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记者眼中的汽车发布会
2016-07-08罗东
罗东
出道至今,做得报道大都是IT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形形色色的发布会当然也参加到数不清了。自打小米的雷布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苹果乔老爷那套风范搬到国内后,粉丝、衬衫、牛仔裤俨然成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开发布会的标配。
台上,小清新科技范儿,甭管普通话标准不标准,都声情并茂,仿佛谈笑间友商便灰飞烟灭了;台下,粉丝纵情呐喊,甭管是真粉儿还是雇来的,反正分贝挺高。
两个词儿总结:貌似真诚、看着热闹。当然,再真诚热闹,时间久了也难免审美疲劳,直到我去过一次汽车企业的发布会。
反正是有年头了,其时国内某民族汽车品牌发布新车,带大队人马赶赴国内某省会城市:下午入驻城市开发区一希尔顿酒店,一人一屋(互联网圈出门两位记者一屋的比较多一些),晚上有大巴把大家集体拉到住地附近的,该市最好的体育馆,就是发布会场地。
进入场馆那一刹那,混惯互联网圈的我顿时被震撼到了,诺大的体育馆居然有座无虚席的感觉:名主持人、小明星、 金发碧眼为班底的杂技表演 ……一套流程下来,我脱口而出:“和晚会差不多啊。”接着脑子里就冒出一些非常屌丝的想法:这么多人哪儿来的啊?这得花多少钱啊?浪费不浪费啊?而且听说这品牌去年销售成绩不太好,经销商比较困难,怎么还搞这么大排场?直到有个同去的汽车圈朋友和我解释:“这发布会可不只是给记者和粉丝看的,你看场地里还坐着那么多经销商呢。”
我恍然大悟。在互联网圈,很多企业的产品本身就是渠道,而渠道往往是数字化的,你产品的传播与营销的根本是辐射到用户,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兴趣。再不济,流量可以买。但车企的营销与销售是自上而下的线性链条,起码在目前,厂商终归还要靠着渠道去卖货,或者说,厂商要激发渠道进货的积极性,因为实物货品的压货是有巨大成本的,所以汽车企业发布会,渠道商一定是核心受众。
慢慢参加车企发布会多了,新鲜感消失以后,反而又觉得还是互联网圈的发布会好看,因为我们能感觉看到活生生的人和不同的性格:雷军能忽悠,陈年爱自责,杨浩涌很痞,贾跃亭能放炮……他们不断在尝试一些新的“表演”方式,比如现场唱歌,骑行,抹眼泪,甚至和友商打嘴炮的方式与文案也在不断更新。
而车企就单调多了。一路看下来,大约七个字就能概括我看到的所有车企发布会:高端大气上档次。几乎一定要有体育馆,一定要有名主持和明星、一定要有领导致辞讲话、一定要有车……
这大约和基因有关:互联网强调的是产品迭代与更新(我们就不说创新了),宁可被骂也不能没声音,所以在发布会上也会保留着这种精神。但对追求稳定、多为外资与合资,国企范儿浓的汽车企业来说,车企发布会的首要目标也是不出错,稳定压倒一切,而明星、华丽的舞台,自然是最保险的办法:钱花了,起码当时就能听见个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