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GIS为农业生产导航
2016-07-09耿倩
科学导报 2016年62期
耿倩
9月7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需求,山西省气象局组织研发了“基于GIS的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集成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需求,人类不仅对灾害天气预警的种类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降水相态预报的可信度给予极高的期望,因此,秋冬、冬春转换季节降水相态的预报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春播期24h累积降水量达到15mm时,对北方地区来说是春播期第一场好雨,对春播极为有利,但如果降水相态是雪,则对刚刚拔节的冬小麦,即将盛开和已经盛开的梨、果、杏花就是致命的一击。对于大中城市,如果降水相态是液态,15mm只是小到中雨的量级,对城市运行和社会生产环节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降水相态是固态,则为暴雪,对城市的运行及生产环节的影响就变得非常严重,如果降水相态是冰粒或冻雨时,对城市运行及生产环节的影响则可能是致命的。
该项目建立了适合山西的短时强降水、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客观化概念模型,提升了山西极端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研发了适合全省7种灾害天气的评估和预评估模型,实现了灾前预评估和灾后评估的自动化。项目实施3年,准确发布各类预警信息60余期,制作评估和预评估报告20余期,并在山西各地市和全国预报员培训班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