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劳动力质量对规模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2016-07-08姚增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验丰富劳动力经验

姚增福,刘 欣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质量对规模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姚增福,刘欣※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领域大量劳动力以不同速度流向了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要素禀赋质量的异质性对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460户调查数据,运用Q型聚类方法将劳动力质量类型分为男性经验丰富型、女性经验丰富型、男性经验欠缺型、女性经验欠缺型四种类型,并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计量检验了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劳动态度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等变量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90、0.170,而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对生产效率提升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效应值分别为-0.110、-0.153,劳动态度、劳动力市场发育变量与家庭生产效率提升呈现了较强正、负相关性,效应值分别为0.590、-6.73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质量生产效率规模农户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0引言

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与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决定着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发达程度,是这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大量农业人口滞留在农业领域作为农业发展活的生产要素投入,农业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投入劳动力的质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综合水平与效率,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差异较大。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老人农业”、“空心村”等现象,在资源、制度及气候变化等外部约束下,规模农户(种粮大户)如何配置劳动力要素,将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种粮大户投入的劳动力质量进行分类并实证分析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微观上有利于指导种粮大户劳动力质量配置行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宏观上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劳动力要素的潜能,稳定国家的粮食生产,更能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指导与借鉴。

国外对劳动力投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1)测量劳动投入方法的研究,代表性有Christensen et al.(1973)提出总劳动投入具有超越对数(translog form)形式[1]; Diewert(1976)证明了测量劳动投入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精确的,此方法被广泛接受并在研究中应用[2]; (2)提出了劳动力投入质量测量的问题,代表性有Denison(1962)在研究美国经济的劳动投入的核算中首次考虑劳动投入的不同质性,并将劳动投入按就业、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等属性进行分类,推导出了劳动投入指数,对劳动力投入进行测量,并认为具有更高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工作时的比例增长能够促进劳动投入的增长[3],Jorgenson and Griliches(1967)把Denison在研究中的阐述的这部分劳动投入的增长确认为劳动质量[4]。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国家层面上不同年份间劳动力的投入及其质量改善等问题进行研究,如Chinloy(1980)与Jorgenson et al.(1987)分别对美国不同年份间劳动力投入进行了测算并总结了劳动力投入计算的方法论[5]。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质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量上,如陈平(1996)在部门水平上建立了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行业等5个特征值较全面反映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劳动投入数据库,并在34个部门中分析了劳动投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6]; 朱玮(2008)运用时间序列模型检验了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质量对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7]; 林宇坤与任若恩(2005)采用超越对数的指数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0年间的劳动投入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8]; 岳希明与任若恩(2008)利用能够反映劳动力质量变化的劳动力投入指数测算了我国1982~2000年劳动力质量变化对劳动力投入增长的贡献[9]。

已有文献对劳动力质量的研究多局限在宏观总量上质量变化贡献度的分析上,很少有文献从微观农户角度,利用更为精确的调查数据将农村劳动力质量进行分类,系统分析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对家庭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所以,该文基于460户种粮大户调查数据,采用Q型聚类方法将劳动力质量类型进行区分,同时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准确测量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

1数据来源说明

该文获取数据的调查范围包括黑龙江省13个行政市27各乡(镇)(七台河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黑河市、五常市、富锦市、鹤岗市、伊春市、绥化市),以及红兴隆农垦分局(双鸭山农场、853农场及友谊农场)、建三江农垦分局(七星农场、青龙山农场及859农场),调查对象为经营耕地面积在6.67hm2以上的种粮大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90份,取得的有效问卷为460份。

2劳动力质量数据库的建立

不同国家学者在编制劳动力投入指数时,考虑的劳动力属性不同,如美国学者Chinloy(1980)与Ho and Jorgenson(1999)共同考虑的是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就业身份,个别还考虑了行业属性与从业人员的职业属性[10]-[11]; 但国内学者,如张国初(1990)在研究中指出,劳动人口按行业(34类),性别(2类),职业(4类),教育程度(5类)及年龄(7类)等5个特征进行五维交叉分类建立一个劳动力构成表的时间序列表,每张表是个包含9520(34×2×4×5×7)个元素的五维交叉分类的矩阵,但现有的统计数据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要通过多比例拟合迭代法对多维交叉分类的数据进行调整[12]。岳希明与任若恩(2008)在测量1982~2000年中国经济劳动投入时根据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行业等4个属性对从业人员进行交叉分组,并通过如下公式对不同分组的人员进行加总,以此来测量劳动力投入的质量变化[9]。

