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县:探索“校企联合、跟踪服务、一主多元”培育模式

2016-07-09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7期
关键词:沁县跟踪服务农广校

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现辖7个乡,6个镇,306个行政村,1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全县耕地面积50万亩,在农业生产中,沁县因地制宜,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目标,抓重点、抓特色、壮基础、强龙头,逐步形成了玉米、沁州黄谷子、蔬菜、肉牛育肥、沁州鱼养殖等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职业农民,全县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参与培训率偏低的现状,严重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为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沁县农广校在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大力开展集中培训和跟踪服务,探索建立了“校企联合、跟踪服务、一主多元”的培育模式,为全县农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该模式被县、市评为优秀培育模式,在年度考核中受到了市农委的表扬。

“校企联合、跟踪服务、一主多元”的培育模式,就是以市县农广校、涉农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涉农培训公益性机构为主,联合大型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训基地,通过集中理论授课与到企业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完成教学计划,然后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跟踪服务,实现“农闲时理论授课掌握基本知识、农忙时结合生产学技术,关键季节外出考察学先进,长期进行跟踪服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按照“校企联合、跟踪服务、一主多元”培育模式,联合县区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探索总结出了六字培育模式。

一是精选培育对象,“需”字当先。首先,在项目申报的同时,沁县农广校及时和农委内部股室、县经管中心、种子经销企业对接,取得他们支持,农委内部股室提供了种粮大户“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等有关信息,种子经销企业提供实际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信息,县经管中心提供合作社建设信息,乡镇农技站提供本乡镇有关信息,学校工作人员深入乡村逐户逐人落实,确保学员质量。第二,在县电视台宣传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告知广大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条件和政策,有学习愿望的农民自愿前来学校报名,学校对其进行考察,择优录取。第三,通过上一批学员推荐下一批学员,乡(镇)、村填写意见,学校考查后择优录取。

二是精挑培训教师,“优”字当先。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学校精心选择培训教师。如,特邀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副主任苏菊萍讲授种子法、种子标签;山西农大教授王曰鑫讲授土壤与肥料;市农广校校长王景盛讲授玉米增产潜力分析。县农委选出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10人带课,讲授各种农业技术;农广校有技术职称的全部带课,共聘用教师25名,每天安排8个课时。

三是精编培训教材,“适”字当先。根据培训需要,结合沁县农业生产实际,组织20多名省、市、县农技人员编写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内容涉及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农村政策,作物栽培技术、植保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土壤与肥料技术、耕作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

四是加强实践实训,“趣”字当先。实践实训安排突出“趣”字。如果天气天寒地冻,如何进行实习训练?县农广校工作人员带学员到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的示范户家中,示范户与学员用拉家常的形式述说他的全部生产过程、应用了哪些技术、效果如何。根据学员要求,安排学员参观了晋城司徒现代农业园区、武乡砖壁观代农业园区、武乡育菇基地,由园区负责人讲解生产技术、经济效益,帮助拓展了学员思路,了解现代农业技术。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安排一节理论课不超1个半小时,同一内容分批次讲解,让学员有消化吸收的机会。

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准”字当先。培训每期分为四个班,每班由农广校工作人员任班主任,在学员中选出一名班长,协助班主任工作。学员登记入档后,首先进行分班、分座位。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制定了学员学习制度、学员班级管理制度、学员生活制度,制度写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

六是强化后勤服务,“暖”字当先。生活安排突出“暖”字。为了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加强联系,将农广校人员分工、校长电话、班主任电话、其他工作人员电话公布上墙。工作人员跟班学习、吃饭,每顿都是学员先吃,工作人员最后,保证学员吃得可口、热乎。经常去学员宿舍查看,保证宿舍温度。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沁县分校

猜你喜欢

沁县跟踪服务农广校
沁县:用好“金钥匙”凝聚“动力源”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心系老区环卫 扮靓水城市容——记沁县环卫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建军
厚重的沁县文化
“放长线、钓大鱼”的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ATS系统列车跟踪服务信息交互及算法研究
跟踪服务 改善政策
高层次人才储备与跟踪管理服务
沁县纪委:打响查处网络举报案件“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