗的音律和形式,还要生动地传达出原诗的意境和文化内涵。为了做到诗歌翻译的形神具备,再现原作的艺术美,就不能以传统的“信”作为诗歌翻译的标准,而要以目的论为指导,充分理解原作含义,明确翻译目的,采用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等策略以得到功能适切的译本,达到交际目的,实现诗歌翻译“艺术上的忠实”。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3]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4]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b(l).
[5]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