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子教育盛行谈公立学校改革

2016-07-09王晓男李经天

湖北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公立学校影子机构

●王晓男 李经天



从影子教育盛行谈公立学校改革

●王晓男李经天

影子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一个对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课外补习的调查研究报告中首次出现。影子教育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之外学习学校的学术科目,而这类科目的学习是需要付费的,它具有三个特性:补充性、私有性和学术性,课外培训就是一种典型的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盛行的原因探析

出现影子教育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学生学业发展现实需求。素质教育与分数选拔之间的矛盾。在国家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减轻学科课程的比重,这无疑是教改的进步。但是,沉重的升学压力与素质教育却产生了矛盾。“事关前途命运”的中考、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工具,分数的地位依然居高不下。学生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在补习机构学习来“补漏”“补缺”。

在公立学校“吃不饱”或“吃不了”。公立学校教师授课要兼顾全局,考虑的是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这就让部分学生出现了课堂知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吃不饱”的学生就很可能会寻求影子教育的帮助,通过补习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而“吃不了”的学生,为了维持自信心,并跟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也倾向于寻求影子教育的帮助。

“共性”与“个性”不可兼得。众所周知,公立学校要满足教育公平的要求,无论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授课还是在布置作业时,大多追求的是学生的共性发展,难以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补习机构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能依照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其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影子教育自身独特的优势。高水准的知识要求。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补习机构的教师不如公立学校的教师优秀。事实上,补习机构里有很多优质教师,如很多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毕业于美英等国家的大学,有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口语地道并且深入当地文化;再比如奥数老师,他们很多都是奥数比赛的“常胜将军”,深知解题技巧,逻辑思维活跃,往往比公立学校的老师解题思路开阔,能够从不同的程度去开发学生的智力。

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料。教师对知识的整合以及合适的教学手段的选用十分重要。学生甚至公立学校的老师往往都会搜集和妥善保管补习机构的资料,因为补习机构的老师对教材研究更深入、更专业。有学者研究发现,很多公立学校数理老师都重视补习教材,认为学生从补习处获得的学习资料比他们的更具参考价值,换言之,受访教师承认补习教师比他们更了解课程核心,并反映在教材设计上。

高超的教学技术能力。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便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补习机构率先普及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触屏、多样化的动画效果和智能化的游戏等来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相比较而言,公立学校教师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热情不高,钻研不够深入,与学科融合不够紧密。

订单式的服务理念。补习机构的教师上课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因此,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优缺点、个性特征、兴趣喜好和思想动向等。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补习机构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授知识的老师,更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学习上的问题他们可以帮忙解决,生活中有困惑他们也乐于给予帮助,与公立学校教师相比,他们给予学生更亲密的情感关怀。

公立学校如何调整和应对

提升教师的主体性发展意识。人的主体性“实质上指的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确信、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运动及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如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它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展现了人生命运动的深度和广度,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公立学校教师要有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只有内驱力才能不断地为自我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钻研教材教法,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上学习、学校教师间相互学习,从补习机构老师处学习,从学生处获得灵感而学习等方面进行专业素质的提升。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掌握更新更全面的知识以及更高超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当前,公立学校的教师很多都是拿着“铁饭碗”,根本不用担心丢工作,这种体制的原因使教师容易滋生自满、不思进取等不良思想,影响教师的成长;而部分无编制的优秀教师却因为待遇问题另谋高就,导致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聘任合同制”是政府和学校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教师劳动力资源的重要劳动人事制度,它让合同制教师与正式在编教师同工同酬,能消除无编制老师的顾虑和担忧,但是它却不能很好地激励编制教师的积极性。当前,公立学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业准入制度,它或许能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

更新教师培训方式。公立学校教师培训时间短且形式单一,大多数教师参加的培训主要是入职培训,职后培训次数少,且大多是2-3天的突击式培训。这样的培训既不能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大幅提升,也不足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各种困惑。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听讲座和观摩听课来进行,不能很好地激发教师主动参与,从而导致培训成效不大。而补习机构教师的入职培训,少则一个月,多则长达半年。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反复的磨课、评课等;培训方式有培训师讲解、游戏法PK理论知识、小组合作在短时间内演示课程等,这就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始终积极参与的实践者;培训频率适当,一般是一周一次的集体教研,半年一次的全体赛课,不定期高频率的专家讲座,让教师能及时更新教学知识、解决教学疑惑、提升教学技能。所以,公立学校在教师培训上要向培训机构学习,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培训中来,切实解决他们的专业成长问题,有效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据有关报道,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呈现的信息看得见,又听得见,还可以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保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2011-2020年)》中,也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当前,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公立学校的教师运用能力不足,并且还有部分老师虽经常使用却用不得当。归根结底,是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透彻、运用不当所致。因此,公立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培训,有效地解决信息化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周群)

猜你喜欢

公立学校影子机构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What a Nice Friend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和影子玩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