(1)

式中,L表示劳动投入,Li与Lj表示i组与j从业人员数,α与β为待估参数。

该文根据以上文献的启示,首先,把种粮大户投入的劳动力按照性别(1=男; 2=女)、年龄(1=30岁及以下; 2=31~44岁; 3=4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1=小学及初中; 2=高中及中专; 3=大专及以上)及从业经验(1=5年及以下; 2=5~10年; 3=10年以上)等4个属性特征(表1)建立四维交叉分类的劳动力构成表,每张表包含54(2×3×3×3)个元素的矩阵。其次,利用Q型分层聚类方法对54种劳动力质量类型进行聚类,主要目的是降低维度,把劳动力质量类型归类,最后,利用聚类后的劳动力质量类型研究对家庭经济效率增长的影响。

表1 劳动力投入属性分类

变 量描 述性别1=男;2=女年龄1=30岁及以下;2=31~45岁;3=46岁以上文化程度1=初中,小学及以下;2=大专及技校;3=大学及以上从事此工作的经验1=5年及以下;2=5~10年;3=10年及以上

分层聚类分析有2种形式:(1)对样本进行分类,成为Q型聚类; (2)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变量进行分类,称为R聚类。该文利用的是Q型聚类对54种劳动力质量类型进行聚类,把具有共同特点的样本聚集在一起,然后利用最长距离法(Furthest Neighbor)聚类以及欧氏距离平方方法测量样本之间的距离,判断样本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2个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平方是个样本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i表示第1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i表示第2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劳动力质量投入类型聚类结果见表2。

表2 劳动力投入类型聚类分析结果

类 型名 称聚类内容(性别s,年龄a,学历d,经验e)类型Ⅰ男性经验欠缺型(s=1;a=1,2,3;d=1,2,3;e=1)类型Ⅱ男性经验丰富型(s=1;a=1,2,3;d=1,2,3;e=2,3)类型Ⅲ女性经验欠缺型(s=2;a=1,2,3;d=1,2,3;e=1)类型Ⅳ女性经验丰富型(s=2;a=1,2,3;d=1,2,3;e=2,3)

从劳动力质量聚类结果看,从事农业工作经验在5年以下的男性与女性劳动力各归为一类,工作经验在5~10年与10年以上的男性与女性各归为一类,性别与学历是一类属性的变量,年龄与经验是一类属性变量。该文在2种不同类型属性变量中选择性别与经验属性变量代表不同方面的质量,命名为男性经验欠缺型、男性经验丰富型、女性经验欠缺型、女性经验丰富型。从具体类型看,经验与性别是最重要的两类代表劳动力质量属性的变量,从事此工作经验在5年以下为经验欠缺型,这种类型中既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与不同学历层次的劳动力,虽然年龄与经验是一类属性变量,但实证分析表明年龄与劳动经验间呈弱相关。一般来看,劳动者文化程度越高,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多,劳动经验积累越多,但该文实证分析不能证明这一点。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与农村经济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在农村现有生产方式与农民较低学历层次下,较高学历层次的劳动力生产潜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劳动经验、科技及技能大都从“边干边学”、“干中学、学中干”的传统模式中获得,主要是源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因此,劳动经验与学历层次呈弱相关,而同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时间呈强相关,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效应微弱。但劳动力性别间身体素质的差异是存在的,尤其在以体力劳动为前提的农业生产上体现更加明显,所以,具体分为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5~10年与10年以上为经验丰富型,具体分为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

3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最早由Aigner and Chu(1968)[13]提出,Aigner et al.(1977)[14]、Meeusen et al.(1977)[15]等2篇文献标志着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技术的诞生,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3)

在测量劳动力投入方法时,Christensen et al.(1973)提出,总劳动投入具有超越对数形式为:

(4)

在模型估计方法选择上,Battese与Coelli(1995)[16]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估计方法上克服了两阶段估计方法的偏差问题,提出如下模型形式为:

(5)

根据以上模型阐述,该文构建的具体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形式为:

(6)

