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活动的育人价值

2016-07-08谭娟

湖北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队入队红领巾

●谭娟



关注活动的育人价值

●谭娟

小学教育不能用成人思维去管理儿童,需要站在儿童立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需要真诚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善意地引导他们的行走方向,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价值。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大多数学校都会在这一天举办新少先队员的入队仪式。这个看似寻常的学校教育活动,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利用建队日入队选拔这个契机,向孩子们宣扬中国少先队思想内涵,强化学生自律自强意识,即让学生明白,“要想加入少先队,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就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纪律”。为了激发一年级新生的上进心,不少学校采取“分批入队”形式,向低年级的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即“红领巾”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但是,“入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个学生的素质是否应该用“入队”来衡量,这一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沉思。

学生能否选拔进入少先队组织,关键在于教师,班主任甚至可以直接确定“入队”名单,有些较为民主的班级,把选举权交给学生,通过投票产生人选。平时表现优秀、自控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会脱颖而出,在建队日这天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因此,“入队”这项活动便成为了少数学生的荣耀日。笔者曾在入队仪式上询问那些“落选”的学生没有入选的原因,有的答不清楚,有的则说朋友不多,有的甚至将“落选”原因归根到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上。

“入队”选拔,真的能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吗?性情乖顺的孩子,没有“红领巾”的刺激,就一定会变得不遵守纪律吗?有个性、活泼好动的孩子一定能够加强自律能力吗?而没能戴上红领巾的孩子,在建队节后是否有改变的持续动力?没有戴上红领巾的失落感,会不会成为孩子心头的一抹阴影呢?作为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者,笔者认为,“入队”选拔应根据儿童自身特点,遵循生态教育的规律,尊重生命个体差异性,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建队节。

首先,应变选拔式入队为全体入队。每个孩子都向往加入光荣的少先队组织,在入学之初,有的孩子对加入少先队员充满了幸福的憧憬。作为教育者,应该珍视孩子们美好的向往。《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指出:“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能成为队员。要举行入队仪式。”学校可以对学生提出“做好事”的要求,即做一件好人好事就可入队。这样一来,入队的过程就成为了善行的实践与传播的过程,也让孩子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浅显的道理。

其次,要把入队过程变成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老师可采取讲故事、看电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少先队组织的由来与历史。通过传唱共产儿童团团歌、队歌等经典歌曲、了解红领巾、队徽的象征意义,学会端正地行队礼,知晓一些现代优秀少先队员的事迹,增强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这样的教育不再是功利的使然,没有了外在的约束,而是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学生自然地呼吸,自由地成长。

(作者单位:宜昌市绿萝路小学)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建队入队红领巾
春华秋实写功勋 继往开来续辉煌
——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建队70周年
今天我入队——入队仪式
红领巾要戴好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红领巾》的“童年照”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入队誓词
加强初中少先队 做好建队工作——学习《少先队改革方案》(七)
今天我入队了
“红领巾”是谁
入队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