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 引导共识
2016-07-09何其伟
雷锋 2016年6期
何其伟
天气开始燥热,人们的情绪也随之变得焦躁。有关道德的舆情热点一个接一个——人们总是用道德或不道德来评点。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过马路扶老人、坐车让座、捡钱交警察。当我们有了孩子,也同样这样教育引导他们。在这样的传承下,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事、不做坏事,是道德常识。可是,常识就一定会被人们遵守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不一定会达成去为的共识。
有时说与做,认识与实践并不统一。从道德范畴上讲,让座不让座,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不好。让座,是道德提倡的行为,是“做好人”;不让座,属于道德不提倡的行为,是“不做好人”。这种情境下“不做好人”不见得是错的,只是不想做得更好,毕竟没有恶果。过多的谴责也有违常理,甚至给对方造成舆论和身心的伤害,这对于对方也是不道德之举。
那么我们是不是容许这样的不让座的现象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
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没有外力的约束性,也不具有惩罚性。人在道德权上是平等的。当遇到一件事时,我们不应该动不动拿出道德的高线来衡量,拿圣人的标准来对照。只有常识与共识达成一致时,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落地。
作为媒体人,在公共事件报道中,须理性对待。要做新闻事件的记录员,不当事件之外的评论员,不能随着舆论一边倒,不搞文字口水战。同时,要担起自身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来,要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引导共识,通过对身边模范典型的弘扬来引导共识,通过营造弘扬传统美德的舆论环境来引导共识。
当我们营造出人人都想送人玫瑰的强大氛围时,当认识的常识凝聚成践行的共识时,类似于让座之类的喋喋不休的道德论战就可能会自动终止了。这种美好的愿景,相信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