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

2016-07-09吕向锋

科学导报 2016年62期
关键词:造园布局园林

吕向锋

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来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受到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从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便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融于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的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意境”之美,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去领会其深度。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以致没有什么特有的规律性可言。造园布局采取因势取势,随地形起伏变化和形式的开展而布置相宜的景物。“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与自然界融合得更加相得益彰。

纵观园林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园林风格的异同,东方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而西方园林则基本上是写实的、理性的,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然而比较并不是研究的终极目的,在当今景观园林领域,单独孤立地谈论任何一种流派或一种风格已没有多大意义,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是景观创新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山西瑞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造园布局园林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