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价值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

2016-07-09陈淑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高校学生价值观

陈淑萍

[摘 要] 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主体意识的觉醒、传统文化的消融等原因,高校就此进入了价值多元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以及受教育者价值观如何选择的困惑就此产生,对此现象进行剖析,指出当下高校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重构了价值观教育模式。

[关 键 词] 高校;多元价值;价值观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86-02

当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传统文化的不断消融与创新以及网络文化的多义与分歧,高校从价值一元进入了价值多元时代,这种多元开始挑战一元的价值霸权,原有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为模糊化、离散化、冲突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高校需要对价值重新定位并反思,不仅要看到价值多元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价值多元共识的一面;既要摆脱一元灌输的桎梏,又要防止进入价值相对论的迷局。高校学生作为站在接受知识前沿者,无疑会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困惑和迷茫,高校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形成价值共识,尊重别人的价值选择;不仅学会自我选择与自我判断,又要接受价值观引导,把自我选择的实然与价值追求的应然相结合。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盲目性与功利性

目前,一些高校对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教育使命缺乏理性的认识,无法智慧考量多元价值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教育活动过程和目标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常常表现为过分强调一时的需要和满足,忽视长远的价值追问和价值目标追求。当下,许多高校急功近利,一味强调和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升研率、就业和创业率,不考虑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仿效他校的教育经验,而忽略价值观教育,忘掉自己最优秀的传统。

(二)被动性与守旧性

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权力至上等价值观念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校园也不例外,这些观念逐渐蚕食着学生的头脑和思想,并日益显现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部分高校教师对于社会中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与碰撞,缺少科学的理解和主动分析,对学生价值认识的困惑和价值选择的困境缺乏正确的指引。一旦学生出现不同寻常的行为或举动,他们往往如临大敌,手足无措。同时,部分高校往往固守原来的价值传统,价值教育重说教和灌输,且方式方法陈旧、老套,脱离社会实际,难以达到实效。

二、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实然状态

(一)价值标准模糊不清

我们常说的价值标准就是评价事物是否正确的价值尺度,即对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等价值判断的一个清新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只有一个主导价值体系,但随着社会更深入的变革,其他观念纷纷涌入,主导价值体系逐渐瓦解,多元价值标准随之产生,而多元价值必然带来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冲突。在多元价值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你教育学生要勇敢的时候,他可以说:生命权是第一大权力;当你告诉学生要节约时,他可以说超前消费符合时代的主流;当你教育学生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他会告诉你自由是追求的永恒目标;当你告诉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打拼自己的事业时,他会告诉你投机取巧成功来得更快。

(二)价值理解困难

价值理解是人们评价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有多大价值的重要方法。价值理解会受到时空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民族,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评判和价值理解可能相差万里甚至截然相反。如,现代人无法理解过去的风俗习惯和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本国人无法接受外国人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在社会常规发展时期,价值领域强调统一和一元,因此,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并不是很困难。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作为对信息敏感、聚集前沿知识的高校,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价值在高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本土的、外来的价值观也是彼此渗透与融合。面对价值观的纷繁复杂,高校学生开始出现价值理解困难。

(三)价值选择困惑

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尽管价值的多元化提供给人们更多选择的可能,但“乱花渐欲迷人眼”,过多的选择内容往往使人们的选择行为无所适从陷入两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选择困境。

三、高校价值观教育模式探讨

(一)优化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高校学生价值观无疑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氛围、经济状况的变化、社会风气的趋势,特别是现在的自媒体发达时代,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也必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在不忽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模式下,充分利用社会价值观教育资源、适应现代媒体信息源发展的变化,延伸到社会环境的价值教育领域。社会社区联系实践基地的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系网络的构建和完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有效地协调和调动,学生的人生观的教育才能有成效。从根本上讲,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巨大,因此首先,必须把净化社会环境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加强对网络、社会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去除不健康、不文明的腐蚀青少年的东西,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是教育学生价值观模式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

(二)提高教育者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指挥者,任何教育活动离开了教育者都是不可能进行的,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会更加重要,因为承担的是“育人”的任务。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学生的信息来源也呈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然呈现复杂的特性,对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全球化,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侵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一个教育者最基本的要求,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次,教育者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掌握心理、教育学的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师的人个魅力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是巨大的,教育者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对策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时代不迷失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社会的多元化导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必然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每个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三)培育学生的独立人格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也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同时受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学生往往容易迷茫和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教育者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指明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辨是非,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迷失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同时在不涉及原则的情况下,包容其他人的不同价值理念,尊重别人的选择。人不是单个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人,所以教育者必须培育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这才是治本之道。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将会显得更为重要,独立人格的培养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构建“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教育理念

高校学生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没有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学生就会缺乏形成价值观的基础,导致价值观混乱。同时,价值引导必须注意“度”,杜绝强制和粗暴的灌输,应采取诸如谈话交流的温情教育,打破种种价值禁锢,真实表达自己的心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是培养价值观“千人一面”,而是要允许个性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刁蝎.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D].西南大学,2009.

[3]黄希庭等著.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杨绪军.重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1998(1).

[5]石巧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教育者高校学生价值观
品读
我的价值观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