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抗洪神器”真的那么神?

2016-07-08

环球时报 2016-07-08
关键词:挡板抗洪防洪

本报驻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管克江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章节 本报记者 刘扬

近日,中国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灾,而一组德国金属防洪墙与中国抗洪使用的沙袋的对比照片7日在中国网络上广泛流传。质疑者认为,中国目前抗洪仍然依靠人力的肩扛手抬,和1998年抗洪手段相比没什么进步,与德国的“抗洪神器”更是没法相比。然而,真相是这样的吗?

“防洪神器”不光德国在用

所谓的抗洪神器就是一种防洪用的金属挡板。据网帖介绍,这个防洪挡板在德国一般由15厘米厚的铝合金压制成长2米的口字形铝梁,抗洪效果特别明显。一般4至6小时可以把河岸围起来。

《环球时报》记者在德累斯顿等城市采访时,就曾看到过这种铝制挡板。这种挡板高约1到2米。不过,这种挡板不能直接架设在地上或墙上。它要放置在铁制U形槽中,一块一块密封固定。德国柏林防洪专家胡博内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防洪装置对地基要求很高,必须是混凝土结构。支撑防洪装置的墙呈“I”形,固定在地下。地下墙的部分是地上墙的几倍。由于这种地基是预先建好的,所以洪水来时,只要装上面的挡板就可以了。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派记者来到德国汉堡市的易北河畔,实地探访了德国“抗洪神器”。据当地专家介绍,汉堡有100公里的防洪墙,总成本相当高。专家还表示,最好最经济的防护方式,还是用土堤的方式。

其实,中国并非没用过类似的抗洪神器,此前,哈尔滨、上海都曾使用过。其中哈尔滨使用的抗洪挡板与国外的抗洪挡板有些类似。据2002年10月30日的《黑龙江日报》报道,国内首创的“活动钢闸板防洪墙”在哈尔滨市建成。据称,这种“桩基活动钢板防洪墙”由桩基础、基础底梁、防洪墙及防洪钢闸板组成,其中露在地面上的防洪墙只有60厘米高。据介绍,防洪钢闸板每块长5米,高2米,重1.3吨,平时钢板存放在防洪通道旁的专用仓库里,大水袭来时,接到水泥防洪墙上面,专业人员安装一块钢板只需4分钟,缝隙间用专用防水胶粘接,防止漏水。

长江抗洪为何不用“防洪墙”?

那为何中国不能在长江流域的抗洪中大量使用这种挡板呢?首先这种防洪挡板对地基的要求很高,地基通常必须采用混凝土结构。这个混凝土的基座要嵌入堤坝较多,然后在混凝土基座上架设防水挡板墙,而混凝土基座也要进行额外的保护以防被冲垮,如果水位较高的话在金属墙后还要使用支架加固。显然,在中国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堤坝并不多。即便是在欧洲,能用这种金属墙的地方也是少数。其次,这种防洪墙的造价不菲。哈尔滨使用的防洪墙只有4.8公里,造价就达1亿元人民币。第三,对抗特大洪水的效果恐怕没有网帖画面上显示的那么好。中国长江流域的水流量很大,有统计显示,多瑙河汛期的流量平均6000立方米/秒,而长江平均3.1万立方米/秒,1998年达到3.5万立方米/秒,今年武汉近5万立方米/秒。即便是在欧洲,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并没有普及这种防洪墙。在欧洲多国遭遇的水灾中,大多数用来加固堤防的仍然是沙袋。而且,即便在使用防洪挡板的地方,同样存在“水漫金山”的情况。

一名中国专家认为,德国的抗洪神器在某些环境下是具有不错的抗洪效果,中国也在多地应用过相关技术,并取得不错的成果。但如果像互联网上那样简单将德国的防洪墙与中国军民救灾的照片放在一起,是发帖人有意无意夸大西方的抗洪能力,贬低中国。中国随着经济与技术实力的提升,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投入巨大,这种微观的局部对比是不太负责任的。

中国不乏抗洪神器

尽管中国在长江流域抗洪过程中没有使用防洪墙等,但有一大批专用设备和高技术装备投入到抗洪中去,绝不是互联网上说的仍然只依靠血肉长城。例如舟桥部队的机械化架桥设备,另外,固堤打桩、机械装袋运土、机械抛投柳石枕、反滤围井抢护管涌并机械铺设防渗软体排、渗漏探测、应急挡水子堤、机械抛石护岸、现场信息采集等抗洪抢险新技术、新装备也被广泛运用,对提高抗洪抢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

实际上,中国的工程机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先进的。人们看到很多情况下仍然依靠大量人力抗洪,主要原因是限于当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大型机械根本到不了现场。另外,在灾害预警领域,中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高分系列遥感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等都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名熟悉情况的中国专家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目前高分一号、高分四号、资源一号卫星都已经投入到相关救灾工作之中。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的消息,北斗系统也已经投入到防灾预警之中。采用北斗+GPS等多系统联合定位监测,实现对外部变形的毫米级位移监测,即便在大暴雨、地震、泥石流滑坡时,也能实时掌握数据,提供预警信息。

不仅国家级的重大专项可以应用在防洪救灾之中,中国的不少防务企业也在进行军转民方面的尝试。《环球时报》记者在不久前举行的电子防务展上就曾见过,雷科防务公司研制的边坡形变监测雷达系统,可对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监测。同时,这家公司研发的无人机载sar系统,可深入受灾区域进行空中侦察并实时回传受灾区域的遥测图像,为抗洪救灾第一时间提供当地的受灾信息。而且由于雷达可以不受天气和气象条件影响,该系统提供的图像信息精度和可信度更高。▲

猜你喜欢

挡板抗洪防洪
三门峡地区下沉式窑洞防洪防涝设计研究
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如梦令
折叠加热挡板
揭秘国产“抗洪神器”:可做到滴水不漏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玻璃结构的围挡装置
拆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