式中,i表示样本农户的序号,MI表示家庭全年经营性收入;CI表示资本投入,这里主要指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投入及获得土地所产生的资本投入总和;LI表示劳动力投入,即劳动力投入=总用工量(人)×雇佣工时(d)×用工价(元/d);Vi是随机扰动变量;Ui表示技术效率损失变量;ρ0→ρ5为待估计参数。

该文构建的家庭经济效率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为:

Ui=δ1MEi+δ2MnEi+δ3FEi+δ4FnEi+δ5LAi+δ6E1i+δ7A1+δ8A2

(7)

式中,Ui表示经济非效率函数,i表示样本农户的序号,δ1→δ8为待估参数,ME表示投入劳动力质量类型Ⅰ,即男性经验丰富型;MnE为类型Ⅱ,即男性经验欠缺型;FE为类型Ⅲ,即女性经验丰富型;FnE为类型Ⅳ,即女性经验欠缺型;LA表示劳动者劳动态度,此处用劳动力来源来表示, 1代表来自于本村, 2代表来自于周边临近村镇, 3代表来自于城镇及城镇郊区;E1=劳动力成本投入/资本投入总成本,用来衡量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表示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即E1值越大说明想获得同等劳动力付出的成本越高,劳动力市场越不健全,反之,则代表劳动力市场发育较健全;A1表示黑龙江地方地区虚拟变量,A2表示黑龙江垦区地区虚拟变量。

4劳动力质量类型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

4.1数据统计描述

劳动力质量投入包括家庭劳动力投入与外雇劳动力投入等2个部分,家庭劳动力投入主要是户主劳动投入(其子女从事粮食生产的很少),对家庭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户主自身禀赋特征上*参见姚增福,刘欣.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科技与经济, 2012, 25(146): 60~64,该文主要分析种粮大户雇佣劳动力质量的4种类型、劳动态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等变量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表3 劳动力质量各变量数据统计描述

变量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男性经验欠缺型46001803.7812.02男性经验丰富型46001607.2916.44女性经验欠缺型46001201.947.42女性经验丰富型46001806.0316.81劳动态度460131.520.60劳动力市场发育46000.660.090.11

从表3中可知,种粮大户投入的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劳动力均值较大,分别为7.29与6.03,远远高于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劳动力投入均值(分别为3.78与1.94),男性经验欠缺型变量均值(3.78)大于女性经验欠缺型变量均值(1.94),男性经验丰富型变量均值(7.29)大于女性经验丰富型变量均值(6.03),可以看出,种粮大户劳动力投入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劳动经验(包括科技与技能等科技素质),其次是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即劳动力的性别)。劳动态度变量均值为1.52,说明种粮大户投入的劳动力多来自与本村与周边临近村镇,劳动力市场发育变量均值为0.09,表示种粮大户劳动力投入成本大约占投入总成本的1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

4.2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表4 劳动力质量对家庭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

变 量参数估计值标准误差t检验值常数项-5.130***1.459-3.517劳动力质量类型男性经验欠缺型(MnE)0.110***0.0333.363男性经验丰富型(ME)-0.290**0.013-2.251女性经验欠缺型(FnE)0.153***0.0433.534女性经验丰富型(FE)-0.170*0.014-1.376劳动态度(LA)-0.590**0.297-1.989劳动力市场发育(E1)6.738***1.6064.196A1-7.092***1.479-4.794A21.962***0.7532.607LR单边检验误差312.220全样本数460 注:“***”、“**”、“*”分别表示该系数达到0.01、0.05、0.1的显著性水平

(1)男性经验欠缺型(MnE)与女性经验欠缺型(FnE)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且都对家庭生产效率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男性经验丰富型(ME)与女性经验丰富型(FE)变量分别在5%与10%水平上显著,且有较强的正向作用效应(表4)。

