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2016-07-08于海奇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

于海奇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征便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特点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两个区域经济合作体——欧盟跟北美FTA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占东亚地整体经济规模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中日韩为主体的发展区速度也使其逐步成为世界的第三经济力量。但是跟北美自由贸易区跟欧盟相比,东亚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这与中日韩三国未能有相关区域经济合作形式的条约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经济全球化

一、构建中日韩FTA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之后的贸易流向的变化。据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所得出的研究报告总结分析指出,在建立中日韩FTA以后的较短时期以内,必将会导致韩国对中国贸易黑字幅度的进一步上涨扩大和日本贸易赤字幅度的下降减少以及日本对中韩的贸易黑字幅度的进一步扩大,总体区域内贸易额度有很大提高。

第二,中日韩FTA的建立也会促进本区域内的中日韩三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一份韩国三星研究所得出的报告指出,对于农业食品加工业以及服装业等中国对日本韩国出口的产品其数量会进一步增加,然而对于汽车金属等产业却相反即不增反减;此外像是日本韩国两国的农产品的产量也会有所下降,但是这却会使得很多制造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日本电子电器纤维等产业的出口会增加,韩国的加工食品等会得到发展与增长,具体而言,对于中国,其扩大生产的主要商品有服装、加工食品、电子电器、农产品等,而其减少生产的主要商品有金属、纤维、汽车等,对于日本来说,其扩大生产的主要商品有电子电器、汽车、纤维、机械等,其减少生产的主要商品包括水产品、服装、农产品等。

第三,建立中日韩FTA不但能够让自贸区内各个国家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此外对于自贸区内的贸易投资环境改善和充分发挥市场所发挥的竞争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会对中日韩三国之间在经济贸易与投资等方面发展发挥明显的带动作用。据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所得出的研究报告分析,中日韩FTA的建成建立会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GDP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韩国是其中收益最大的国家,它的GDP增长率预计最高能够提高4.73%,其GDP涨幅大约在1.29%-4.73%,而日本的GDP涨幅大约在0.03%-016%左右,最后对于中国而言,其GDP涨幅约在0.03%-1.05%左右。中日韩FTA如果能够建立建成,将会对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发挥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其中特别是日本跟韩国,其在以后的时间段里则会取得更多的利益。

二、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当前由于中日韩三国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态度方面和积极性方面存在差异,且三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想在短期内使得三方谈判内容达成一致相当困难。其中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制属于转型中的市场经济,而对于日韩两国来说,两国属于发达国家,其经济体制属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使得三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地位的不同,这也必然导致中日韩三国在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产业合作、竞争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阻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政治因素。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虽然是种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但是不可否认,三方间的政治互信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却有密不可分的影响。仅仅依靠经济上的依存却在政治互信、地区认同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那么也难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中日韩三国之间和平友好是当前的主流,不过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也有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在制约三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比如中日韩三国间关于岛屿领土主权争端的问题,已成为阻碍中日韩三国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要因素。

(三)外部因素。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行径是有目共睹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若能够建成,这不仅会使得美国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控制难度加大,对于美国日后对全球性制度安排所获得的利益也会受到重大的打击,所以说,美国一定会干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无形之中也就使得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难度增加。另外,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会受到东盟态度的影响,因为东盟并不希望中日韩三国间组织一个与其竞争对抗的自贸区。

三、加速建设中日韩FTA的建议

(一)追求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经济技术交流。当前形势下影响三国间的经济合作进程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中日韩三国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这也成为中日韩三国间存在着较大的政治分歧的原因之一。中日韩三国必须在不应以社会制度跟意识形态的不同为先决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开展对外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合作之中将暂时解决不了的矛盾搁置到以后再解决,相互间努力寻求经济上的共同利益,求同化异,争取达到一种超越意识形态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实现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二)努力改善国际和周边环境。要想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开展稳定的经济交流首先必须在这一区域内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缓和紧张局势作为三国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必须要通过建立中日韩三国间的安全保障体系来预防和解决多重纠纷,达到三国间的合作共赢、相互依赖。其次,由于三国间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经济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通关制度以及投资保障制度等制度最终在三国之间形成一个高效健全的制度环境。

(三)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对话机制。由于企业、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术团体和企业界的积极性,在更多层面上开展对话合作。采用官民并举的方式上在更多层面上开展对话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交流的作用。使得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企业家学者只要他们能够提出他们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就一定能获得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长远方案,实现经济飞速发展。

(四)追求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展的合作方式

1、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三国的产业政策,从而建立共生共存型产业结构。

2、加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内的技术合作,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合作,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动力使得中日韩三国必须要加强三国间科学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从而加快本区域的技术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整个区域在高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3、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联合建立有效的处理金融危机机制以此来防范金融风险,也可以在加强对区域内投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来促进区域间的金融合作,例如建立东北亚投资合作基金或投资银行等等,从而实现为中日韩区域内产业提供信息、技术、金融支持的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6):51-59

[2] 李平,王蔷.中日韩建立FTA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93-95

[3] 金成华.东亚地区FTA谈判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32

[4] 廉晓梅(2004):《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制约因素》,《现代日本经济》,第6期.

[5] 张蕴岭.美国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2,(1):78-79.

[6] 张杰瑜.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困境及途经选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7] 张洪量.《浅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想》:[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6.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