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高品位的中职教育

2016-07-09宋仕军

湖北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实训中职素养

宋仕军



办高品位的中职教育

宋仕军

具有多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学校管理工作经历。2014年10月,履新远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后,推行县域教育教学整体改革,致力于通过课程改革和实施生本教育,践行绿色教育质量观。

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职教育举足轻重。要促使中职教育快速发展,必须抓住三个关键。

其一,立愿景。办好中职教育,首先要厘清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要围绕“重实用、多实训、强素质”总目标,着重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怎样立愿景呢?

一要建构立体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之魂,没有多元丰富的课程作为载体,人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为达成中职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需要建构“文化与素养、体育与健康、艺术与修养、专业与实训、综合与实践”五大学习领域。通过立体综合的课程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多元选择的课程超市。同时,逐步建立学分认定体系。

二要突出职业技能实习实训。职业教育要姓“职”,离开了“职业”特色,学校办的再好,也不符合中央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失去了中职学校应有的办学价值和意义。如何凸显特色?重在做好专业规划、建好专业实训室、组织好层级技能大赛、用课程理念策划好顶岗实习。

三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围绕“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第一资源中的最为重要的一极”指向,制定“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双师型教师中高级、中级、初级结构组成”的专业教师五年发展规划,通过“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校本研修、跟班学习、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和倒逼、奖补机制,促使文化课老师转岗学习成为合格的专业课老师等手段扩量提质,并制定指标向专业老师倾斜、让专业教师收获更多的存在感和获得感的单独系列的专业教师评价方案和职称评定标准。

其二,重生本。如何践行生本教育呢?笔者认为,要在“以能力和素养为价值取向、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课程”的前提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综合实践。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式教学方式,建立起“主问题”或情景引导下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的综合实践之路。

做中学做中教。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专业课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如何以实训为载体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课题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

关注“两活两率”。生本课堂的践行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动纲领。“活用教材、活化课堂;控制学生回头率和减少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应该成为我们的行动纲领。(回头率是指当教室内外有不相干“人、物”干扰时,学生注视不相干“人、物”的强度;课堂精力流失率是指游离在教学之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间的长短。)

其三,有故事。教育公平实践证明,“每个人都能够出彩,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我们的中职教育应该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宁静而温暖的书桌,过上有故事的校园生活,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得见素养、分数和技能,忆得起青春和同学,记得住母校和恩师。“看得见素养和技能”指向于生本课堂,而“忆得起青春和同学,记得住母校和恩师”则更多的是指向于生本德育。

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德育载体?我们要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如“读书节、社团文化节、科技体育艺术节、技能大赛节、成人节”等,通过“故事”与“温度”打破包裹在学生身上的层层的“壳”,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实训中职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