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7-09李梦硕张洪峰杜朝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7期
关键词:双师应用型转型

李梦硕 张洪峰 杜朝军

[摘 要] 从各大院校师资建设入手,简要分析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指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办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 键 词] 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134-02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十年的扩张步入稳步向前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后新建的一批本科院校逐渐占据了本科院校半壁江山,这一批院校既没有深厚的建校历史也没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它们努力在实践走出一条服务地方区域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道路,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致力于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稀缺高技术人才。因此,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服务地方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引导学校探索“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

一、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素质教师最早在高职院校的水平评估中提出,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这一标准虽适合高职院校,却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2010年以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职业教育经验,提出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双能型教师指专任教师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有将理论专业知识和生产中的实践操作知识教授给学生的能力和用理论知识解决科研或企事业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

(一)转型发展的必然需要

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地方产业需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转型升级,学校以往设置的一部分专业忽略了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造成近年来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着力实现“两个战略性转变”,即: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着力实现“两个提高”,即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一理念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通过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作,建设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符合的应用型专业,致力于研究生产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和工艺水平,培养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服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不管是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拥有一支具备教师素质和服务地方产业能力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

(二)人才培养的必然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本科不断发展的必然需要。所谓应用型人才是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有团队意识、善沟通、懂管理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只有具备课堂教授和实践指导、传授知识和应用知识、理论教学和产学研实践的教师才能胜任培养高质量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重任,缺乏行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因此,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有一支既拥有深厚理论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又能用理论知识解决科研或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教书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始末,只有教师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地方产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教师通过教书的过程将自身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技能和实践技能。

(三)服务地方的必然需要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作为地方大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层次技术人才,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需要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进行,同时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能缓解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院校转型发展应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根据地方行业需求改造传统专业或设置定向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通过不同形式和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教育及技术研究,不断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实现院校与地方产业共同发展共赢局面的关键。

三、建设方法

(一)出台相关政策,教师队伍转型

学校先后出台《南阳理工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南阳理工学院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暂行办法》《南阳理工学院新进教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南阳理工学院教师国外进修培训管理办法》《南阳理工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培训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引导广大教师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工作,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要求、待遇及培训方式,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资金保障;实施“青年教师赴企事业锻炼计划”,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研究实践,并逐步将教师赴企事业锻炼的经历纳入到职称评定的要求中。

(二)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实践能力

为教师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着力提升教师的行业素质、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学校向全校教师开放实验室场所和仪器设备资源,提供全校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开展“博士后工作交流会”,组织学校博士与南阳博士后流动站企业对接,加强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展博士团走进企业活动,组织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13名博士深入光学集团调研交流,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研究项目,并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拥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提供实战平台,着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广大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学科竞赛,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成立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三融众创空间,为师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发明创造和创意成果向市场转化,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师生提供创新实践、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指导、投融资等服务。

(三)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与校地协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的功能得以发挥。

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地方企业可以开展订单式培养,由双师双能型的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课程,学生在企业的真实设备情景下实战实习的同时还要带着课程实践任务上岗实践,培养学生操作动手和实践能力;以行业或企业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或仿真实训平台,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基地。

在开展协同创新方面:学校汇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优势,成立了“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下设协同创新机构服务南阳经济,依托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已有架构,有效整合人力、设备和科研资源,与企业合作组建光电信息技术、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生物化工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项目组,进行协同创新、技术研发、科研攻关与项目推广,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定期向南阳市发布科研成果信息,优先向地方转让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携带技术成果在南阳创业,或以技术入股等形式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应用型研究课题,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以企业向学校投资的形式与企业共建数个研发中心、实训中心和工程实验室。

四、成效

(一)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提高

通过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鼓舞、搭建服务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等举措,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有显著提高。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大部分团队都在企业中承担横向课题;在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越来越多的教师取得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药师等证书;在软件学院将近一半的教师同时在软件类的公司工作或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二)教师实践能力逐渐提升

双师双能型教师对贯彻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科学研究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教师赴企事业参加实践锻炼,阶段性的实践锻炼和专业进修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督促教师将无形的知识财富逐步转化为有形的生产力;教师在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类课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演示、讲授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企业中承担技术顾问或横向课题项目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增加

随着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的逐年提高,实践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凸显,实验、实习、实训类课程进一步优化改良,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型思维随之逐步增强。例如,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在最近几年的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包囊金银铜奖;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共同主办的2016年“创青春”希芳阁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我校学生包揽了金银铜特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

五、小结

培养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广大一线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水平的提升,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掌握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只有学术与实践水平并存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闵维方.“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4(1):92-104.

[2]张鹏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建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3):5-7.

猜你喜欢

双师应用型转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