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产依然还没有改变依靠劳动者的体力与劳动经验的局面。从劳动性别角度看,社会学者认为以家庭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家庭与社会互动作用确立了劳动性别分工,即男女在家庭与社会的角色地位。性别间的比较利益是调整劳动性别分工的准则。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农村居民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妇女更多地受到家庭角色与制度性因素的束缚,向妇女配置的社会资源要远远低于男性,性别比较利益不平等的格局没有改变。该文同时也证明了在农业生产领域存在着劳动性别之间的差异,家庭生产效率与劳动者的体力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种粮大户投入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劳动力的投入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110与0.153,种粮大户投入的女性经验欠缺型劳动力对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要明显强于男性经验欠缺型劳动力。而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劳动力的投入对家庭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90与0.170,在同等劳动经验积累下,男性劳动力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效应要明显强于女性。农业生产劳动性别差异除家庭角色与社会制度的约束之外,突出地表现为性别间体力等自身素质上的差异。

从劳动经验角度看,劳动经验既是一种积累又是一种劳动技能转化的能力,这正是新型农民高素质全新的诠释,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劳动者既是劳务的提供者,又是劳动积累的投资者,劳动力或劳动的投入不仅能得到丰富物化劳动成果,还能使劳动积累转化到劳动者自身上,劳动者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不断从“边干边学”、“干中学、学中干”这种传统模式中获得丰富的劳动经验、科技及技能,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使自身实现从“农业人”向“技术人”与“知识信息人”等现代人格的转化与升级[17]。实证结果得知(表4),家庭生产效率与劳动经验呈较强的相关性,即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劳动力质量类型都在10%水平上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效应,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劳动力质量类型具有显著的负方向的作用效应,这充分证明,对家庭生产效率影响效应方向与投入劳动力的学历、年龄及性别相关性很弱(只是存在作用效应大小的差异),而劳动力的劳动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决定着不同劳动力质量类型对家庭生产效率的高低。

(2)劳动态度(LA)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且对家庭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这与该文上述假设一致。大量来自本村或者相邻乡镇的用工劳动力劳动态度认真,能极大地促进种粮大户家庭生产效率的提升。在现有生产力状况下,劳动仍然是劳动者谋生的唯一途径,而没有成为生活的必需内容,因此,只有劳动才能体现劳动者的幸福与快乐,这是人的本质。但对于兼业的农民来说,劳动环境与从事的职业不同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农民在城镇劳动与幸福是相背离的[18],也偏离了劳动伦理的诉求目标。高素质的劳动力选择在农业领域兼业,与种粮大户之间容易构建较为和谐的雇佣与被雇佣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环境下,被雇佣的劳动者更容易感到人格上的平等,精神上也得到了满足,体面的劳动正是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诉求,相反,来自城镇的劳动者不容易在农业领域找到幸福。同时被雇佣的劳动者会进行自我道德意识的调整,即在劳动中的一种“自律”,在劳动中他们会自觉地约束与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达到社会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实证结果显示,来自本村或者是临近乡镇的劳动者劳动态度要比来自城镇的劳动者更加认真。

(3)劳动力市场发育(E1)变量估计参数为6.738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对家庭生产效率有较强的正效应。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仅影响劳动力的资源配置状况,也影响着劳动力配置的优化路径与速度,同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与优化又必然会影响劳动力生产率的变化[19]。粮食生产与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忙时节劳动需求强度最高,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间会产生矛盾,如果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良好,高素质的兼业劳动力会在产业间与地区间流动[20-21],种粮大户可以优化配置需要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相反如果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差,会大大增加种粮大户劳动用工的成本投入,会减缓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速度,造成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农业是一个结构偏离度为负值的产业,农业劳动力市场发育度也很低,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22],劳动力市场发育度低、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农业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即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且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造成了产业对劳动力较强的“挤出效应”,会使大量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被挤出到农业产业外去兼业,最终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4)地区虚拟变量A1与A2参数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分别对家庭生产效率产生了较强的正向与负向冲击。充分说明“老人农业”与“农业女性化”等现象对垦区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较强的负向冲击,可能原因主要是垦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资本与机械对劳动力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但在较封闭的管理制度下,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很低,缺少高素质劳动力的补充,资本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而在地方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资本深化”不断加速,农业生产效率释放空间增大。

5结论及启示

该文基于460户调查数据,运用Q型聚类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男性经验丰富型、女性经验丰富型、男性经验欠缺型、女性经验欠缺型等4种类型劳动力质量数据库,同时将劳动态度和劳动力市场发育变量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男性经验丰富型与女性经验丰富型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而男性经验欠缺型与女性经验欠缺型对生产效率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劳动态度、劳动力市场发育变量与家庭生产效率呈现了较强正、负相关性。

以上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的政策启示很明确:(1)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劳动性别分工,而且性别对家庭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着较明显的大小差异。农业领域出现了“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从经济学角度看存在着效率损失问题[23],迫切需要政府尽快健全种粮大户培育机制,鼓励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并将适合农业生产的男性与女性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业领域; (2)农民培训是当代农民经验技能提高的主要来源,政府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同时应将大部分投入放在农民的培训上,解决农民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找准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的方向; (3)劳动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升,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加强对农业从业者劳动价值培训与教育,营造良好的农业劳动社会认同氛围,让更多的从业者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与认可; (4)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决定了农业劳动力在产业与地区间配置结构、配置优化速度及用工成本。在城镇化大的背景下,政府要加快建立统一、完善的跨区域城乡劳动力市场,让高质量的劳动力不仅能够在当地城乡间自由流动,而且能够跨地区在乡与乡之间流动,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高素质劳动力供求在时间、区间及结构上的矛盾。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 L R,Jorgenson D W,Lau L J.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 Frontier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3, 55(1): 28~45

[2]Diewert W E.Exact and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76, 4(2): 115~145

[3]Edward F.Denison.Education,Economic Growth,and Gaps in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70(5): 124~128

[4]Chinloy,Peter.Sources of Quality Change in Labor Inpu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1(1): 108~119

[5]Jorgenson D W.and Griliches Z.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7, 34(3): 249~283

[6]陈平. 劳动投人与生产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12): 49~57

[7]朱玮. 劳动力成本和质量对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 73~75

[8]林宇坤, 任若恩.中国1987~2000年劳动投入增长率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1~9

[9]岳希明, 任若恩.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 1982~2000年.经济研究, 2008,(3): 16~28

[10]Chinloy,Peter.Sources of Quality Change in Labor Inpu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1(7): 108~119

[11]Ho Mun S,Jorgenson Dale W.A Survey of Agricultural Household Models:Recent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1,(12): 149~179

[12]张国初. 数据交叉分类的多比例拟合迭代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0,(9): 41~45

[13]Aigner D J,Chu S F.On Estimating the Industry Production Fun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8, 58(4): 826~839

[14]Aigner D J,Lovell C A K.,Schmidt.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77, 6(1): 21~37

[15]Meeusen Wim,Julien van Den Broeck.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77, 18(2): 435~444

[16]Battese G E,T J Coelli.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Empirical Economics, 1995, 20(2): 325~332

[17]邱德乐. 农民科技素质升级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进程中的战略意义.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1,(1): 23~25

[18]鲁英. 实现农民的体面劳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诉求.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13471~13472

[19]黄季焜. 中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及评价.中国农村观察, 1999,(1): 1~8

[20]高强, 于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流动不足现状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6): 181~186

[21]蒋勇等.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4): 16~20

[22]曾国平, 石磊.劳动力市场发育度对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 2006,(10): 38~41

[23]姚增福, 刘欣.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科技与经济, 2012, 25(146): 60~64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QUALITY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S

Yao Zengfu,Liu xin※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great quantities of the rural labor have flowed in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quality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cale farmers. Based on a survey data of 460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s,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quality of rural labor force into 4 types, i.e., experienced male, experienced female, less experienced male and less experienced female, using Q clustering method. It analyzed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quality type, attitude towards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market on family production efficiency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erienced male and female types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famil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value were 0.290 and 0.170, respectively. While the less experienced types had negative impacts, and the effect value were -0.110 and -0.153, respectively. The attitude towards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market had stro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family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 the effect values 0.590 and -6.738, respectively.

Key wordsrural labor force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large-scale grain-production household;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323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姚增福(1978—),男,黑龙江汤原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及农户行为经济学。※通讯作者:刘欣(1979—),女,辽宁怀仁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政策及农业经济学。Email:yongydx1979@163.com *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农户农业环境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及其提升机制研究”(15BGL1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外部性约束下种粮大户响应行为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政府培育和市场边界视角”(13YJC630206)

中图分类号:F325.22; F3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3-0135-08

猜你喜欢

经验丰富劳动力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夏天穿过很多衣服,但是BEST是这件! ViVi Model’s优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启东市老促会:思路清晰 经验丰富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性经验丰富的男人是不是都厌烦前戏等